由竹林七贤的诗作引申出来的成语

1、半信半疑

原为“半信半不信”。三国魏嵇康《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中有:“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半不信耶?”人们逐渐将“不信”改为“疑”,使这一成语更加规整。半信半疑指对人对事不能肯定,持怀疑态度。

2、长林丰草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有:“此犹禽鹿,少见训育……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借指隐居、适宜生活之地,也比喻嵇康隐居不仕、不与司马氏合作的坚定意志。

3、才长识寡

原为“才多识寡”。南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中有:“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指人善于治学,不善治身。嵇康在辉县一带遇到孙登,与他同游相处多日,平时并无多语;临分别时,孙登曾对嵇康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但这话没起太大作用,大致是嵇康的性情决定的。因为人的性格不容易被改变。

4、蹉跎岁月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第七)》中有:“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指虚度了大好时光。光阴易逝,世事难料。

5、得意忘形

《晋书·阮籍传》中有:“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指人高兴失去常态。得意忘形是人的一种兴奋状态。

6、堆案盈机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有:“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愈自勉强,则不能久。”指书籍、文件或材料堆积得又多又杂。

7、犊鼻高挂

又引出“聊复尔耳”、“南阮北阮”。三国时期魏国人阮咸,字仲容,侨居山阳多年,竹林七贤之一。家居于道南,其他阮姓居道北。南阮贫,北阮都很富。农历七月七,北阮晒衣物,都是绫罗绸缎。阮咸用竹竿挂大布犊鼻裈(农村人穿的粗布免裆裤头)于中庭。有人讥笑他寒碜。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即跟势利、不能免俗的人,有什么好说的!)”指将不该显露的东西显露出来或指甘于清贫,不卑不亢,不与世间恶俗同流合污的人士。

8、法常评酒

释法常,河阳人,喜嗜酒,常醉,醉则大睡,醒后即吟“优游曲世界,烂漫枕神仙。”对人说:“酒天虚无,酒地绵邈,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乐其可得而量也,转而入于飞蝶都,则又蒙腾浩渺而不思觉也。”释法常当是焦作地区有史记载的 “酒中仙客”之一。

9、广陵散绝

南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中有:“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广陵散》源于广陵地区(今安徽寿县一带),民间乐曲,长45个乐段,隋以前的乐谱,写春秋战国时期“聂政刺韩”故事,聂政受韩国大臣严遂之托,刺杀韩国权相韩傀。“广陵散绝”引指某种学问、技艺失落或某种传统中断,后继乏人;“广陵散绝”何尝不是指曹魏政权的中坚力量在与司马氏的斗争中倒掉、彻底垮台?

10、广武之叹

《晋书·阮籍传》裴松子注引东晋孙盛《魏氏春秋》、《三国志·魏书·阮籍传》中有:“(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区,乃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乎!’”指触景生情,感叹当时缺乏能人,使徒有虚名者得逞于世;隐喻庸人得志。

11、鹤立鸡群

三国时期魏国,嵇康(字叔夜)身高七尺,伟岸俊爽,才华横溢,时人称之“龙章凤姿”。当时,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说:“您还没见过他父亲(嵇康)呢。”

山涛曾说:“嵇叔夜的为人,像山岩上的孤松独立;他醉的时候,又像玉山将崩倒。”即“玉山崩颓”。“鹤立鸡群”指象鹤站立在鸡群中那么显眼。借喻人的仪表和才能出众。

12、黄公酒垆

南北朝宋刘庆义《世说新语·伤逝》中有:王戎“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指景在人去、伤逝忆旧的言辞、情绪和代名词。

13、借酒浇愁

原为“酒浇垒块”。东晋郭澄之《郭子》中有:“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指借喝酒排解心中对时事的忧闷、郁结。

14、嵇康锻铁

三国时期魏国,嵇康手艺灵巧,善锻铁。住宅边流水环绕一棵大柳树,家人邻居常在树下闲戏,嵇康在树下打铁。家里不富裕,但有人要求打铁具,嵇康欣然应允,却少收钱。亲友旧交带着酒肉、澄沙糕来到这里,嵇康就与他们一起畅饮、交谈,直到吃喝完毕。“嵇康锻铁”指闲适和谐、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短暂的、令人难忘的生活片段。

15、嵇康疏懒

三国时期魏国,嵇康的《与山居源绝交书》中有:“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一月常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还有“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几。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当时,山涛由选曹郎升迁它职,想举荐嵇康替代自己原来的官职,嵇康做《与山居源绝交书》予以拒绝。说自己庸俗不堪,不敢轻视朝廷,怕辱没了大将军,其实是说自己不宜、不愿、不想、不屑参与时政。嵇康疏于写书、洗漱、交际,是不愿出仕的借口。其实,他不是真心与山涛(字巨源)绝交,而是与不相符合的思想绝交,与不相符合的时政、世故、礼教绝交。

16、鸠醴漏脯

三国魏嵇康《卜疑》中有:“故嗜酒者自抑于鸠醴,贪食者忍饥于漏脯,知吉凶之理,故背之不惑,弃之不疑也。”指特别爱喝酒的人不会喝毒酒和贪吃的人不会吃地上掉的、变质不好的食物,指人有认识、有感情、有智慧,不会只图眼前的享受而不顾后果。

17、刘伶嗜醉

也称“刘伶五斗”、“枕麹(曲)刘生”。三国时期,魏国沛郡人刘伶,字伯伦,侨居山阳多年,竹林七贤之一。恋酒放达,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常乘鹿车,跟从荷锸随身,遨游一世。刘伶以天地为一朝,万年为须臾,日月为门窗,荒野为庭院。行无踪迹,居无定所,天为幕、地为席,枕麹(曲)藉糟,无思虑,乐陶陶。用一副纵情自然、酣畅无忧的胸怀、态度对待世界。堪称“酒中仙客”之一。

18、龙骧虎步

三国魏嵇康《卜疑》中有:“······宁如市南子之神勇内固、山渊其志乎?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指人正气凛然、威武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