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的经济
浈江区境工业起源较早,明朝前,区境已有较发达的手工业,冶铜、陶瓷、炼铁工业具有一定规模。到清代,区境逐步形成小规模的织布、造纸、竹木加工、粮食加工等手工作坊。民国时期,区境农机、化工、食品加工、服装及生活用品加工等手工业开始大量兴起,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韶关作为战时省会城市,大批沦陷区工业迁入区境。1945年广东省政府撤离韶关后,区境工业急剧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区境工业逐步得到恢复。1951年始,韶关市对私营工业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截至1955年,区境先后发展成立五金农具、木器家具、竹器、米面、缝纫、豆腐加工等作坊式工业生产合作社有8家(其中:南区4家、北区2家、东郊2家),约有职工330人;1956年,企业公私合营后,区境有综合性工业企业4家、手工业6家,约有职工280人。
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区境掀起“大炼钢铁运动”,曾兴办有多家炼钢厂,到1961年,国家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大部分劣质厂被撤销。1966年始,区境迁入或兴办部分工业企业。
到1975年10月,区境有街道办工业企业33家,其中浈江区18家、北江区15家。
1975年11月浈江、北江两区建置时,韶关市将区境街道办企业划归区管,行业大多是缝纫、竹木加工、五金铁器、食品加工、陶器、印刷、农机修配等小型作坊式集体企业,生产主要以加工业为主,企业总有职工100余人。
1976~1980年,浈江区单车修理组有职工3人,在路边搭棚设2个点进行自行车维修,主要资产是几把扳手、胶钳等工具;北江区冶炼厂初始只有6名职工,利用牛棚做工场,以废旧有色金属、灰渣、废水为原料,从事有色金属回收,主要资产只有几把铁锹和几个木盆。
1981年,区境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回城,浈江、北江两区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为解决回城知青就业问题,先后兴办缝纫、化工、皮塑、食品加工、农机修配等多家工业企业。到1984年,浈江区有工业企业26家,职工600余人,工业产值395万元;北江区有工业企业32家,职工800余人,工业总产值750万元。
1985~1990年,区属工业开始技术改造,企业规模和产值均稳步上升。
1991~2003年,区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浈江、北江两区政府逐步调整工业结构,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区工业企业仍有较好发展。截至2003年,浈江区有工业企业225家(含小型个体企业,下同),工业产值26772万元,分别为1985年的7.04倍和41.16倍;北江区有工业企业192家,工业产值56567万元,分别为1985年的4.49倍和43.08倍。
2004年6月北江区区属工业划归浈江区后,全区有区属工业企业485家,从业人数11万余人,工业产值112419万元。
浈江区积极破解土地、资金、环境、人力等要素瓶颈,2014年为工业企业供地902亩,协调贷款12亿元。新增比亚迪、创力机械、新伟金属、港龙生物等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8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8家,新增3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亿元,同比增长5.6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32亿元,同比增长6.8%。园区经济加速增长,油泵油嘴厂、磊信机械等10家企业建成投产,容声电器、广化科技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6亿元,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14.8%。积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重点实施韶铸大型铸钢件生产工艺、中机重工海洋钻井平台等技改项目,组织赛力乐开展高新企业复评申报工作,全区工业技改投入2.72亿元,同比增长232%。同时积极扶持中机重工等新型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着重抓好全区节能降耗工作。 1984年,浈江区种植蔬菜面积5263亩、产值约358万元,种植水稻面积19100亩、产值约658万元;北江区种植蔬菜面积1940亩、产值约281万元,种植水稻面积4825亩、产值约93万元。
1985年,浈江、北江两区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并把部分水田或旱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挖塘养鱼。截至1995年,浈江区种植蔬菜面积达11590亩,比1984年增长1.2倍,水稻种植减少至8276亩,比1984年减少130个百分点;北江区种植蔬菜面积3000亩,比1984年增长54.64%,水稻播种减至1750亩,比1984年减少175.7个百分点。
1996年,浈江、北江两区农户挖荒山增加菜地,减少水稻播种面积,增加蔬菜种植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引进种养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一条龙生产加工模式,灵活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期间,浈江区提出“1154”工程规划,即实现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饲养100万只“三鸟”,建成50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农村人均年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区政府在水产和禽畜养殖方面,积极鼓励当地农民投资和外地游资,把种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巩固扶持原有“养鸭场”、“豆腐村”、“豆芽村”,扩大专业村生产规模;重点扶持种植户发展蔬菜、粉葛、淮山等经济作物种植,形成连片1500亩“蔬菜村”、“粉葛村”、“淮山村”。北江区以湾头“三雄种苗公司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开发蔬菜生产基地320亩,在养殖方面重点抓品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瘦肉型三元杂交猪饲养,优化水产品种养殖结构。
截至2003年,浈江区种植蔬菜面积1.75亩,水稻播种面积5861亩,生猪饲养5.66万头,“三鸟”饲养54.20万只,鱼塘面积9570亩;北江区种植蔬菜面积4300亩,水稻播种面积880亩,生猪饲养2.87万头,“三鸟”饲养71.41万只,鱼塘面积4000亩。
2004年6月新增十里亭、犁市、花坪三镇后,浈江区种植蔬菜面积6.01万亩,水稻播种面积4.45万亩,生猪饲养12.84万头,“三鸟”饲养298.22万只,鱼塘面积1.62万亩。
