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的教育

建国前,“工合”双石铺事务所在工合小学内附设幼稚园,招收3~5岁幼儿入园。除此,地方无幼儿教育场所。

建国后,1952年双石铺小学附设幼儿班,招收4~6岁儿童23名入学。1958年,成立机关托儿所,双石铺小学幼儿班遂停。当时,农村正建人民公社,为解决妇女拖累,提倡群众办园,民办幼、托事业遂迅速发展。是年底,全县城乡***办幼儿园、托儿所185所,入园、入托儿童2615人。随着农村公***食堂解散,集体幼托园、所逐渐停办。1962年,全县仅公办幼儿园1所,列入学校计划,开设拼音、计算、识字等课目。

1971年,在原县级机关托儿所基础上,筹建幼儿园,1973年建成。是年招收5~6岁幼儿47名,设一个班,后逐年招生。

70年代“三线”厂矿迁入,幼托园所又有发展。园内分大、中、小班。大班5~6岁、中班4~5岁、小班3~4岁,国家逐年分配幼师毕业生任教。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幼教工作列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新建路小学、双石铺小学及各乡(镇)中心小学,附设学前班,至1985年全县有21所小学设有学前班。1988年,县级机关幼儿园改为双石铺幼儿园,移交文教局管理。 民国初年,县城有一所高等小学堂,乡镇无官办学校,多数村庄仍以私塾为主。一些热心教育人士,出资兴办起几所私立小学。后,政府推行国民教育制度,县城和一些大的乡镇逐渐办起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民国30年(1941),教育部规定各乡镇设中心国民小学,保设保国民小学。凤州、双石铺两所完全小学改为中心国民小学;留凤关、唐藏、草凉驿、河口、靖口关等初级小学扩充为中心国民学校。到1949年上半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小学7所、保国民小学54所。

建国初,成立校产保管委员会,先后对唐藏、黄牛铺、双石铺等完全小学校舍产进行清理登记,对凤州、黄牛铺完全小学校作了维修,并在县城凤州举办了教师学习班。1950年全县有5所完全小学(25个班,学生863人)和37所初级小学(43个班,学生1139人)开学上课。

1958年后,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全县民办小学发展到163所,公办小学20所。至1960年,有公办小学167所,入学学生9017人;民办小学88所,学生197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4%。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精减教职员工46人,学校并转减少14.5%,班级合并减少14.3%。其中:公办转民办15所,公、民合办14所,在校学生5784人,入学率为74.8%。

1964年,试办耕读小学14所,入学儿童467人。教学办法采取农忙少学、大忙放假、农闲多学,全年学时7个月。1966年瓦房坝、温江寺、岩湾、坪坎4所初级小学升格为完全小学。新设三岔、温江寺、瓦房坝、岩湾、坪坎5个辅导区。

“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民办小学停办,耕读小学解体,教师队伍削弱,学生造反、串联,学校秩序混乱。社办、队办小学自行开设初中班,教育质量下降。

1976年后,撤销杨河、草店、红花铺、阴湾、南星5校初中班;平木、留凤关、黄牛铺、凤州4所学校实行中、小学分设,建立公社(镇)中心小学,取消辅导区。1983年开始普及初等教育,全县15个乡镇都有一所中心小学。1985年10月,经省、市检查验收,颁发了“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并被评为“普教”先进县。是年底,全县有小学143所,教学点94个,在校学生14453人,教职工855人。7~11周岁学龄儿童8699人,入学8569人,入学率98.5%。

1989年,全面开展普及6年制义务教育,平木、岩湾、红光、龙口、黄牛铺完成普及6年制义务教育,经宝鸡市验收合格。年末全县有小学142所,其中:县镇小学15所,厂矿小学9所,农村小学118所。是年毕业学生961人,其中县镇337人,农村624人;在校学生12135人,其中县镇4148人,农村7987人。 民国31年(1942)前,凤县无普通中学。家境富裕的小学毕业生,赴汉中、西安等地上中学。31年(1942),县长刘汉治与地方热心教育人士黄锡九、朱致和等筹措资金,组织建校委员会,利用凤州城内孔庙旧址修建校舍,创建县立初级中学。32年(1943)秋,校舍落成,招生开学。至38年(1949)每年均为3个年级3个班,学生百余人,女生很少。34年(1945),为培养小学师资,在校内增设简易师范班,食宿公费。从此学生大增,多时达260多人,教师多聘请外地人士。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接管该校,更名凤县初级中学。1950年3月开学,招收新生41人,加上复习学生***91人。分3个年级3个班,教师12人。1954年春,校址由凤州迁往双石铺傅家砭。1958年,更名凤县中学,增设高中。是年秋,招收首届高中生27名。1960年,全县有初、高中在校学生571人,是1950年的6.2倍。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缩减学生,下放教师。1962年,有中学生347人,教职工28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

