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孤独,也不庸俗》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是一本由美刘墉著作,45.00出版的2018-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读后感(一):喜乐从心,顺应天命
在没看到作者时,看到书名是“宁可孤独,也不庸俗”的时候,我的内心真真是拒绝的,心想又是一大锅的鸡汤。后来看到作者是刘墉,嗯,我就是如此庸俗?(? ω ?)?,毕竟其大名也是如雷贯耳,大师的作品,还是要拜读一二的。说实话对于书名来说,还得看怎么理解“孤独”和“庸俗”,很多自卑的人,正是因为庸俗而孤独,但是从刘墉先生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从下就天不怕地不怕特立独行的混世魔王,这样的人,他生来与人不一样,他从来不会去考虑为了合群而合群,他可以因为没感动,说不画画就不画画,除非有能触碰到他心弦的灵感,儿时上课时也因为时常捣蛋,而令妈妈老师都头疼不已,甚至敢于去调戏严肃的教官,走到哪全然无所畏惧,有的时候我觉得好的艺术家,便是这样吧,敢想敢作敢当,如今大多数人都太过固步自封,没有冒险精神,而真正的艺术应该也是如刘墉先生这般顺从自己的心意,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
在这部散文作品中,刘勇先生讲述了母亲的戒指,看着追寻母亲戒指的踪迹,实际也是借此怀念母亲,画画的时候也会回忆起吃西红丝时爸爸的训斥,还有后来自己拿着勺子喂爸爸吃西红柿的模样,其感性的散文作品中将传统文化亲情的凝聚与延续鲜明地体现出来。
在 *** 一章中,刘墉先生描写地很淡然,读来仿佛着的是别人家的火一般,被救出来后记者问到损失时,也理性淡定地说“还好,妈妈在银行有保险柜”。一般有关生离死别的一切艺术、文章、音乐等,都总绕不过一个“悲”字,但是在这本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撕心裂肺痛哭流涕,更不会有孤独无助的顾影自怜,一切的离合生死皆如天命,此人生在世,珍惜眼前人,乃为顺应天命。在刘墉先生的书中可以说是对生命存在形态有一种最强烈的感知,彷如大智者的看破红尘,敢于面对生死的人,才能真正悟出人生的真谛,努力提高生活的质量。很多人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是刘墉先生却从此再也不怕火,而且一旦哪里着火了,他远远地就能闻到着火的味道。
行走于世,风大时,要表现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顺的悠然。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读后感(二):他从这条路上来
记得最初知道刘墉,还是在我上小学时。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允许,社会资源比较少,读课外书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儿。知道刘墉,是因为大姨搬家时,我在一堆报纸和期刊杂志中发现了一本书,说是一本,其实前面和后面都没有,只剩下中间那一部分了,甚至我都不知道书名是什么。但是就是这本书,让我当时看的特别痴迷,一篇篇散文细腻自然,真实有力。我当时想,原来一个人笔下可以写出这么真实自然的文字。
读大学后,看刘墉的书就多了,体会也就更理性一些,一个画家出身的人,我知道他却因为他是作家,后来通过看他的文字他的画,我认为,画家写出的文字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刘墉的《宁愿孤独,也不庸俗》这本书,单看书名就很有深意。人生一世,往往在孤独和庸俗中来来往往,我们无法权衡的时候,过来人总会给我们答案。
作者将这本书分为浴火、诗情、花语、画意、短歌五部分,另附一篇小说。整本书以刘墉的画作穿插文字的形式构成,看着他的或大气或温情的画作,读着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很是赏心悦目。
浴火部分。作者通过自己年少时的经历讲述了几件至今另他记忆犹新的事儿。母亲的爱,父亲的执拗,“我”的年少的轻狂和自信还有记忆中温暖热闹的巷子,等等,读来能够感受到一种浓郁的爱和温情。回忆往往是有温度的,就像儿时家里着火了,至今“我”都能感受到当时火的那种浓烈。
诗情部分。王维,王国维,张岱等这都是大家,这几篇文字加上这些话,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的美和画的意境。
花语部分。由三篇组成,通过小故事,讲述自己对花的记忆,仿佛时间越久,这种记忆越深刻,越美好。
画意部分。从画出发,讲述自己对《古城春暖》《万壑松风图》《早春图》《富春山居图》的赏析和疑问,另收录了一个关于小老鼠米奇与米妮的故事。
短歌部分。由作者的七首短诗组成,他的诗歌给人一种斩钉截铁且铿锵有力的感觉,就像他说的,“我们从不阻挡,只超越”。
最后是一篇小说,很温情的文字,让我感到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等你来,我扶你,你扶我”,一往情深。
