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封闭与开放”浅论巴蜀文化

?

? 巴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巴山蜀水有直接的联系。对于巴蜀子民,由于地处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物产丰富, 社会生活相对安定。人们自然容易安于富足,重土难迁,与政治中心远离,形成所谓“ 盆地意识”,容易具有较强的排他性,而缺乏开放性。但也正是因为巴蜀四塞封闭的盆地环境,激励、培育了巴蜀人冲出盆地,开放与兼容的“集体文化性格”。

? 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扬雄一系及唐朝时期的李白,于其性格与文作都可窥见巴蜀文化“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且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与兼容的“集体文化性格”成为了巴蜀人最大的特色。

?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生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 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 前117年 )。年青时他被文翁派往京师研读“ 五经”,走出了巴蜀。司马相如投在梁孝王刘武的麾下,结识了枚乘这一辞赋大家,为其日后创作《子虚》、《上林》 等著名大赋奠定了基础。到汉武帝时,他的《子虚赋》让汉武帝发出“恨不得与这位作者同时”之叹,他也因此实现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甚至因此确立了他在汉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司马相如文学生涯的发展过程 ,体现了巴蜀人走出了四塞封闭的盆地环境之后,善于学习,善于吸收,眼界扩大,且极具开放性与兼容性。

? 司马相如与扬雄赋的文章创作,是在开放性之下吸收了南方楚辞艺术的结果。如其赋中瑰丽的想象、华美的词藻、恢宏的气势都带有以《 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艺术的特征。宋洪迈《容斋诗话》有云“自屈原词赋假为渔父、日者问答之后,后人作者悉相规仿。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扬子云《长杨赋》以翰林主人、子墨客卿......”此为结构运用之兼容。刘勰评价相如赋曰:“及《离骚》 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 嵯峨’之类聚,‘ 葳蕤’之群积。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此为语言运用之兼容。

? 司马相如、扬雄等人也能在一片歌颂声中不忘针贬之责,不忘讽谏之意。如《上林赋》所展示的天子游猎场景及篇末的讽谏是司马相如不忘针砭;《羽猎赋序》中“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又恐后世复修前好,不折中以泉台,故聊因校猎,赋以风之。”乃扬雄不忘讽谏。这也是巴蜀人封闭之外,开放之余地进行的新的创造。

? 巴蜀有既富且险的特殊自然条件,地势险要,经济发达。《华阳国志·序志》曰:“西土险固,襟带易守,世乱先违,道治后服,固逃逋必萃,奸雄觊觎”。又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蜀中斗绝,易动难安”的说法。带有封闭性的巴蜀地理环境,养成了巴蜀人高傲、叛逆、敢于抗衡的性格。司马相如“常托疾避事”,不与汉武帝当庭关系过密;扬雄“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拘礼法、不畏权贵、豪放不羁、大胆叛逆。

? 李白不拘礼法、不畏权贵、豪放不羁、大胆叛逆的性格可说因巴蜀“封闭”的环境而形成,然而李白的思想却是如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书中写的“李白的思想……基本是儒、释、道三家的混合物”这是因为他自小生活在复合型、杂交型的巴蜀文化氛围之中。李白也因此得以吸收各家所长,开阔心境与眼界,解放思想,在诗歌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除此之外,李白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还得力于巴蜀文化的兼容性。

?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东涉溟海,南穷苍梧,北至幽燕,西去陇右,祖国的名山大川都留下了李白的足迹。广泛接触了中华各地域文化:南方的楚文化、吴越文化,北方的齐鲁文化、燕越文化、三秦文化。”李白诗歌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特而夸张,这是因为他曾在楚文化的腹心地带“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李白离楚后,又在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重视传统,重视伦理,质朴务实,富于进取的鲁文化地区长期定居,故而成就了其积极的入世思想。

? “李白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有先有后,有深有浅,有主有次,但影响最深的仍是巴蜀文化。”因为巴蜀文化的“封闭”性,他不拘礼法、不畏权贵、豪放不羁、大胆叛逆;因为巴蜀文化的“开放”性,所以他浪漫而积极。

? 无论是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扬雄,还是唐朝时期的李白,都受到了巴蜀文化“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的特点的影响,也可从中看出巴蜀人开放与兼容的“集体文化性格”已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