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雁塔这首诗反应了什么思想

《有关大雁塔》是新生代作家韩东的成名作之一,对于它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拟从内容方面对它进行新的赏析。 关键词: 《有关大雁塔》 内容 赏析 《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成 名作之一,对这首诗歌的解读早 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下 面我想从诗歌的内容方面对它作 一个新的诠释。 首先,诗人的一句问话,嘲 笑了人类的自以为是。我们常常 认为自己能对客观存在的大自 然,一切外在于自身的事物都能 有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在这种了 解与把握中,我们掌握了事物的 本质和客观规律,从而我们将把 握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操 纵这个世界,让世界的一切都围 绕着人类而运转——这就是人类 主体的自大狂!韩东在这里对H 常习焉不察的东西进行了发人深 省的提问: “有关大雁塔,我们 又能知道些什么”?在这句诗中, 表明了诗人对上述自信主体的一 种反诘:对于外在于我们的“大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呢?我们对于它的一切理解都是 人类自己强加的,我们只不过在 “大雁塔”这个客体上理解了我 们自己。而真正的“大雁塔” ——这个静静地矗立的庞然大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与“大雁塔”始终是两种不 同的存在,我们彼此永远不能进 入对方。“大雁塔”只是用它的 无言与沉默来表示它的拒绝与排 斥和一种不可解读的轻蔑!不只 是“大雁塔”如此,所有的事物 之间、主体之间、主客之间,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诗人在 这里对人类能力的极限与边界表 现了一种清醒的自觉认识与反 118 但是,“有很多人从远方赶 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 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千里迢迢来 登这个大雁塔。他们心目中的大 雁塔已经不是大雁塔的本身,而 是一种象征,一种无意识的文化 符号,一个每个人心目中潜在欲 望的代替物。他们并不了解大雁 塔,他们了解的大雁塔是书本上 的传奇,是图片上的风景。他们 来到这里,是“为了爬上去,做 一次英雄”。登上大雁塔可以使 他们有一种英雄的幻觉,并且让 这种英雄的欲望得到满足!人类 需要一个个替代物的出现来宣泄 他们潜在的欲望要求,大雁塔成 了他们的自慰道具。诗人在这里 是一种冷笑式的讽刺,不远千里 的奔波只是一次欲望的满足,这 就足够荒谬!但更荒谬、更龌龊 的可能是“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这简直就是欲壑难 填,贪得无厌!更妙的是一个 “做”字,显示出了一种人生的 程式化表演,一种有意识的自我 欺骗,一种装模作样的假扮!而 大雁塔本身成了一个被蹂躏的对 象,一个被猥亵的客体,它的尊 严何在? 诗人嘲笑的是“那些不得意 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可能 还有其他的人们,是否诗人就认 为这样的两种人特别不适合来登 大雁塔呢?这要联系中国的登临 怀古传统来说了。陈子昂的千古 奇作《登幽州台哥铹就是人生失 意之时的感慨: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怆然而涕下f’’可以说自此开辟 了一个诗歌登临怀古的传统。登 高临远,极目远眺,锈迹班驳的 过去、前途未卜的未来、惨淡淋 漓的现实一起奔涌进诗人主体廓 大的胸襟。一种天地之间孤独寂 寞之苦,一种世界、国家、主体 的责任之感自然会使得诗人笔走 龙蛇,一抒壮志豪情。但在韩东 看来,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 些发福的人们”,根本不是来发 思古之幽情,他们不是登临高峰 后自然而然地触景生情,而是先 想做一回“英雄”——不远千 里,跋山涉水,然后登上大雁 塔!诗人在这里不仅嘲笑了陈子 昂以及其后一些诗人的失意,更 嘲笑了这种诗歌传统以及古往 今来的那种酸腐的登临怀古之 “发福”一般是人到中年后的身体横向发展,把这种横向发 展说成“发福”,还暗示着人到 中年之时的事业成功,百事如 意。“那些发福的人们”相对于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在精神气 势上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 尽长安花。从生理上来说,发福 就是肥胖,发福意味着臃肿,意 味着不协调、笨重,是身体机能 已经失去了灵活性的表现。在动 物界中,发福可能就意味着死 亡,意味着在适者生存的竞争中 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所以说敏捷 的躯干、健壮的体魄是动物的生 存本钱。在文学语言中发福恐怕 不只是这么简单,身体上的脂肪 万方数据 文学援育柏12增多,可能恰恰是精神上的苍白 与废墟。这样的词语在汉语中很 多,例如:脑满肠肥、心宽体胖 ……而因为思虑的增多导致瘦弱 的诗句更是很多,最出名的恐怕 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饮无适度、食无节制, 导致身体发福,这可能恰是暴发 户的行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租界里,曾流传一个笑话, 如何看那些殖民者在自己本国是 否是高贵血统,是否是上层精 英,就看他们来到中国几年后是 否发福,发福者即为暴发户,不 发福者大致就是贵族血统。因为 暴发户由穷到富后,最先满足的 是口腹之欲,以至发福臃肿!李 自成占领北京后,不也是念念不 忘饺子盛宴吗?诗人在对这种暴 发户般的发福者的精神加以讥笑 的同时也给人们描绘了一场闹 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