看刘墉的文字,有一种很特别的美感,我们能看到细腻的文字下走着一个坚定沉着的人,他从那条路上来,不庸俗,不媚俗,孤独又怎样呢?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9.6美刘墉 / 2018《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读后感(三):认识不一样的刘墉
《宁可庸俗,也不孤独》一书,可以称得上是一本诗画散文集。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刘墉写的诗歌、散文,还可以看到他为文字精心配的画作。 这本书中写到了刘墉的童年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童年的记忆是黑色的”“父亲走后,我的童年更黑了”。刘墉的童年生活应该是不幸的,在年少时,父亲因病去世,在13岁那年家里着了火,家里的一切都瞬间成了灰烬,他与母亲只能在废墟上盖个草棚,成为最牛钉子户。这一切,对刘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人说,作家大都会有一个不幸的童年。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道理。童年时期的苦难,对一个人的身心的影响深远。正是因为经历了家庭的变故,一个人才会懂得更加地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童年的遭遇,让刘墉变得更加优秀,苦难成就了他。 作为一名画家,他为自己的文字配上了画。如《浴火》一文的配图,整个画面由红色的火与黑色的浓烟构成,画面很有层次感,这场大火给他的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是多年后,再去回忆时,已经消解了这场大火带给他的痛苦,变成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一笔重要的财富。他对那场大火的记忆,通过文字与画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从而也得到了某种情感的宣泄。 《梦见野姜花》一文的配图《野姜花》中绿色的叶子色彩艳丽,花朵淡雅,叶子与花交相辉映,有着一种和谐之美。他的画传达出了一种正能量,也许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能抵达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夜之华》画的是中秋月圆之夜,昙花盛开的情景。画家在表现昙花之美时,将花与叶子,与月亮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让人不禁联想到:在月圆之夜,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一团,一起欣赏昙花一现的美好的瞬间的场景。昙花的开放虽然时间短暂,但是画家通过画作的形式,让昙花的美得到了延续。让看到画作的人,体会到一种无法言传的美。 在“画意”一栏下的《李唐老哥》《郭熙老哥》《公望老哥》等文章中,刘墉以书信的形式,用一种调侃的口气,与古代的三位画家进行了古今对话,在文中作家谈到了对于这些画家的画作的理解。同时,刘墉也曾临摹过这些画家的作品。临摹的过程,也是刘墉向这些画家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加深了对画作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画家的崇敬之情。这部分文字,可以看作刘墉画论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一个当代画家对古代画家的致敬的文字。 这样的一本书,能让你更深刻全面地去了解作为诗人、作家、画家的刘墉。打开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相信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读后感(四):灵动文字与唯美绘画的完美切合
这是刘墉蛰伏3年的又一力作,是他的第6本诗画散文集,其中包含《浴火》《诗情》《花语》《画意》《短歌》,最后还附录小说《妻子的导盲犬》。
刘墉在小序中谈到创作是因为感动,一瞬间情感的触动。读他的作品犹如长者娓娓道来生活的道理。他的文章以鸡汤文不一样。不会空喊口号或者不切实际的实践。他更多像一个老者在絮絮叨叨的给读者讲他自己的故事,让读者明白做人的道理。更让人惊喜的是文字与绘画的完美切合,轻快灵动的文字与唯美意境的画作让人眼前一亮。
