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咏古木卢纶翻译

《山中咏古木》山中咏古木卢纶翻译如下:

高大的树木已经冷落,夜雨又秋风。坠叶鸣丛生竹,斜根拥有断蓬。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这里什么人到,云门离开也通。

《山中咏古木》是由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是北魏济州刺史、光禄大夫卢尚之的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山中咏古木》原文是: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

《山中咏古木》作品赏析:

《山中咏古木》是一首五言古诗,以古木为题,借古木抒发作者的情感。在这首诗中,卢纶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他对古木的敬畏和赞美。卢纶通过对古木的外在特征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古木的古老和坚韧。

他写道:山中山谷多古木,人到山中见古木。高可三十丈,大可百围身。他用简洁明了的诗句,把古木的高大和粗壮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卢纶开始对古木进行内在气质的刻画。在诗中他写道:枝叶拂天虽有春,霜雪满面无花发。这些诗句表达了古木虽然有繁茂的枝叶,但因经年累月,已经饱经风霜,不再有花朵绽放。这种描绘,使古木的形象更加深沉、庄严。

卢纶进一步深化了古木的象征意义。此木能为人蔽日,又何求于斧斤?这句诗表明了古木为人遮蔽阳光,象征着古老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斧斤是人类用来砍伐树木的工具,但这种古木却能经受住斧斤的考验,表达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

卢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古木人性化的情感。自当垂阴肯容牛马,不为行远使人跻攀。这些诗句既表现了古木的大度和宽容,也揭示了古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描写手法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古木的情感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