2014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6亿元,增长3.8%。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乳香元农业示范园、明弘生态园、冯氏生态园三大基地初具规模,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农村住房保险和水稻种植保险参保任务,发放种粮补贴133.5万元,发放农机补贴44万元。村庄整治、乡村清洁美、名村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建成名村1个、示范村1个;投入资金25万元,新建农村垃圾收集、清运设施200个。扎实开展“绿化广东大行动”,完成乡村绿化美化村庄10个,造林面积1.5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0.24%。建成1.38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完成大富河综合治理和7宗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防洪抗旱能力明显提高。投资546万元,完成15.6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和县道、乡道保养,城乡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进展顺利,投入帮扶资金1637万元,45个帮扶项目有效推进,启动“广覆盖,管长远”可持续扶贫机制建设,为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韶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则普遍使用粤方言(广州话),普通话在市区、县城及工矿区也普遍使用。
新中国成立前,区境以其地处南北交通咽喉,又为南北商贸重镇,由此形成方言杂聚,各处分布的“南腔北调”格局。主要的方言,仍以三大民系流行的汉语方言为主。其中,主要包括粤方言、客方言,以及韶州本城方言等。在境内农村地区,以流行客家方言为主;在境内城区,以流行粤语方言(白话)为主,本城方言次之。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新移民不断迁入境内,以粤方言、客家方言为主导的区辖境内,逐步融入赣方言、湘方言及闽方言,标准的汉语普通话亦在境内流行。形成城区以粤方言为主,客家方言遍布城乡,兼有韶州本城土语、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等族群方言分布。 孙中山北伐大本营旧址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为打倒军阀割据,谋求全国统一,于1922年和1924年,曾先后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
孙中山北伐誓师广场旧址
1922年5月6日~6月1日和1924年9月12日~11月4日,孙中山先生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先后在韶关南教场(今中山公园),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和举行“双十”纪念活动,检阅北伐军,接见苏联“窝罗夫士忌”号巡洋舰的官兵,还参加了在此召开的“韶州各界赞助北伐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北伐原因》的长篇演说。
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旧址
位于市区下后街当年的“四邑同乡会”宏仁善堂内(今建国路小学)。原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平房,1925年曲江县农会在这里办公,并在此召开了曲江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曲江县农民协会在此成立后,办公居左侧两房;1926年1月,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在此成立后居右侧一房。同年,中***北江地方委员会亦设在此。1960年12月26日,北江农民协会办事处旧址公布为韶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扩建学校,办事处旧址房子被拆除,唯宏仁善堂石匾额尚存。
北江农军学校旧址
位于市区弓箭街都司衙门(今为建国路50~60号,市粮食局所在地),是大革命时期中***北江地方委员会,根据粤北农民运动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办的。于1926年10月至1927年4月***举办两期,学员200多人。是一所专门培养农运武装军事干部的学校。北江农军学校主任,初期由蔡如平担任,后由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北江地委成员朱云卿担任。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北江农军学校毕业的两期学生,随北江农军北上武汉,继而部分人员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流沙战役失利后,部分人员陆续返回粤北参加当地武装斗争,还有部分人员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75年5月7日,北江农军学校旧址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韶连政治干部讲习所旧址
位于市区风度路60号,原为豫章会馆,今为商业门店。1926年11月至1927年4月,以驻韶湘军第二军教导师师长陈嘉祐的名义,在此举办南韶连政治干部讲习所。讲习所由中***北江地委领导,聘任教导师副官刘小山(中***党员)为校主任,中***北江地委、广东省农会北江办事处、省农会特派员、省妇运会等干部到所讲课。当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党代表的李富春曾来讲过几次课,支持办学。学员大都是吸收下层进步知识分子参加。至1927年4月讲习所结束,***培训200多名干部学员,充实了北江各县农运政治干部队伍力量。
朱德部驻犁市旧址
1927年12月中旬,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辗转来到当时的曲江县犁铺头(今浈江区犁市镇),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范石生部140团的名义将团部设在犁市街西李达材的当铺内。朱德化名王楷,住在当铺的楼上。该当铺高11米,墙厚0.5米,室宽21.8米,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075平方米,由青砖砌筑。朱德在此期间,参加了北江地区的革命活动,帮助支持了曲江县清水塘农民运动和仁化县董塘等地的农民武装暴动。该旧址今为浈江区犁市公安派出所办公所在地。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旧址
位于峰前街韶州师范学校(原为相江书院)。军官教导团驻扎在该校礼堂,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面积约500平方米。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与蒋介石合作反***后,10月初,军官教导团在叶剑英率领下,由武汉南下抵达韶关,后全团南下广州,参加了12月11日的广州起义,成为广州暴动的主要武装力量。
抗敌演剧宣传第七队旧址
位于浈江区东河坝墨江会馆(今为启明小学)。1941~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地下党领导的第七演剧宣传队(当时全国组织有十个演剧宣传队)在韶关和北江各地演出过《船夫曲》、《黄河颂》、《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天国春秋》、《祖国在召唤》等10多个抗日宣传剧目。队长吴狄舟,副队长徐洗尘。该队与第七战区政治大队同驻一地。
中***粤北省委旧址
中***粤北省委旧址,位于五里亭(今牛奶场内),为砖木结构平房院落,面积约200平方米。1940年冬,中***广东省委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在始兴沈所红围召开省执委扩大会议,遵照中***中央指示,决定将原中***广东省委划分为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粤北省委书记为张文彬,粤南省委书记为梁广。1941年春,中***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张文彬调为副书记,李大林接任中***粤北省委书记,并迁省委于五里亭牛头冲民房。1942年5月26日,中***南方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郭潜被捕叛变,第二天即带领国民党特务在五里亭省委机关抓捕了省委书记李大林、组织部长饶卫华以及当时在乐昌的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等,制造了反***的“粤北省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