刘墉就是这样是一位多面手,集作家、画家、诗人等头衔与一身。读他的文字总是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的惊喜与感动。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读后感(五):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是台湾知名作家刘墉的新作,他的众多出版物中,最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应该是《我不是教你诈》,如果仅从《我不是教你诈》了解刘墉,可能会觉得他深谙人情世故,为人处世老练。但其实刘墉有很多的标签:作家、励志大师和画家。在刘墉的公众号里有篇文章+访谈是和儿子一起聊了这本书的创作思路,里面的每一幅画都是刘墉亲笔并且每幅画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救他一命的姜花草和曾经烧了自己家园的大火,过了55年才赶上自己重新面对的大火,让房子付之一炬,沦落到住草棚。他曾经无法回忆那段时光,但是现在有勇气把那场大火画一口气下来。
“每一个痛苦,我们都可以疏离开来,去看那个痛,这样痛苦就比较不“痛苦”了。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活出自己的座右铭“宁可孤独,也不庸俗”?刘墉30岁的时候就到美国,为什么一个“丙”类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出校刊、当编辑、也许就在于他对生活的敏感,观察记录让自己感动的景物,事情等,走到哪里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一颗敞开的心。这是我们大都市的人所缺少的,毕竟每天的上班下班,上学下学,我们可以读万卷书,但是难行万里路,刘墉在求学期间并没有读万卷书,但是行万里路,对周遭充满探究的欲望。当我们有了浩瀚人生,就会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才知道“感动你我,便可感动天下”。刘墉求学时期的文章写的并不好,因为缺少真情实感才缺乏文采和想要付诸笔端的热情吧。而现在刘墉的画作和文章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感动。就连儿子刘轩的轩字也取自“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千行泪……”
读完《宁可孤独,也不庸俗》,知道刘墉作为成功人士,拥有更多生活方式的选择权,但是都市中的我们,心之向往,但囿于眼前的升职加薪、房贷车贷和学区房。能放下的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当捧起这本书,瞬间抛弃烦扰的一切,进入诗情画意的小确幸。
书分为 *** 、诗情、华语、画意、短歌。 *** 讲的是浴火重生,刘墉童年遭遇的大火、母亲的金戒指几个发生在童年时光的小故事,曾经的不堪,终于有勇气平静的讲出来。诗情是刘墉成年后的故事,最让人感动的是山地美少女一别50年,在提起此人已经嫁人、出国、客死他乡了。“我还在原地等你,而你早已烟消云散”。接下来刘墉用3个花木的故事串起了“花语”这个章节,野姜花在刘墉儿时记忆的台湾河畔边到处可见,结实得很,甚至可以抓住野姜花当救命稻草避免被卷入河中。人到美国,这种花不常见了,偶遇之后养了一大盆在书房,当然还是在故乡的方式来对待,拽来拽去。书中的水墨画都是刘墉亲自创作,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绿意盎然、有的有情有景,当然少不了历代大师的启发,刘墉放了和大师们的“书信”,也可算作自己的“单相思”。最后一章是画作配诗歌,让我想起了翁子扬的《璃玻璃琉》,风格虽不同,但是搭配相宜,就像是电影里有人想家了,背景一定是带有乡愁的背景音乐才不违和。
书中提到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刘墉画的听雨的三种心境,少年、壮年和老年。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不同阶段,对事物的看法也全然不同,心境罢了。
“行走于世,风大时,要表现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顺的悠然。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睿智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刘墉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读后感(六):沁润心田,寂静无声
刘墉老师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了,起初,我也只以为刘墉老师只是作家一个身份,再多也就还有励志大师一类,直到前段时间看到了刘墉老师的画集,我才知道,原来刘墉老师竟然还是一位画家。看来不能再说自己拜读过刘墉老师的作品了。
喜欢刘墉老师的文字,像一位熟识的长者,给你讲着一个又一个有趣又励志的故事。刘墉老师的书温柔又熨帖,抚慰心灵,即使看上一天也不会烦躁。刘墉老师的书很平易近人,不艰涩难懂,在他看来,文字应该是有感而发,不应该是为了写什么而写的无病 *** ,很喜欢这个观点。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是一部非常令人动容的书,娓娓道来,包含他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专注,以及浓浓化不开的情意。每一个故事感觉稀松平常,然而却都有一定的道理和内涵存在,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阅读中,你会感受到刘墉老师是一个很细腻的人,不仅是对于自己作品的细致,还有对于情感的细致,如果不是一个及其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人的人,无法从细节处入手,是写不出如此细腻动人的文字,画出让人动容的画作的。
