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的产生和发展是怎样的?

词最初产生于民间,确切时间已不可考。不过,近代以来发现的一百六十多首敦煌曲子词,大多是从盛唐到五代时的;而文人词历来又以相传是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萧声咽)为最早,据此推断,词应当起源于盛唐之前。大约是中唐以后,词逐渐5;起文人的注意,创作者渐多。经过五代时的发展完善,到了宋代,产生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词作家和脸炙人口的词作品,词遂成为宋代的典型文学样式,博得与“唐诗”并称的美名。

词的产生和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也适应着社会发展的新的需求。唐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繁荣的商业城市,也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为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要,因而兴起多种说、唱、表演的新形式。其中,合着乐曲演唱新词,就是市民们喜爱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乐工歌女们起初用一些文人创作的格律诗来人乐演唱,但格律诗字句严整,有时不能很好地配合乐曲的疾徐短长,于是民间的乐工歌女,还有一些落魄文人,就自己动手写作一些配合乐律的长短歌词,这样,词也就产生了。因此,词的兴起,可以说是两汉以后诗和乐彻底分离之后,在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实现的一次回归。直到南宋末年,由于种种原因,词才脱离了对音乐的依附状况,实质上成为格律诗的一种。

为着谐乐演唱的目的,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制特点。例如,诗总是有诗题的,而且诗题大体总是与诗的内容有某种关系。然而词却没有词题,有的只是表明乐调的词牌。因为词最初总是要依谱填写,并合谱演唱的,标明这些不同乐调名称的,便是词牌。对于词而言,这是比概括内容的题目更重要的。又如,两汉以后与音乐分离的诗歌,无论或长或短,通常总是自成起始,一段到底。而词大多分段的,有双调、三叠、四叠等,尤以分为上下两阙的双调最为常见。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利用乐律的回旋往复,造成“浅斟低唱”、“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此外,词押韵的句子间隔比诗灵活,用韵也比诗粗泛些,对仗没有硬性的规定,但对平仄的要求却比诗更严格,这些体制方面的特点多少也都与词的音乐表演特点相关。

和词一样,曲最早也是在民间流行,它产生于宋词式微之际。宋词作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曾经在两宋时期盛极一时。但自从众多文人加人到词的创作之中后,一方面固然提高了词的艺术价值,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词因为日趋高雅,而日渐失去其原有的群众基础。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许多词调逐渐失传,不复可歌可唱,更是成为只能供少数文人学士把玩之物,于是逐渐走向僵化。恰在此时,北方的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日渐强盛,并先后建立起金、元政权。随着他们的南侵,原本流行于他们居住的北方地区的一种新的乐曲,逐渐引起中原人民的兴趣,并试图创作新的长短句歌词来与之配合演唱,这样,元曲也就产生了。南宋时期,在民间曾配合着南方乐曲的特点,产生过一种“南曲”。南曲虽然在宋代未成气候,但在明代却勃兴一时,文学史上为与南曲区别,于是又把元曲称为“北曲”。

传统上所谓元曲,实质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文体:一是所谓“散曲”,即一种可配乐演唱的长短句,又分为小令和散曲,属于诗歌的体式;另一种以曲词为主,但有说白,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动作,类似后代的戏剧,因此又称为剧曲,或称杂剧。其实,无论散曲还是剧曲,皆萌发于辽、金时代,然而却以“元曲”名之,这是因为元代奉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客观上倒促进了曲的繁荣昌盛。

元朝一统天下后肥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汉人和南人本就处于被歧视和迫害的境地。加之元代初年统治者不懂得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在几十年间停止了科举考试。广大汉族儒生们仕进无门,又别无他能,于是大批参加到元曲的创作之中。他们的抑郁不平激发了创作的热情,他们的困苦生活提供了创作的素材,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为提高元曲的艺术质量提供了保障,因此元曲的创作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遂成为代表时代的文学样式。但到了元朝后期,由于科举制度的恢复,许多文人学士复又钻研举业,致力于元曲创作的人数大为减少,作品的艺术性也大大降低,此后元曲中的杂剧逐渐为南曲中剧曲代替。到了明代,南曲中的剧曲形式《传奇》更是风靡全国。

曲与诗词在体制上的最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词总是隔句押韵,而曲则句句押韵,韵脚则可平仄通押。如《秋思》,“鸦”、“家”、“马”、“下”、“涯”五字是韵脚,其中“马”、“下”属仄声韵。二是多用衬字,而且所用衬字大多带有北方民族的语言特色,这是讲格律的诗词中绝不会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