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 全文拼音(准确)
《无衣》 全文拼音如下:
qǐ yuē wú yī ?yǔ zǐ tóng páo 。wáng yú xìng shī ,xiū wǒ gē máo 。yǔ zǐ tóng chóu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qǐ yuē wú yī ?yǔ zǐ tóng zé 。wáng yú xìng shī ,xiū wǒ máo jǐ ,yǔ zǐ xié zuò !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qǐ yuē wú yī ?yǔ zǐ tóng shang 。wáng yú xìng shī ,xiū wǒ jiǎ bīng,yǔ zǐ xié háng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国风·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全诗***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作品原文
《秦风·无衣》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
秦风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衬衫。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同做准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同上前线!
注释
秦风
袍:长衣 。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就是今之披风,或名斗篷。古代特指絮旧丝绵的长衣。“同袍”是友爱 之辞。
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同仇:***同对敌
于:语助词,犹“曰”或“聿”。兴师:出兵。秦国常和西戎交兵。
王于兴师:犹言国家要出兵打仗。
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
子:你,指战友。
仇:《吴越春秋》引作“讐”。“讐”与“仇”同义。与子同仇:等于说你的讐敌就是我的讐敌,即我们的敌人是***同的。
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戟:兵器名。古戟形似戈,具横直两锋。
作:起。
偕行:同行,指一块儿上战场。
裳:(cháng)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即铠甲和兵器。
创作背景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赏析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诗***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
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