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非洲各国运动员的表现

我可以帮你提供中国金牌运动员成长历程第29届奥运会中国金牌运动员成长历程

第1金:陈燮霞

陈燮霞的成长历程:

没有被省队选上→在八一举重队违反队规→举重生涯首次爆发→一发不可收拾→北京奥运一“举”成名。

陈燮霞1983年1月生于广东番禺。八一体工大队举重队运动员。1999年7月入伍。陈燮霞几乎集中了广东妹所有的特点,依靠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才有了她今日的成功,她的经历应验了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999年是陈燮霞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在广州市练习举重的他并没有被省队选上。1995年在广东番禺区体校开始举重训练, 教练是黎炳明。因为她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吃苦,八一举重队的教练看中了她,但她却违反了队规,队里做出决定让她脱掉军装回家。

在2006年全国冠军赛上,从没有拿过全国冠军的陈燮霞品尝了一次冠军滋味,虽然当时有许多名将没有参赛,但让陈燮霞信心倍增.2007亚锦赛,陈燮霞夺得了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亚洲冠军,破挺举世界纪录;同年在世锦赛上,一举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冠军陈燮霞以213公斤的总成绩力压杨炼获得北京奥运会门票,

2008年四月举行的全国举重锦标赛上,陈燮霞以213公斤的总成绩力压杨炼夺取冠军,这让她在出征奥运的争夺战中抢了一个先手,她也期待能帮助国人圆四年前雅典未圆的梦想。“练得不好时,我就会笑一笑,笑一笑什么都过去了。每天不管练得好不好,我都要笑一笑,心情放松一下。”

这种平和的心态有助于陈燮霞征战奥运赛场,这位四肢协调且力量均衡,肌肉强健而富有弹性,她是典型的女子力量型身材, 2007年世锦赛上的轻松夺冠,为她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的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金 庞伟

出生于1986年7月的庞伟直到 2000年上初二的时候才接触射击,当时被河北保定市业余体校选中。也许是庞伟有射击的天赋,或许许庞伟练习勤奋,他很快在河北省内的比赛开始崭露头角,并取得了省冠军,另外还夺取了全国青少年冠军。

男子手枪项目一直是中国射击队的强项,1984年许海峰手枪漫射射下中国奥运第一 金,1992年、2004年王义夫汽手枪两获金牌,然而在王义夫退役之后,中国射击队 在这个项目中后继乏人,庞伟的出色表现让他成为队里的重点的培养对象。 2006年12月多哈亚运会,庞伟再次与林忠仔和谭宗亮组合一起站在了男子团体10米 气手枪小项资格赛的赛场上,与几个月前的世锦赛相比,他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多哈亚运会参加比赛就是要抢夺冠军的心态,世锦赛则是以学习的态度去参加比赛,由于国内和国外好的运动员会很多,所以可以向他们学到很多,他自己坦言,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一名好射击运动员。这看似简单的理想其实包含艰辛的未来,因为这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汗水。

庞伟的技术比较稳重,他平时不爱多说话,但这正造就了他稳定的心理素质。他的技术很细腻,有独到之处。他是年轻队员,但他在气手枪方面很有灵气,刚刚进队两年,便夺得世锦赛冠军。多哈亚运会后,他的状态一直起起伏伏,北京奥运会开赛前,庞伟的状态终于调整到最佳,而且他控制比赛的能力也相当出色。所有这些有利因素促成了庞伟最后的“力压群雄”,以绝对实力赢得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的金牌。

第3金 郭文珺

郭文珺1997年10月进入西安市军体校,2005年12月入选陕西省队,2006年9月入选国家队,是中国女子手枪的后起之秀,在2007年先后夺得世界杯德国站的冠军和总决赛亚军。

1984年出生的郭文珺,属鼠,中学时在西光中学就读,在她十三岁那年进入了西安市军体校,开始练习射击,当时入选的孩子一***有十三名。

与很多年少成名的射击运动员相比,射击天赋极高的郭文珺属于大器晚成型。1998年~2003年西安市业余军体校(业余、专业)射击训练;教练员黄彦华 2005年,郭文珺回到西安市体校继续她的运动员生活。幸亏当初她作出这个决定,否则中国奥运冠军榜就少了一名射手。当年12月,命运女神开始垂青这名成长坎坷的少女,当时陕西省专业队借用郭文珺去打比赛,这给了她展示的机会。二00五年,当她二十一岁时,才入选陕西省射击队。

2006年4月,郭文珺夺得全国冠军,在当年9月的亚运会选拔赛气手枪比赛中,她的表现异常稳定,风头甚至盖过了奥运冠军陶璐娜,自此在国家队有了一席之地。国家队总教练王义夫曾说过“这个西安丫头不简单”,并把郭文珺定为“可造之才”。

郭文珺没有让人失望。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首次出战国际大赛的她就夺得一枚气手枪团体金牌和一枚个人银牌,2007年,她又摘下世界杯金牌和世界杯总决赛银牌。2008年,她更是连续射落3站世界杯分站赛金牌,一直打到奥运会。

第4金(1)郭晶晶(2)吴敏霞

(1)郭晶晶

二十年间,郭晶晶从一个怕水的孩子,成长为中国跳水明星中的明星,在参加的奥运会上总***夺得4金2银的成绩使之成为世界女子跳水“第一人”,成就了一段中国体育史上的传奇。

