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五台山论道

丁元英和韩楚风到五台山为“劫富济贫”的计划找大师论道,用一首诗敲开了住持玄智大师的山门。

诗曰:

《悟》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生前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玄智大师立于门前,着灰色僧袍,个头不高,身材消瘦,六十多岁,下颌的胡须已经花白了。

三人围桌坐下之后,玄智大师问道:“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丁元英回答道:“大师拷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祭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大师含笑而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回:“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认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既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玄智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