每每字里行间感动之余还会看到一幅幅令人心动的画,真是一种意外收获,不仅想到古典诗词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读刘墉老师的作品,完全就是沉浸于那种情景交融的境界之中,就像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写的那样“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而刘墉老师则是将情和景完全用画和文字相配合,令读者为之动容,而那种动容不是汹涌澎湃的激荡,不是那种巍峨雄伟的震撼,是如清风徐来引起心湖中的阵阵涟漪,这种恬静柔美,而又极具韵味。
刘墉老师的书是让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收获的书,如果在上学的时候阅读,会觉得这是一本很轻松的读物,很难有***鸣,但是会有一种启迪;如果在成家之后阅读,会觉得这是一本很实用的书,犹如深夜里的一盏灯,一种指引;如果在为人父母之后,也许你会觉得找到了知音。
“感动常常是排山倒海的。譬如樱花,前一天还光秃秃的树枝,一夜间突然盛放。”感动常常是沁人心扉的。亦如朝露,睡前还存在于空气中,清晨却已然躺在叶上~刘墉老师的书就是如此,润人心田寂静无声。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读后感(七):不庸俗 也不孤独
相信刘墉这个名字对于80后来说并不陌生,励志教父、鸡汤达人,他的作品鼓励了一代人的成长曾经的《萤窗小语》《我不是教你诈》等作品引发畅销狂潮,销售逾千万册,影响深远。而且刘墉还有一个身份,美术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刘墉的美术专业背景也足以让人仰慕。
这本新书《宁可孤独,也不庸俗》是一本半自传体的励志散文集加绘画作品集,回望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亲情爱情,收获与遗憾,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经历过,才倍感感慨良多。同时这本书还收录作为画家刘墉的50多幅画作,非常精美,制作精良,值得收藏。 我上大学时曾经读过刘墉,初入社会的我在刘墉的书里探索秘籍和欲取真经,虽感叹世间百态却也暗暗窃喜看到一本好书学到实践经验,此后对刘墉崇拜不已,语言真实犀利,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看法交给懵懂的年轻人,很多观点一针见血得让人毛骨悚然,却又让人忍不住点头称赞。我第一次在电视里见到刘墉时感觉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土生土长北方人的生活经历限制了我的想象,看文字还以为是个愤愤的壮汉,没想到如此犀利的笔锋出自这样一位温润的南方男子,尤其看过他的画后,更不由得感叹竟也有如此坚柔并济的人。 很有幸有机会读到《宁可孤独,也不庸俗》,才更深入的了解了刘墉,70年的人生,命途多舛,不断在困苦中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心怀一份懂得和洒脱,深情行走在岁月间。历经时间涤荡,才能体味人生百态,走过万水千山,才能洞悉世事真相。生活赋予了他探究百态的敏锐目光,也磨圆了他的棱角,唏嘘间一切都似云淡风轻,却又掷地有声引人深思。年轻时读刘墉和成长后再读确实感受有所不同,唯一不变的是对其一语中的的感叹。相信只要读过的人定会有同感。是本好书,推荐给踌躇满志准备踏足社会的年轻朋友,也推荐给社会浪潮中努力前行的所有人。《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读后感(八):勇敢的去做率真的人吧
《青玉案·元夕》 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随着台湾歌手陈彼得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深情传唱,让这首经典宋词再次走进观众的视野,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读著名华人作家刘墉的《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让我想到了作者在书中“诗情”一章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这首词的生动注解,所谓的庸俗,所谓的孤独,都是每个人对人生和生命价值的不同追求在外人眼中的体现吧。
