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行的诗歌

几分豪气,几分柔肠

少年虽豪放,偶尔伤怀又何妨

天行健、地势坤

君子必自立自强

挑得三两行装

独舟亦能漂洋

天地转、光阴迫

时日虽短情谊长

愿予遮天翼

借君万里翱翔

晚来对得明月

一壶酒、话短长

小伍圩

卞云飞

小伍圩,是我出生的小村子

他像父亲当年抱着母亲,把田地

紧紧搂在怀里

生下一茬又一茬小麦、稻谷

当一只鸟把我衔走的那天

我把童年的风筝、鸟蛋、蛙鸣

还有一池月光,偷偷藏进了

小伍圩的草垛里

在爷爷出生时,小伍圩的脊梁上

就有一道伤口

直到一天,爷爷去世

那伤口越来越深......

山城子评读:

说《小伍圩》是一首好诗,理由如下:

1、“小伍圩”是个普普通通的村子——自然是农民繁衍生息的地方,可谓最接地气了。其陈述或描绘的都是紧贴着大地的实实在在过去了的事情,绝非云里雾里的呓语。所以是好诗。

2、诗人写自己生长的小村庄,很有真情实感的——毕竟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提及了他的亲人和童年。而结尾的“那伤口越来越深......”则一下子会引出读者的许多思考——历史的和现实的。由情而思,绝非无病呻吟的文字游戏。所以是好诗。

3、三节十二诗,从头至尾都是通俗的汉语行文,明朗晓畅,在语言艺术化的过程中绝无违背修辞原则的乱搭配现象,这点很可贵。所以是好诗。

4、第一节的语言艺术的连续呈现,在于连续运用比喻、拟人,和动 词“生”的拈连式活用(如还原拈连句子是:像父母生下我们兄弟姐妹一样地生下一茬又一茬小麦、稻谷)。第二节的连续呈现是借喻(被省略的本体是机遇。若复原就是:“当机遇像一只鸟把我衔走的那天”)、成分排比(风筝、鸟蛋、蛙鸣)、动词“藏进”的拟物式活用(针对“月光”而言),以及再次的借喻(未出现本体为记忆,喻体为草垛)。

第三节的连续呈现,是“脊梁”“伤口”的拟人与隐喻(“脊梁”把村子拟人,伤口也拟人,伤口再次出现则是隐喻了)。还有“伤口”与“越”的复沓。十二行的诗,竟有十次积极修辞的运用,其艺术性的连续是很密集的。所以是好诗。

5、这首诗使我产生了怀念家乡与童年的***鸣,同时也引起我对三农问题的历史性思考以及现实深层次矛盾的思考。尽管现在农业已经不再缴纳一切税费,而且国家还给各种补贴,但农民打工的系列问题以及人均收入和社会保险的巨大差距等问题,还是很疼痛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呢。

我这样的思考,是这首诗传达给我的。这就是该诗的社会价值和效益了。所以是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