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的诗句
data-filtered="filtered"
有些诗词,开始的句子平淡无奇,即将成为诗词中的泛泛之作,但是末尾句出场大幅提高全诗的意境、文学水平,亦或者峰回路转的展现出诗词者不一样的格局,提升到了不一样的境界,仅凭一句便将诗词变成千古绝唱,这样的诗词不在少数。
八至
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此诗首字“至”字在诗中反复出现八次,故题名“八至”。从内容上说,全诗四句,说的都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富有哲理意味。从结构上说,作者设置了层云叠嶂,前三句只是个过场,主要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专在针砭世情,极为冷峻。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息夫人
王维
莫以今时宠,宁忘昔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楚王言。
息夫人在富丽华美的楚宫里,看着本来使人愉悦的花朵,却是满眼泪水,对追随在她身边的楚王始终不***一言.“看花满眼泪”,只点出精神的极度痛苦,并且在沉默中极力地自我克制着,却没有交待流泪的原因,就为后一句蓄了势 .“不***楚王言 ”,就显得格外深沉.这沉默中包含着对人格的污损,爱情的践踏,也许是由此而蓄积在心底的怨愤和仇恨.诗人塑造了一个受着屈辱,但在沉默中反抗的妇女形象。
偶书
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 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 磨损胸中万古刀。
这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用“磨损的刀”这一普通、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自己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可谓高妙。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种新奇的构思和警辟的比喻,显示了刘叉诗的独特风格。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您用您的手掌、一张纸或者其他物件,把最后两句遮住,只读前六句,你会发现,语境中充满了悲观、绝望、惊恐……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人生输家”在自言自语中哀叹。真是寒彻透骨,晦暗恍惑。
这时您再把手拿开,读最后两句,语境立即发生转折,尽管前面六句倾诉惨痛的人生遭遇,但最后两句表明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依然保持了视死如归的精神。
前面六句只是铺垫,而强大的气场都藏在最后两句,一鼓作气爆发出来。最后两句让整首诗的格调全变了,有了一个清高、慷慨的灵魂,急剧升华上去的思想意境。
这首乐府曲可以说是南朝民歌中的压卷之作,也是千古情诗绝唱。整首诗语言曼妙流畅、婉曲清丽,情思细腻……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前面无非又是一次普通的边塞出击作战,惜墨如金的史书上无非也就是寥寥几个字:某年某月,某人丧师五千于某地。这种等级的战斗,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根本无足轻重。
直到最后一句,这不仅是五千个人,背后还是五千个家庭。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前面都在写如何客居并州思念咸阳,末句却一转:原来内心早把并州当成了故乡。
这种情感我前几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之前十年在广州,一放假就往南宁老家跑,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去北京呆了两年,没想到那时候思念的对象竟然变成了广州。我才知道,再也回不去少年时了。
突然之间就理解了千年之前一个陌生人的心境。
醉公子·门外猧儿吠
唐代:佚名
门外猧儿吠,知是萧郎至。
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
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
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这首诗是民间作者所写,雕琢极少,但写得饶有趣味。
那句“还胜独睡时”,尤其摇曳生姿。
这个一千年前的女孩子,在我心中就从此胜过了杨贵妃、王昭君、赵飞燕、弹琵琶的、弹箜篌的等等一众女性形象。成为一个最喜欢的诗中女性,没有之一。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