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舫子的解析

《题舫子》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作。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景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归隐以后的生活场景,刻画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全诗笔力高妙,内容简洁,字句虽少,容量极大,展现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构建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这首诗以作者对江边景色的喜爱为出发点,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爱此江边好”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江边景色的喜爱之情。而“留连至日斜”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沉醉和舍不得离去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通过描绘作者躺在黄牛吃过的草地上睡觉,坐在白鸥聚集的沙滩上欣赏风景,展现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和放松的状态。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它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被誉为宋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

王安石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宋仁宗末年,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但未被采纳。

宋神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继续阐述变法主张,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升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制定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改革,并积极促成熙河开边。变法初期,神宗对王安石言听计从。然而在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导致反对者声势颇大,且变法派内部也出现分裂。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罢相。

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因君臣间在变法上的分歧而罢相,出判江宁。累封为荆国公。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