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原文赏析

朱自清背影原文赏析

 《背影(配图珍藏本)》作为朱自清另一种散文议集,最大的特点自然是文图并茂。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朱自清背影原文赏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作品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然后他颠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赏析

 赏析《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上学的时候已经读过,现在再读,更有一番体悟;忍不住为作者精妙的文笔而拍案叫绝,更为文中所表达出的父子亲情而潸然泪下。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文章写的是1917年冬,因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至徐州,和父亲一道回乡奔丧,丧事办完后,父亲去南京谋事,作者返回北京上学,父子在浦口车站送别的情景。

 关于《背影》,作者曾经这样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段话将《背影》的成文因由,叙述重点和行文风格和盘道出,是理解该文的关键所在。

 《背影》,一千三百余字,篇幅短小,却具有历久弥新,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现在的散文,动辄五千多字,浩浩荡荡,似乎不写长篇,显示不出作者水平;更有部分网站和杂志对散文投稿,有不少于三千字的荒唐要求。笔者初设文坛,也曾深受折磨,无所适从,现在读《背影》,不觉汗颜不已!

 现在从艺术方面看《背影》。

 第一,构思巧妙新颖,布局凝练精美。首先,作者把描写的焦点投放在一个普通而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作者开门见山,?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他的背影?,点题的文字把读者的视线聚焦在?背影?上,留下初次的印迹。接下来,作者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地叙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失业和亏空,父子同行的因由,像戏剧的念白一样交代了事情的背景,简洁的叙述中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切气氛,为下文描写父子送别的情景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文章四次提到?背影?,却没有平均着墨,而是浓淡相宜,虚实结合。开头以?背影?点题。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这次作者用笔较重,具体细致,实中有虚。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一刹间的`?背影?,只淡淡地虚带一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就将父子不忍分离的悲酸怅惘活化了。第四次是结尾处,作者引用父亲来信的文字,道出了父亲晚年凄凉、无奈和颓唐的心境,泪眼朦胧中似乎看见了父亲的?背影?。这是幻觉,更是实情,将全篇的感情提高到极处,却又将感情的大堤一下子破开。这里?背影?的虚写与开头点题?背影?的文字遥相呼应,使得作品结构精致完美。其次,引用父亲的信,作者不是放在开头引起回忆,而是放到结尾,升华主题。真是别具匠心,体现了作者?大道至简?,?大象无形?的布局功力!

 第二,白描手法的运用,简洁有力,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作者没有静止地描写父亲的背影,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进行了立体描写。作者先描摹父亲的形态:身体肥胖,衣着臃肿,走动蹒跚,表现出父亲:丧母的悲痛,失业的疲累,恋子的深情,加重了?背影?的厚度。接着,一眼不眨地看到父亲一些列的动作。父亲步履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探下身?,?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双手攀着?,?两脚缩?,?向左微倾一连串复杂的动作,这里的背影,只留下最有典型意义的镜头,把父亲明知自己行动不便,仍坚持为儿子买橘子的爱子深情叙写了出来,也把?我?的心里变化表现了出来,更是引起了读者感情上的***鸣。

 第三,语言质朴凝练。《背影》用词朴实,简洁,口语化。全篇写实,却详略得当,用字惜墨如金。写父亲失业,用?差事也?交卸?了?、?赋闲?来表达,既得体地照顾了父亲的面子,又叙写了生活的无奈。朋友相约游逛,因心境不佳,?勾留?了一日。?说定?不送我,?再三叮嘱?茶房,?甚是仔细?,偏偏?终于?不放心。看似重复的两句:?踌躇了一会儿?,也是极力地写父亲因为事忙,却怕?熟识?的茶房相送不?妥帖?,表达了父亲此时此刻复杂的心境。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讲价钱,连着两个?忙着?,表现了父亲事无巨细,一颗心全在儿子身上。父亲送我上了车,?嘱我?,又?嘱托?茶房,看似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却体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切。父亲的话全文只有六句,却话短情长,充分地表达了主题。

 第四,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恩,作者通篇文字是通过追叙的方式表达的,文中两次自责:?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用自己的幼稚反衬父亲的伟大。?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哎!我不知何时能再能与他相见!?既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和眷念,又体现了作者对恶劣的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

 再从表达感情上看。

 年轻时,自以为已经长大,体会不出人生的艰难,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父亲讲话不大漂亮,看事情没有自己深刻,心里暗笑父亲的?迂?,明明流泪了,却赶紧拭干了泪,怕父亲看见,关键?也怕别人看见?。所有这些现象,也曾经表现在笔者的身上,所以重读《背景》,不由感叹作者对人性把握的深刻。作者没有夸张的语言写父亲怎么关心自己,怎么爱护自己,也没有长篇累牍地写自己对父亲的感恩和思念,文字俭省到了极点,可作者以真情写真情,以实事写实情,结构合理,层层深入就引起了读者的***鸣。不到一定的年龄,缺乏人生的历练,对长辈所作所为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情由衷发,同频率才能同感受,中年时再读《背影》,笔者不由得潸然泪下!

 总之,《背影》是?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值得我们不断咀嚼,不断学习的最美的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