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迷宫的具体资料

无独有偶,西方古典中同样有所谓迷宫(Labyrinth),如克里特岛迷宫、埃及迷宫、萨摩斯岛迷宫、意大利迷宫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克里特岛迷宫。本书标题所指就是这一座迷宫。在传说中,这座迷宫是代达罗斯(Daedalus)为克里特岛国王弥诺斯(Minos)所建,怪物弥诺陶诺斯(Minotaurus)就囚禁在这里。英雄忒修斯(Theseus)杀死弥诺陶诺斯之后,被困迷宫。深爱忒修斯的弥诺斯国王之女阿莉阿德尼(Ariadne)给他一个线团,线团的另一端就拴在迷宫门口。正是靠着这个线团的导引,忒修斯顺利地走出了迷宫。在现代西方语言中,Labyrinth从建筑物歧道回环曲折繁复的本义,引伸指错综复杂的关系、混乱的状态以及繁复的议论。[9] 本书专门讨论中西诗歌中对于情感欲望的表达,面对的正是一堆错综复杂的关系、曲折繁复的歧道路径,弄不好就会治丝欲棼。令人佩服的是,作者仿佛手里握着阿莉阿德尼的线团(Clew of Ariadne),成功地穿过纷繁曲折的歧路,到达迷宫的大门。

在我看来,作者手中所握的这个线团就是中西诗歌中的隐喻。当然,这是指是广义的隐喻。隐喻往往通过典故来表现,它也不仅是一种词语、一种意象,更是凝聚文化和文学的丰富内涵的一种言说习惯和表达方式。一般地说,典故使用是最常见的一种隐喻方式。典故使用与主题表达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有时候,典故隐含着主题并且是主题的潜在形式,而主题则是典故的发散揭露或者凝聚升华。无疑,迷楼和迷宫就是贯穿全书的两个最重要的典故隐喻,上文对这两个典故作了较为详细的解剖分析,其意盖在于此。宇文所安不仅通过这两个典故来隐喻全书中心论题,而且仿照这两个隐喻意象来架设全书的结构框架。这座迷楼或迷宫又宛如一座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国的和历代的珍奇作品,从《伊利亚德》、《陌上桑》、到白居易、苏东坡、里尔克、聂鲁达,从《庄子》、《礼记》到康德、尼采,杂然前陈,炫目缤纷。在论述过程中,作者有时像一位导游或博物馆讲解员,有时则像一位当代忒修斯。他导引读者游览这座迷楼或迷宫,他带领我们巡历中外古今诗学回廊。他逶迤走来,移步换景。他娓娓而谈,如数家珍。不管古代当代,东方西方,这些表现情感欲望的表现都有其类同性,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他使我们看到***同的情感结构:引诱与拒绝,似推还就;希望与失望,似喜还悲;暴露与掩盖,欲开还闭;替代与逃避,似去还来;犹如当年迷宫或迷楼,高低冥迷,回环曲折,让人迷离恍惚,而又流连忘返。征引富博,好像指点宫室门墙;出入中西古今,如同穿越千门万户;总之,这是一部别出心裁的比较诗学论著,也是一部精美的诗学迷楼和迷宫。

古代人们用来称呼那些有曲折复杂的路径而且难以找到出口的宫殿的名称。传说崐有

四座迷宫:一是克里特岛迷宫;二埃及迷宫,内有3000个房间;三是萨摩斯岛迷崐宫,

系波吕克剌忒斯下令兴建的;四是意大利迷宫,大概是批埃特鲁里亚国王波塞崐那的陵

墓。其中以克里特岛的迷宫最为著名。传说无里特岛轰轰烈烈弥诺斯的妻子崐与一头雄

牛生了一头半牛半人的怪物弥诺陶洛斯,为了遮丑,国王命令古希腊著名崐建筑师,巧

匠代达罗斯建造了这座迷宫。这座迷宫结构极度春复杂,独具匠心,有崐许多出入口,

径道错综曲折。在现代汉语中Labyrintn这个词不仅批崎岖回环的建筑

物,而且还批事情的错综复杂等。

科学家一般认为,迷宫是这样一种地方:弯弯曲曲的通道,用一堵堵墙隔开。人们在这里举行仪式、跳舞和表演。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迷宫比神话里的迷宫要晚得多,它建于公元前约1600年的迈锡尼时期,在克里特首都的一座王宫里。它与在希腊的皮洛斯找到的公元前12世纪画在粘土板上的迷宫很相似。

