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公开课怎么上才好
这是我第一次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学伟老师的课,第一次听,就喜欢上了张老师的课。更坦诚一点说,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张学伟这个名字。上课前,高老师介绍说他认为在朗诵方面,张老师是可以和王崧舟老师比肩的。这么高的赞誉让我惊奇,也对这堂课充满了期待。
一、两次不约而同的掌声
张老师一开口,声音居然是沙哑的,不是想象中圆润低沉的样子,不免让我有些失望。嗓音如此疲惫的状态能朗诵好诗歌吗,我的脑海里打下了一个问号。翻翻学生课桌上的文本,居然有六首诗,这么大的容量,一堂课40分钟都能全部讲完吗?第二个问号又很快浮上心头。
一堂课听完,两个困惑都得到了圆满的解答,且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上两次不约而同的掌声。一次是给学生的,一次是给张老师的。课伊始,张老师通过指四生复述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段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现学现背一段并不稀奇,四位学生都很轻松地完成了任务。但要在只听了两遍的前提下一字不差地背出整首现代诗,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很有难度。普通老师轻易不敢在公开课的场合下做此尝试,但张老师不怕,自发站起来的学霸听到挑战题时虽红了脸,但也丝毫不怕。整首诗仅背错一个字,也很快自觉纠正了,后面三节的背诵丝毫不差。学霸之所以为学霸,就在于有“过耳能诵”的绝技,全场掌声响起,为学霸的优秀,也为伯乐的胆识。
课接近尾声的时候,还有一首于右任的《国殇·望故乡》。张老师先给学生介绍了于右任的生平,正在学生沉浸在耄耋老人妻离子散的伤痛情绪中时,张老师的吟唱突然在课堂上响起来。原本听起来沙哑的嗓音带着哭腔,与此刻的氛围深度熨帖,那声音似有魔力一般,让人眼热鼻酸,眶中竟很快氤氲出泪了。正在我惊异于自己的动情时,吟唱终了,全场静默了几秒钟,所有人自发自觉地鼓起了掌,此处应有掌声!此处的掌声皆是心内真情的召唤!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就在于有“一曲动人”惊艳,全场掌声雷动,为诗歌的震撼,也为名师的演绎。
一曲吟唱结束,课也很快就结束了,我还久久地沉浸在诗歌带给我的感动中,恨不得还能再多听几遍张老师的吟唱。回家后我到处搜罗资料,找到了2019年张老师在28届现代与经典小语教学观摩会上的上课视频,又完整地把课看了一遍。内心隐隐感觉还是今天的吟唱更为动人,或许还是亲临现场的缘故吧,毕竟演唱会和唱片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诗歌教学要达成的目标
细细数来,原来这堂课张老师并不只教了六首诗,加上课伊始带学生背诵的《乡愁》,其实是教了七首诗。除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乡愁》是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学期的第3课,《乡愁四韵》是高二选修《中外现代诗歌欣赏》中的一首,其余《除夜作》《宫词》《杂诗》《国殇·望故乡》四首都是课外的诗歌。更确切来说,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除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之前学习过的,其余均是课外的文本。不得不又一次佩服张老师的胆识,这堂《乡愁组诗》其实就是诗歌教学的统整课,既有同一主题的正向整合,也有不同诗体的古今整合。这种创新型的整合课我几乎没有尝试过,能用一堂课将教材中的《古诗三首》一次教完两首都很庆幸了,实在难以想象在40分钟尝试容量如此之巨的教学。难道诗歌教学没有难度的界限吗?六年级的学生也可以超前学习初三甚至高二的诗歌吗?这看起来艰巨的任务张老师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只要敢想敢做,就有可能。
那我们的语文课在古诗教学方面究竟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呢?每堂课刻意分析每一个字词,力求学生都能将字义、诗意搞清楚,将诗人内心情感分析透彻究竟有没有必要呢?我有些迷惘了,只能向书中寻求答案。孙双金老师在表达他的古诗教学观时将他的观念概括成三句话:不求甚解、熟读成诵、滚瓜烂熟。我很认可他的观点,想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一厢情愿地倾倒给小学生只是徒劳,学生长大后能残存在脑海中的记忆只有文字本身的魅力,倘若能回忆起老师教授时精彩的吟诵,已是功德无量,对小学生而言,如果能每天都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学习诗歌,浸染在朗诵的熏陶中,他们的审美鉴赏力必将潜移默化地滋长。
