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卖字画的诗句
因为历史上的唐寅(字伯虎)是一个失意少年,命运坎坷,他被老婆抛弃、被体制排排挤,靠卖画为生,最后落魄而死。
虽然绘画上与沈周、文徵? 明、仇英并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自称“江南第一次才子”;然而在张廷玉编撰的《明史·文苑》中所列出的明朝五十多位名士中,唐伯虎仅仅排行倒数十六,可见当时人对他的评价,并不如现在的评价这么高。
中小学历史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以及世界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起到启蒙的作用。中国历史上优秀的人物太多了,明朝时期的唐伯虎显然起不到这个作用,因此中小学历史教材上没提及。
影视剧中的唐伯虎提到唐伯虎就不得不提到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塑造的形象,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了解唐伯虎就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的。以至于现在对于大众来说,唐伯虎的“江南第一才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可以说是明朝最著名的网红了。在星爷的演绎下,唐伯虎是典型的高富帅,风流不羁,名气冠江南,撩妹手段一流,最终凭借自己的机智和才华,抱得美人归。
除了文采风流之外,他还创立唐家霸王枪,含笑半步颠,还我漂漂拳,以及如来神掌和龟波动,让人难免觉得唐伯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
正因为如此,使得大多数人对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有误解。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在影视剧中,唐伯虎要了九个老婆,但是据有关史学专家考证,唐伯虎娶的并非秋香,所以没有“点秋香”的轶事。唐寅一生***有三位妻子,十九岁时娶徐氏,但在他大约二十四岁的时候病逝。后来可能又娶一女但因科举舞弊案而离他而去。娶沈氏,或名九娘,传十、十传百之下变成唐伯虎娶了九个妾。而秋香根本不是华府的俏婢女,而是南京一名颇有名气的青楼妓女,命途坎坷,与她有关系的是一 个叫做陈元超的书生。除了影视剧的演绎之外,历史上的唐伯虎还画得一手精美的春宫画, 深受当时的达官贵人喜爱。他之所以被后人演绎出无数风流故事,应该与他创作的大量春宫画有关。
一、出生末流的学霸,二十四岁遭受命运最大重击唐伯虎(1470年—1524年),名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直隶吴县人,吴中四财子之一,自称“江南第一才子”,明四家之一。
唐伯虎的父亲是位经营餐馆的商人,这样的职业无法带来高尚的社会地位,但显然物质并不匮乏,也使得他在一开始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之后唐伯虎受到文林(另外一位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的父亲)的教导,文林把年轻的唐伯虎介绍给苏州的士绅和文人社会,因此结识了沈周、吴宽和大书法家祝允明。他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大部分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饮酒狎妓上。
《明史》日:少年伯虎,恃才傲物,纵酒张扬,人称孺子狂童。然而在1493年到1494年短短两年间, 唐伯虎接连失去了父母、子和钟爱的妹妹。(当时的唐伯虎年仅24岁)后来在好友祝枝山和文征明的好说歹说之下,终于走出人生困境,在29水这一年重整旗鼓,娶了第二任老婆,从此变得较为收敛且开始远离诱感,转而一心准备科举考试。
1498年, 唐寅在南京的乡试中,考中举人第一名解元(也就是江南大区的第一,相当于半个状元)。
他的好友文征明在他进京考试的时候,就劝过他:“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翻译过来就是,以伯虎你的才华,拿下解元不难。但是你为人轻浮,恐怕难成大器,还希望你以后低调一些,不要惹祸上身。
可也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唐伯虎终究是没能听进去好朋友的逆耳忠言。在进京赶考的时候,与有钱的花花公子徐经(徐霞客祖父)前往北京参加会试,这是当时最重要的考试,主考官本来属意唐伯虎为第一, 然而他和徐经却涉嫌事先从主考官处得知考题,在严刑逼供之下,徐经终于承认事先贿赂了考官的仆人,尽管唐寅可能是无辜的,他只是遭人嫉妒而被牵连,但是却在泄题案的疑云下回到了苏州,从此无意仕进。回到家乡,第二任妻子因为他太穷扔下孩子跑了,周围亲友看他的眼光也变得复杂。一时之间,唐伯虎又从云端跌回了地面。套用星爷的一句话就是: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
二、为了生计,卖画为生返回苏州之后,唐伯虎恢复了旧日纵情饮酒以及颓废的生活,同时开始作画以维持生计,他早年曾经跟随沈周习画; 1500年开始正式拜周臣为师。及至1505年,他已经声名大噪,并且有能力在苏州附近的桃花坞构筑别业。在“桃花庵”里,唐伯虎颇感到一些惬意,他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这是落寞才子的自遣之作,又何尝不是在极度失望愁苦之下的自我安慰呢?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看不穿的是什么?我想就是唐伯虎内心极度愁苦又极力想逃避痛苦的心境吧!他晚年的人生太悲凉,悲凉到他无法放下,却又时刻想放下。
三、为了活命,装疯卖傻正德年间,唐寅迫于生计,答应了宁王朱宸濠的聘请,在宁王府任职。可是后来唐伯虎渐渐地发现了宁王的种种谋反行径,他深感到一种危险,于是在正德九年装疯卖傻,迫使宁王放还了他。后来宁王起兵,被王阳明击败活捉,唐伯虎多亏当时的机智,才不至于受到牵连,从而捡回了一条性命。回家后的唐伯虎依然生活困顿,只能依然四处给人家写诗、写文章、写墓志铭以及卖字卖画为生。他的后半生,就一直在这样的孤独、困顿、落寞、悲伤之中度过,这还是你所熟知的风流倜傥的唐伯虎吗?
艺术家的人生大多是不幸的,艺术家的不幸是艺术的大幸他的生活虽不风流,甚至是十分贫困,但他却是个十足的才子,他的诗画却经过时间的涤荡而保存了下来,为人珍藏,价值不菲。
唐寅的山水画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艺术成就,第一他能打破门户之见,无论北方画派、江南画派,还是南宋的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近及沈周和周臣等名画师,他都认真学习,博采众长,革新创造、最后形成自己的画风。第二是他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从而对他的山水画创作起着重要的滋养作用。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都超过了同时代的一些画家。第三既然要靠画画为生,“卖得出去”就成了一项重要指标。相应的画中就多了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特色“务实”,体现在了大量的仕女题材作品上。
但是,由于唐伯虎主打的消费群体是小市民阶层,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注定不可能一卷千金。一旦没人买了,他就会再度陷入贫困。所以,我们经常在他的诗作中读到类似于:十朝风雨苦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这类的诗句,就是他的画没卖出去,没钱了。不管怎样,唐寅在明代的众多文人画家之中,是最靠近市民群体的一一个,因此也是特立独行的一个。他兼顾文人画和院体画两种画风,纵横捭阖之间不仅有着文人的高雅,也有融合了市民意识的淳朴。这大概就是唐伯虎为什么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喜爱的原因吧。
总结:中小学历史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以及世界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起到启蒙的作用。中国历史上优秀的人物太多了,明朝时期的唐伯虎显然起不到这个作用,因此中小学历史教材上没提及。他不是最好的,但也是谁也都替代不了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