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品的空间感

空间感,是诗歌作品中最常见的创作手法,它的作用是可以强化视觉画面的空间感受。

举例如下: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幅圆球型的立体空间图。千山万径在大雪的覆盖之下苍苍茫茫混混沌沌,从千山万径向中间收缩,集中到一个视觉点上,只剩下一舟,一翁,一钓杆。

这种空间布局最后的压轴点只有一个字————雪!

如果没有雪,上面的苍茫混沌,博大宏阔的视觉效就不能成立。

所以高手谋篇,这种宏阔的构图,在心中早就成型了,下一步,就是怎么用文字去构织出来罢了。

再看下一例:

两只黄鹂呜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另一种方式的空间布局。一首诗可以分割成一组四条屏,翠柳黄鹂,白鹭青天,高山雪景,流水行船。

空间布局工稳平衡,色彩明丽线条清晰。给人的感受赏心悦目,疏朗明快。

分开看是四组各自独立的四幅景观,组合起来又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再看第三例: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叶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莱花无处寻

这是一首出色的春天景观图!表面上看,似乎看不出空间布局,弯弯曲曲,通向深处的小径,叶子还没长大的树,一片莱花地,都是静态的平面呈现,点晴之笔,神在于那只飞舞的黄蝶,和那个顽皮可爱的小童,一下子就把静态的景观搅活了,弯弯的小径,春天的树,群蝶飞舞的菜花田,尤其是那个,追蝶追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小孩……

这就是活起来的空间!不但有了空间,还生出趣味,生出情节。

诗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在他的文字中,能多大程度地调动读者的联想,进行第二次创造。

没有第二种办法,就是在自己的文字中,预先留出这种空间

!最典型的范例,就是陕西乾陵的那块无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