这块粘土板的故事是这样的:特洛伊市的一座王宫的门后坐着一位侍臣。他的任务是在粘土板上登记臣民进贡的山羊数目及进贡者的姓名。进贡者离去后,他无事可做,便把粘土板翻过来,在上面勾画迷宫。就是这么一块粘土板在地下躺了大约3200年,竟奇迹般地完整保存到今天。

人们认为迷宫里的墙壁具有魔力:在迷宫里转一圈,能给田地带来好收成,没有儿女的能生孩子,总之能心想事成、所以过去人们常在迷宫里举行成年仪式。有些民族甚至认为迷宫有助产的魔力,例如在印度北方的一些地方,人们用画有迷宫的青铜盘盛水让产妇喝。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十八九世纪。

考古学家在斯堪的纳维亚发现一座用石头砌成的跟人一样高的迷宫,取名“特洛伊堡垒”。一条独具匠心的小路通往中心广场。那里有一个姑娘在等待着心上人,而心上人穿过错综复杂的小路,跳着舞向姑娘靠近。

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时期,许多民族入侵迈锡尼的希腊,城市和城堡遭到破坏,传统丧失殆尽,迷宫的魔力似乎削弱。

但是,对传统的忽视并没有减少人们对迷宫的兴趣。在公元前的第一个千年里,这种兴趣不断扩大,从地中海蔓延到叙利亚,再到东方各国——今天的阿富汗、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不久又在西方扩散开来:西班牙、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和罗斯。

到罗马时期,迷宫图案成为装饰品的首选。在贵族的豪宅里,前厅和餐厅装饰着迷宫拼花图案。这些几何图案的中心通常是古代神话中的景象:忒修斯和被杀死的弥诺陶洛斯。当时的人们更关心的似乎只是图案形式,有时并不在乎他们的“迷宫”有错——既进不去,也出不来。

到了基督教时期,迷宫的神圣力量又回来了。人的整个生命如同一座迷宫,而这座迷宫的中心是人生的转折点。只有通过艰难曲折的朝圣之路,才能告别罪恶的生活,到达迷宫的中心,在那里找到人生的目的。

中世纪初期用来装潢手稿的小图案中,迷宫的形状有了变化,司祭奥特弗里德·魏谢布尔格斯基让构成迷宫图案的线路形成一个基督教的十字架,由此产生了五花八门的哥特式迷宫。这些迷宫的图案往往用来装饰大教堂的入口处。例如,沙特尔大教堂就称得上是一座迷宫。要想进到教堂的中心,要拐28个弯——跟太阴月的天数一样。

中世纪的英国流行草坪迷宫,也就是把草坪栽种成迷宫的样式。不难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案。年轻人喜欢来这里散步;手艺人行会在这里搞节庆活动;逢宗教庆典,市民们也常来这里。直到今天还有几十座这样的迷宫供旅游者参观。南威尔士就有一座很古老的迷宫保存了下来,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1800年。

德国也有3座类似的迷宫:在汉诺威的一座叫“车轮”。还有两座是瑞典的士兵在30年战争(1618~1648年)期间建造的,一座在瑙姆堡以北,叫“瑞典轮”;还有一座在格赖琴,叫“瑞典割草场”。

在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和俄罗斯,有500多座古老的迷宫。这些迷宫是用小圆石和巨砾建成的,叫北方“特洛伊堡垒”。多数迷宫的直径有7~18米不等,许多都是只有一个入口的克里特式迷宫,只有个别的波罗的海型迷宫有两个入口。根据覆盖在石头上的地衣来判断,所有这些迷宫都建于13~17世纪之间。它们的用途至今不为人知,也许用于祭祀,也许不是。因为那时欧洲已经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找到了拯救自己的路。

/academic/ccs/duihua15%2Dmilou%2Ehtm&p=9d6ecb16d9c04af919bd9b7f0b509f&user=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