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援疆不了情
张照志
岁月如歌,不知不觉间,三年的援疆工作生活转瞬即逝。来到阿勒泰半年,就喜爱上了这里,曾发表名为《援阿的日子》的散文,抒发了对“金山银水”的真挚情感。两年半后,这种援疆情结更是渗入血液,透入骨髓,浸入灵魂!
三年的援疆岁月,是丰富人生经历的三年,是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的三年。这种经历使自己更加成熟,更加淡泊名利。记得,与我住同一单元的哈萨克族邻居,经常对我问寒问暖。过肉孜节时,我去老人家拜年,喝着香喷喷的奶茶,吃着酸甜的奶疙瘩,感受着哈萨克族的民风民俗。让我感动的是,老人本身家里困难,就在2011年春节前夕我要返京时,老人专门给我送来两尾活鱼,并嘱咐我要向我的妻儿问好。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顿时潸然泪下!这就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对援疆干部的深情厚谊呀!
置身阿勒泰这个被誉为“金山银水”的地方,我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情感与思想也得到了升华。我援疆,我快乐。这种体验,若不是全身心地投入,是很难体验到的。
援疆干部在阿勒泰地区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凝聚着家人的牵挂。援疆工作成绩的一大半,应该归功于援疆干部的家属。他(她)们承载着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承受着家人不能团聚的煎熬,用柔弱的臂膀挑起家庭的重担,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即使牺牲个人,也要成为援疆干部的坚强后盾。援疆干部亏欠家人的实在是太多了。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女儿缺失了本应得到的父(母)爱,把照顾家人的重担压在另一个人柔弱的肩膀上,援疆干部无论怎样弥补都不为过啊!
每当夜深人静和节假日时,我们都会想家。但只要回归工作状态,援疆干部就会投入到火热的援疆工作中去,与当地干部和人民群众一起,为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奋斗拼搏。
而援疆干部家属也无不时刻挂念自己的亲人,记得在2010年正月十五的北京援疆干部的聚会上,儿子说了几句质朴话语,竟让在座的有些援疆干部鼻子酸酸的、眼泪汪汪的,个别援疆干部及家属甚至潸然泪下!他说:“援疆干部能回家时,就尽量回趟家,看一看、帮一帮家人;若要实在回不了家,就多给家人打电话,多联系亲人,让亲人尽可能知道自身各方面的情况;而回家后,要多承担家里的家务,让家属多歇息歇息!”
援疆干部经历思念亲人的痛苦外,还要经历血与火的考验。2009年在阿勒泰地区60年一遇的特大雪灾中,我不慎滑倒,导致右脚踝骨裂,韧带部分拉裂。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是双脚!在一段时间里,妻子贫血不时晕倒,儿子又将右脚摔伤,真是祸不单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一想到阿勒泰地区特大雪灾对各族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我就常常寝食难安,想着为地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及时向派出单位反映情况,想方设法为地区抗击雪灾捐款等。拄着双拐到派出单位汇报援疆工作、申请项目、尽可能地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我的行为感动了领导,援疆工作得到了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记得我带着阿勒泰地区有关领导到派出单位联系项目时,阿勒泰地区的一位干部就说:“援疆干部把前面的各项工作都做好了,路也铺好了,我们享受的待遇就是不一样。”还记得,在北京验收一个课题时,我也是拄着双拐去的,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援疆干部不一样,特别是阿勒泰地区的援疆干部就更不一样。这份执著,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我说得最多的是,阿勒泰地区的干部群众长期坚守边疆,为边疆的建设与发展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相比之下,自己做的这些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即将离开工作生活了三年的“金山银水”,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有这里的朴实善良的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人民群众。难说再见,难以割舍援疆情。三年结下的无比深厚的友谊、同事谊、援友情……均一一展现在眼前。再说声珍重,再道声再会!但那美丽的“金山银水”、如诗如画的喀纳斯、世界著名的地质圣坑可可托海三号坑、神秘莫测的草原石人及岩画,古老滑雪起源地……能在记忆中消失吗!
三年援疆即将结束!
三年援疆经历怎能忘却?
一生援疆之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