刘墉饱读诗书,才情横溢,是著名的作家,又善于绘画,也是有名的画家,还是善于循循善诱、开导他人的励志大师。在《宁可孤独,也不庸俗》一书中,刘墉用深情的笔墨书写了自己对往事、对亲人、对绘画、对诗词的独到体会和见解。在这本书里,既有他对逝去母亲和父亲的深情追忆,还有对少年时代经历的娓娓道来;既有对诗画艺术的探索提炼,也有对山水人物的时光感叹;既有对生活里寻常事物的看法,也有对简单背后蕴含的深厚道理进行的理性阐发……是一本人文气息与艺术气息浓郁的诗画散文集。
刘墉善于用散文的形式去记述、去讲述。在本书里,他通过对母亲生前左手无名指上戴着的一枚金戒指的回忆,打开了母亲特别是晚年母亲的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不是一枚普通的金戒指,它与母亲的生活融为了一体,不论是在生活中,这枚戒指从未离开母亲的手指,即使发出“当当当”、在外人听来嘈杂的声音,母亲依旧戴着它,丝毫不受影响,这枚戒指代表着母亲。作者说,因为习惯了,所以觉得母亲戒指发出的“当当当”而感到心安。因为只有听到“当当当”的声音,就知道母亲安好。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这些看似平淡的语言,讲述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了。人们常说“睹物思人”,刘墉的这篇《母亲的金戒指》就是最好的注解了。
一篇好的文章能引发作者情感上的***鸣。刘墉在《宁可孤独,也不庸俗》里面,每一篇、每一幅画都来自于某种情绪感染了作者,让他在感动之余,挥毫拨墨,用文笔尽情舒展。可以说作者是一个率真的人。
刘墉精选的这些文章组成浴火、诗情、花语、画意、短歌等数编,将作者对散文、书画、诗情等等才艺展现给读者,一边是一篇篇充满感情的散文佳作,一边是栩栩如生、意境悠远的绘画,将本书的文艺格调拔得很高。我想,作者取名《宁可孤独,也不庸俗》想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用一种真性情去生活,去爱可爱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去追求想追求的理想,哪怕“曲高和寡”,也不去过那虚妄、庸俗了的生活。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读后感(九):孤独有时更感人!
“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走错了,你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回头埋怨自己错了。”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正在懊恼许久之前做过的一件错事,心情极其低落,有一种很想返回当时再重新来过的纠结。
这句话是刘墉写在新书《宁可孤独,也不庸俗》封页上的,仿若一道亮光照进我心里,果然开了一扇明窗。
高中时代就读过刘墉,不知为何,我对他的印象是散文作家,一如余秋雨一般,但事实上他的作品更接近于品质美德宣扬的心灵鸡汤,侧重于人生大道理,却被他娓娓道来,丝毫不觉得絮叨单调。
他的作品非但不令人觉得鸡肋无聊,反而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督促自己成为更自律更成功的人,他的《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不单单写作成功,刘墉的画作亦是同样有成就,尤其在这本《宁可孤独,也不庸俗》里,几乎每一篇都是藏在他心里的一幅画,笔墨徐徐,缓缓而来。每一篇文章都附着不同的画作,文画相映,文字与画同样楚楚动人,沁人心脾。
新春开市夜喧腾刘墉说他的文章感动了很多人,真正的原因不是他的文章有多好,而是他自己先感动了自己。
这话说的实在,却也体现了写作的真谛,假若作者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怎么去感动读者呢?没有感动的写作不过是娇柔的累述,文字的堆砌而已。
刘墉的感动又与旁人不同,他的感动仿佛是从隐蔽的小角落里散发出来,不引人注意,却在不知不觉中感动了身在其中的人。
真如这本《宁可孤独,也不庸俗》,书中分为五个部分,浴火,诗情,花语,画意,短歌,在书的末尾又附加了一篇小说,最妙的便在这短短几页的小说里—《妻的导盲犬》,熟悉的人读了或许会悄悄印证曾经发生过的事,从而寻到蛛丝马迹,不熟悉的人情不自禁会想到这或许就是真正发生在刘墉身上的事,感同身受,颇为动人。
浴火里母亲的金戒指像是在叙述一件事,又像是讲述了大道理,读者不同,心内散发的韵味亦是有所不同,这样的阐述令人想起前几年特别提倡的开放性思维。待到诗情画意篇章,真真的沉溺在作者构述的美妙天地里,仿佛有一道暖暖的风轻轻的拂过脸面,温柔而又唯美。
感动之余却也有忍俊不禁的时刻,画意一段里,其中一篇《米奇与米妮》,初看题目我就感到很好奇,这不是动画片么?作者写来有何用意呢?
看完方知何意,忍不住轻笑,原来是刘墉家里来了两只小老鼠,可不就是米奇与米妮么?将家里的小老鼠放到笼子里当做宠物养,恐怕也没几人了。
桥最后一节的诗歌,每一个字都徜徉在笔墨画里,只几个字便将无数的东西勾勒在一起,令人遐想,恰女儿看到,读给她听了一节,没想到小小的她竟是爱听,又缠着我念了两遍。
此时,心情大好,反复吟诵文中开头的那段话,顿觉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