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 14 号线里的广告,怎么会都走了文艺路线
14 号线的运营方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港地铁”)将这类广告定义为“公益广告”——这显然和你以前常见的“公益广告”也不同。这些广告是和一些商业公司或公益机构合作,由他们提供适合公***空间展示的图文内容,品牌只有很小的露出。
比如和京港地铁和一条合作的「迎面」系列、和腾讯新闻合作的「凡人日记」系列、和西藏一家公益机构合作的「麦宿手记」系列、和单向空间合作的「大师言」。
在 14 号线刚开通的这段时间,这类“公益广告”占到所有广告的一半左右——也成为这条线路“文艺感”的主要来源。
这种风格的设定要从 14 号线的特点说起。14 号线呈反向“L”型,连接北京的东北和西南。
“14 号线东边经过 798 艺术区、中央美术学院,还路过大望路这样的白领聚集区,南边更生活化一点。所以我们把 14 号线定位为文艺、艺术,围绕这个风格来打造内容。”京港地铁非票务收入总管高翔告诉《好奇心日报》。
根据京港地铁和北京移动的大数据分析,14 号线乘客(主要指通勤人口)主要是 30 岁左右、有大学背景的年轻上班族。
所以,在制定营销策略时,14 号线也将这个人群视为目标受众——年轻、工作节奏很快、通勤压力大、知性、有自己的生活主张和追求的人群。
给线路设置特定的主题和商业定位,是京港地铁公司的经营策略之一,他们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七年前,他们在北京运营的第一条地铁 4 号线,也因途经大学区被设定为年轻化、人文化的风格,站内的公益项目包括 4 号美术馆、4 号诗歌坊等等。
当京港地铁说“公益广告”时,是在说什么?
对常年生活在中国内地的人来说,“公益广告”这个词能引发的联想大概是:保护环境、孝敬老人、讲文明树新风……
“我们对‘公益广告’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在高翔的描述中,他们对“公益广告”的定义是更广义的、偏“公***”属性。
某种程度上这是沿袭了京港地铁的母公司港铁在香港的传统。香港《凤凰周刊》主编邓康延十多年前就曾分析,“内地往往把公益广告作为道德教化的一个手段,市民都像学生,公益广告是高高在上的教书先生。所以到内地很多城市一看公益广告,就会对城市减分。而香港的话语方式是平等的,要么是从法律角度,要么是从提醒的角度,带给人一种实用的启发、警惕或是权威。”
在京港地铁的整个公益广告策划中,也隐含着这种观念。“我们的角度是像朋友一样分享一些东西,首先要尊重对方,把乘客看成一个有知识、有主张、有判断力的人。”
由于地铁广告的上刊率不可能达到 100%,一线城市比较成熟的线路,商业广告的上刊率通常在 70% 左右,剩下 30% 的空刊就用于公益。14 号线由于刚开线,也不穿过核心城区,目前商业广告的上刊率在 50% 左右。
“在香港,这些闲置灯箱一般会去找博物馆等非盈利机构合作,进行补画。我们认为,作为运营方可以更主动一些,更系统地策划内容,呈献给乘客。” 高翔强调,“这是在没有付出额外成本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通过社会化合作吸取更好的内容提供者。”
京港地铁采取的机制是,公益广告的合作者只需要承担制作成本,而不收取普通商业广告高额的发布费。举例来说,在西单地铁站发布一块 12 封灯箱广告,四周的价格在 10 万元以上,其中制作费用只需要一两千。
从分工上看,一般是由一条、腾讯新闻、单向空间这样的合作方提供图片和文字内容,京港地铁和广告公司合作,对这些素材进行包装设计,最终上刊。对于公益广告的内容,京港地铁有严格的限定,比如不会出现大的品牌标识,仅允许基本的品牌露出,防止有人“打擦边球”。
选择合作的品牌时,京港地铁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风格相符”。由于地铁媒体对安全的要求非常高,他们也会观察一段时间,看这些品牌的表现是否稳定,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因此被排除在外。从结果来看,目前这些公益广告的合作方大多是相对小众、文艺、内容相关的公司。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京港地铁对公益广告的内容、形式要求都比较高,也会严格限制品牌的露出,对那些不差钱的大公司来说,可能会更倾向于投放品牌话语权更高的商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