1965年,凤县中学有初中6班,364名学生,高中3班,118名学生。是年在桑园成立农业中学,设农技班一个,学生48人。

1966年春,黄牛铺小学、留凤关小学增设农中班,各招生一班。秋,成立河口初级中学,招生一班。是年凤县中学附设简师班,学制两年,由生产队保送政治思想好,家庭成分好,具有高小文化程度,年龄25周岁以下回乡青年或复转军人入学,毕业后,回乡担任耕读小学教师。

1967年,唐藏、平木两公社办初级中学。1968年秋,桑园农中停办,改收两个初中班。于1969年附设于凤州、龙口小学各一班。是年,全县有1所完全中学,7所初级中学。

1970年中学发展到16所,其中初中11所,高中5所。县境内中央部、省属厂矿也先后办起中学。1975年,全县中学发展到25所,其中初中15所,学生3445人,高中10所,学生1167人。

此期间,由于中学过多,出现师资不足,遂抽调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教高中。加之1970年后,初、高中学制由6年改为4年,并废除以考试成绩决定升留级制度,采取推荐升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1977年,改革招生制度,恢复升学考试。翌年,凤县中学被列为宝鸡市重点中学之一。时全县有中学31所,其中初中18所,学生5126人,高中13所,学生2377人,有教职工563人。

1983年,留凤关中学高中部并入凤县中学。9月,改凤州中学高中部为凤州职业中学(属高中)。1988年,龙口学校初中班与凤州初级中学合并。至1989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0所,其中县镇11所,在校学生2574人,农村9所,在校学生1668人。是年全县有初中毕业学生1689人,高中毕业学生288人。 民国时期,凤县文化落后,文盲众多。民国26年(1937),凤州小学曾开办青、少年短期扫盲班,不久即停。民国28~31年(1939~1942),全县各学校都先后附设民校,还办有妇女班。王鸣霜任县长期间(1937~1940年)对民众教育较为重视,其妻耿冰秋亲自任扫盲教师,耐心教课,一度掀起妇女学文化热潮。当时每期毕业生达四五十人,其识字、写字和作文能力超过初小毕业水平。

建国后,1950年县设冬学委员会,下设扫盲办公室,区设扫盲专干。“文化大革命”中,扫盲机构撤销。1979年12月,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设办公室。1985年办公室有工作人员7人。1989年有工作人员5人。

1950~1966年,主要靠冬学进行扫盲。冬学以学校和社会机关为基点。学校少或无学校的地方,组织群众自办冬学;有初小、完小的地方设扫盲班,扫盲教师由学校教师义务担任,扫盲对象自带凳子、油灯,课本有自编和省编两种,识3000字为脱盲。1951年,全县7个区176个行政村成立冬学227所,学员9298名,其中8~13岁1266人,14~25岁3646人,26~45岁3703人,46岁以上683人,有348名教师或社会人士任冬学教师。

1953年大规模推行“速成识字法”,全县组建4个识字班,有学员188名;135个冬学,有学员2480名;5所民校,有学员83名,231名专兼职教师投入扫盲。经过学习,大多数学员摘掉文盲帽子。以后遂把扫盲纳入正常活动,坚持常年学习。按照“做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因地因时因人施教,并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和农闲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的办法,组织群众坚持学习。当时的初级社、高级社以及人民公社化后的生产队记工员、保管员、会计、出纳等,大都由脱盲人员担任。

1961年前后,自然灾害频繁,国家困难,群众忙于生产自救,扫盲工作停顿。1963年后,随着国民经济好转,业余扫盲教育又加快步伐,至1966年,全县扫盲对象19800人中,已有3300人脱盲。

“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工作停顿,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扫盲工作恢复。

1979~1989年,在继续扫盲的同时,引导群众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1980年,县组织工作组赴15个乡(镇)开展扫盲工作。当年***扫除文盲3145人,青壮年脱盲率达89%,少年脱盲率达96%。1989年扫除文盲、半文盲24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