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抗疫的典故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大的瘟疫,在这种危难之时,总有人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他们故事至今读来都让人感动。
张仲景治疫故事
东汉末年,战争频繁,人民饱受战乱之苦。雪上加霜的是,这期间又发生了几场大的瘟疫,成千上万的人病死。张仲景便生活在这种背景下。
张仲景家本是南阳的大户人家,家族中有两百多口人。小的时候张仲景便喜欢读医书、医典,加上家里藏书很多,因此他从小便具备了相当的医学知识。
十二岁那年,张仲景的父亲去世了。两年后他的母亲得了瘟疫,一病不起。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有限,许多人只能自生自灭。何况当时流行谶纬之学,不少人得了病,不去求助医生,而是求助神灵,因此瘟疫来临之时,总有许多人死去。
张仲景的家族,在不到十年时间里,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瘟疫。
医圣张仲景塑像
眼看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病倒,张仲景坐不住了。他根据所学的知识,上山采了一大车草药,回来熬了一缸药汤,希望以此救助亲人和乡邻。然而人们根本不相信张仲景。
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张仲景以身试药,而且给母亲喂服。过了几天张仲景安然无恙,他母亲的疾病也渐渐好转。这时人们才相信张仲景的汤药真的能治病,因此纷纷拿来服用。这次治疗瘟疫的经历,让张仲景毕生难忘,也促使他投身治疫事业之中。
张仲景拜访名医,熟读医典,加上自身的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划时代意义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李东垣治疫故事
公元1232年,蒙古铁骑围困金国的都城汴梁。就在这时,汴梁城里发生了瘟疫,百姓每天因此丧身的人少则一千多人,多的时候有三四千人。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偌大的汴梁城哀嚎遍野,笼罩在死神的威胁之中。
许多郎中都参与到了救治病人之中,可是根本不见效,人们还是一批批死去。
这时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陷入了深思之中:“为什么这些人经过治疗之后,病更加重了,难道除了瘟疫,还有其他原因?”这位老人名叫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早年散尽家资,跟随当时的名医张元素学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
蒙古人围困汴梁时,李东垣就在城中。他觉得蒙古人围困汴梁几个月来,百姓饥饿疲劳,已经损伤了脾胃,而当时治疗瘟疫的郎中给他们用发汗的药,这就损耗了真气,让病情加重了。
李东垣治疗疾病
他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得出结论,这时的瘟疫并不是疫疠之气导致,而是百姓伤了脾胃的原因。为此他调制了补益中气的方子,为病人调理脾胃。
李东垣的举措果然有效,许多人因此被治愈。他将自己配置的药做成药丸分给士兵和百姓服用。汴梁城里瘟疫肆虐的情形终于止住了。
吴又可治疫故事
明朝末年,战乱纷飞,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又接连发生了荒旱灾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流民四起,人畜相继死去,又引发了瘟疫。这次瘟疫让富庶的江南成为人间地狱,“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
许多郎中捧着古代医典,还在用着张仲景治疗伤寒的方子治疗瘟疫,可是根本不见效。
这时一个名叫吴有性(字又可)的郎中站出来大声疾呼:“不要再从古方里寻找治疗方法了!”
吴又可是深入一线的郎中,他发现这次的瘟疫根本不是医典上的伤寒能解释的,必须采用新的治疗方法。为了找到病源,他在牛棚、猪圈蹲点调查,终于发现此次瘟疫是由“戾气”引起的。
吴又可的故事被搬上了荧幕
这种“戾气”和传统的风寒湿热不同,是从病人的口鼻里传出来,然后通过气体传染给其他人。
戾气能否导致瘟疫,取决于戾气的浓度以及人体的免疫力;不同的戾气侵入的部位不同,引发的疾病也不同;人类的瘟疫和禽兽的瘟疫,虽然都是由戾气引发的,但由于物种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相同。
找到了病因,吴又可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和实践,研制出了治疗瘟疫的药方——达原饮。这个药方在2003年非典时期,仍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