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八景是那些?其中最著名的是那一景?

琼岛春阴、太液秋风、居庸叠翠、玉泉垂虹、蓟门飞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和道陵夕照。 关于燕山八景的起始年代有两说:通常的说法是明昌遗事说。始见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翰林学士胡广的《北京八景图诗序》文中说:“地志载明昌遗事有燕山八景,前代士大夫间尝赋咏,往往见于简册。”明昌是金章宗的年号,自1190~1195年。此说提出是在这个年号220年以后,其间经过由金到元、再由元到明两次改朝换代。 还有就是中统以后说。始见于元代文人陈栎的《燕山八景赋考评》。陈栎生于南宋,卒于元。此文写于1295~1327年之间,文中说:“燕山八景之名其昉于何时何人乎?以琼岛、太液二名观之,想起于中统以后。”此说比明昌遗事说早约一百年,而且是当代人说当代事。 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德路总管、南宋降元文人方回人觐大都,南归后做诗说:“重行易水三关路,为欠燕山八景诗。”可能当时确实还没有八景的说法,或许是方回在大都没有听到这种说法,为补上燕山八景诗,就必须“重行易水三关路”。这是与燕山八景有关的年代最早的一则史料。 最早的赋咏八景的诗是陈孚的《咏神京八景》(一做《咏神州八景》),作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这八景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居庸叠翠、卢沟晓月、西山晴雪、蓟门飞雨、玉泉垂虹和金台夕照。陈孚字刚中,是浙江临海人。元初以布衣上《大一统赋》,江浙行省转报朝廷,代理上蔡书院山长,考满选谒京师。《咏神京八景》就是陈孚在大都时所作。 最早的曲是冯子振的《鹦鹉曲·燕南八景》:“卢沟清绝霜晨住,步落月问倚阑父;蓟门东直下金台,仰看楼台飞雨。道陵前夕照苍茫,叠翠望居庸去;玉泉边一派西山,太液畔秋风紧处。”作于大德六年(1302年)。 成书于大德七年(1303年)的官修地理总志《大元大一统志》始列燕山八景之名。这八景是:琼岛春阴、太液秋风、居庸叠翠、玉泉垂虹、蓟门飞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和道陵夕照。 元代的八景有三说,方志中有道陵没有金台,诗词中有金台没有道陵,冯子振的曲中兼有道陵、金台而没有琼岛。***涉及琼岛、太液、居庸、玉泉、蓟门、西山、卢沟、道陵、金台等九个景点。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当年明朝军队攻入大都城,改大都为北平府。后来朱元璋封其四子朱棣为燕王,驻守北平。朱元璋死后,皇孙建文帝继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史称明成祖,年号永乐。永乐元年(1403年)升北平府为北京,北京的名称从这时开始,到今年刚好是600年。不过当时仍然是以南京为首都,北京称为行在,到永乐十九年(1421年)才正式迁都北京。明成祖夺取皇位以后,为巩固北方边防,曾五次亲自率兵出塞北征。永乐十二年(1414年)跟随明成祖第二次北征来到北京的翰林邹缉、胡广、杨荣等13人倡和《北京八景》,所唱和的八景是琼岛春云、太液晴波、居庸叠翠、玉泉垂虹、蓟门烟树、西山霁雪、卢沟晓月和金台夕照,做诗112首。参与唱和的画家王绂绘《北京八景图》,连同诸诗装裱成卷。当时明成祖正在积极筹备迁都,唱和北京八景正是这些深受赏识的文臣为迁都所做的舆论准备。 此后,清乾隆帝两次作《燕山八景诗》,沿袭了元代的琼岛春阴、太液秋风、居庸叠翠、卢沟晓月、金台夕照五景和明代的 蓟门烟树一景,改玉泉垂虹为玉泉趵突、西山霁雪为西山晴雪。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御书八景碑亭,分别树在北海琼华岛 东坡、中海水云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德胜门外元土城遗址、卢沟桥东桥头、居庸关、朝阳门外苗家地等八处,成为见称于今的燕京八景。 关于八景的总称,元代有燕山八景、神京八景(神州八景)、燕南八景,明代有北京八景、京师八景、燕台八景、京畿八景,清代有燕京八景、金台八景、京都八景,民国年间有旧京八景,还有一个朝代未详的燕地八景。其中燕山八景出现最早,使用时 间最长;而燕京八景流传最广。燕京八景的说法出现比较晚,始见于成书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春明梦余录》中。人们通常说乾隆钦定燕京八景,但乾隆诗文中用得都是燕山八景,未见燕京八景这个词汇。各个景名历代也不相同,始终未变的仅有卢沟晓月和居庸叠翠两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