仍记得我的小学老师曾经在黑板上送我们全班四个字——“不求甚解”,具体缘由已不可知,但现在想来,小学生的不求甚解其实本无可厚非。就诗歌学习而言,只求适解,懂个大概足矣,更多的意蕴内涵,留到他们长大后再去细品,个中滋味方觉绵长,此刻去硬喂强灌,毫无必要。
通过带领学生反复读、尝试背,让学生读准、读通、读出感情,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做的,倘若能像张老师一样,练好一身诵读的基本功,也一定能启发不敢开口的学生大胆读。想起课堂上有个学生努力想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却读得咬牙切齿,这踉跄尝试的样子逗人发笑,张老师机智地夸赞他是将来的摇滚歌手,很快安抚了他内心的尴尬,相信他下次仍有勇气在课堂上举手尝试。
至于背诵得滚瓜烂熟,倘若仅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对大部分普通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班里真正能做到过耳能诵的学霸只是少数。我们教师应当思考如何让学生的背诵更轻松一些,如何激发学生主动背诵的动力。能将经典诗文背诵得滚瓜烂熟,就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这关键的一环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
三、教师的专业素养成就教师的专业尊严
说到素养,张老师毫无疑问是个极具专业素养的好老师。他自己解释什么是好课时说需要有四要素:精彩的理念、灵动的过程、充盈的情感、人性的光辉。这样的好课之所以能达成,离不开他身上具备的过硬的专业素养:一手潇洒帅气的好字、一副妙语连珠的口才、一腔声情并茂的诵读、一个储备丰厚的大脑……每一样都让人羡慕,然而我们都不曾看到他背后付出的努力。
张老师在《小时“口吃”,长大“吃口”》一文中透露,自己小时候是个结巴,从小受邻居的影响,学起了结巴,被父母呵斥后竟真成了结巴。直到长大后读了师范,为了成为一名吃“开口饭”的老师,努力学好普通话,毕业后结巴的毛病不药而愈,着实让人感慨人生的际遇。
张老师的课堂之所以能灵动,让学生学得有趣味,我想还来自于他能在关键处恰当地拓展延伸。从我自己的求学经历来看,我最喜欢上课时思绪天马行空、故事信手拈来的老师。高适是唐代诗人里的高官,官做得越大,往往离家就越远;原来中国的国土版图形状是海棠叶,外蒙古分离出去后才成了雄鸡的模样;“何满子”是一种悲伤的曲调,缓慢伤感,闻者落泪……这些小知识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对学生来说多么新鲜啊,多么能勾住学生的注意力啊!这些小知识从何而来?来源于张老师丰富的阅读积累,来源于他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充盈的情感和人性的光辉同样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时时闪现。朗读、朗诵、吟诵、吟唱,通过多样的方式将诗歌的情感本质展现在学生面前,将诗歌的扣人心弦读到学生心里。他愿意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河南来到江苏丹阳,独在异乡的心路历程因真实而动人,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得到有效联结,学生也更愿意倾吐出自己的心声。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充满人性与温度的,学生在文学语言的学习中,获得语言的浸润和陶冶。
对我们教师而言,文学素养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是践行内心的渴望。知道自己身上缺失什么并不难,难的是是否有意愿通过后天努力去改变,这是我们普通教师身上欠缺的力量。拿到一篇文本,我们缺少解读能力,脱离了教参就抓不住教学重点、难点。这恰恰是我们阅读储备不够,缺少深度思考的经验的体现。此时不补,更待何时?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成就教师的专业尊严。当我们倡导孩子多阅读时,首先要深深反思自己,今天我读书了吗?今天我学习了吗?读书,是语文老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容不得丝毫懈怠。此刻,打开书本,让阅读这支长篙,带我们向教育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