郭晶晶是现任河北跳水队主教练李芳的第一批队员。 郭晶晶的跳水生涯是从学游泳开始的。与一些优秀跳水运动员曾学过体操等不同,郭晶晶在接触跳水之前没有进行过任何体育训练。跳水运动是一项需要胆量的运动,站在10米高的跳台上,一般人别说做动作,光是往下一看就会头晕。

在训练中,李芳每天都要给她吃小灶,用多种方法训练她的胆量,渐渐郭晶晶对跳水有些感兴趣了,这才开始教她跳水,抓基本功训练。在两个人的努力下,郭晶晶从不会游泳到健将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三年时间,1000多个艰苦的日日夜夜,郭晶晶没有放过一天假,每天都要进行几百次的陆上、水上动作练习。运动量一大,以前受伤的脚腕出现了炎症,疼痛难忍,但她却没有因此耽误一天的训练,她常常是哭着顶下一堂课来。有时,实在太疼了,就打一针封闭,再接着练。

2004年8月14日,雅典奥运会开赛第一天,郭晶晶与队友吴敏霞合作,力压俄罗斯的伊莲娜/帕卡琳娜,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首枚跳水金牌,也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圆了多年的梦想。郭晶晶果然非常平静,一脸微笑,滴泪未掉。 08年以绝对实力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两枚金牌。

(2)吴敏霞

吴敏霞5岁那年,舞蹈班与跳水队同时向她发来邀请。最后,父母替她做主:跳水。原因很简单,练跳水的上海游泳馆离她家更近些。于是,一个梦就这样开始了……

个子大而不胖不瘦,罕见的跳水身材,比赛中对板的控制以及心理稳定还有待提高,性格开朗,脾气犟,有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

1991年在上海市第二跳水学校接受训练,教练是袁连英。1995年进入上海市队接受专业训练,教练是史惠国。1998年入选国家队,教练是吴国村、王敏。2001年国家队教练换为叶锋。2002年到现在在国家队的教练是刘恒林。

2001年福冈游泳世锦赛之前3个月,吴敏霞顶替另一位选手,开始与郭晶晶搭档练双人跳水。没想到,第一次出征世锦赛,两人就获得了三米跳板双人赛的冠军。后来,又在多次比赛中,获得双人跳的金牌。

吴敏霞被公认为是继郭晶晶之后的中国跳水队又一领军人物,但长久以来,吴敏霞一直生活在郭晶晶的阴影之下,就是首枚奥运金牌,也是同郭晶晶搭档获得的3米板双人金牌。令人欣喜的是情况在2006年有了改变. 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拉开战幕,在女子三米跳板双人比赛中,郭晶晶/吴敏霞以343.50总分的成绩毫无悬念夺冠,继雅典奥运会以后,郭/吴组合再度夺取了这个项目的金牌,

第5金 冼东妹

冼东妹于年青时入读广东省四会市业余体校,当时的教练为陈少蔚。其后的1年,冼东妹进入广东省体校练习摔跤。之后的1年转到广东省体校练柔道,教练为罗培。3年后,冼东妹入选国家队。

冼东妹还是在练习角力时,曾获得了全国女子摔跤锦标赛亚军。其后在练柔道后的两年赢得了全国青年赛冠军。於1995年的亚洲锦标赛中获亚军,1997年夺得了八运会的金牌。

2001年至2002年,她先后夺得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牌、九运会金牌、釜山亚运会银牌,两年后,先后赢得了法国公开赛中的冠军、亚洲锦标赛亚军,又在德国的世界杯赛事中夺取冠军以及雅典奥运中以1分钟07秒击败日本选手,赢得了女子52公斤级的柔道金牌。

在2004年,冼东妹取得了辉煌的战绩。2004年法国公开赛冠军、2004年亚洲锦标赛亚军、2004年德国世界杯(个人赛)冠军。再加上雅典奥运会的金牌,今年可谓是冼东妹之年,那也是她最辉煌的时期。之后她淡出,身兼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33岁的她还是无法抗拒所喜爱的运动的魅力,成功复出,并在08年的超级世界杯上夺得两站冠军,冼东妹一直坚持不懈地为着奥运,为着金牌而努力着。

第29届奥运会柔道52公斤级比赛,冼东妹在决赛中战胜了朝鲜选手安金爱夺得金牌。

第6金 龙清泉

龙清泉自幼活泼好动,爱好体育,很小就被选入龙山县体校进行学习,1999年,9岁的龙清泉被湘西州体校教练甘智悦看中,走进了湘西自治州体校的举重馆。2002年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龙清泉获男子丙组38公斤级冠军;2006年全省第十届运动会上,他更以优异成绩夺得了男子乙组52公斤级冠军。

2006年,在州体校举重队练了7年举重后,16岁的龙清泉顺利进入了湖南省队。入省队不久,他在2007年10月底参加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时,因为背上思想包袱束缚了自己,导致三次抓举失败,早早退出了男子56公斤级冠军的争夺。赛后,他没有气馁,而是重新总结了比赛,教练也在不断地给他安慰和鼓励,让他甩掉了思想包袱。

4月20日,2008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北京奥运选拔赛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男子举重全锦赛暨奥运选拔赛56公斤级决赛中,龙清泉爆冷战胜呼声最高的广西名将李争夺冠,让力争北京奥运会该项目金牌的中国举重队又多了一分底气。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男子56公斤级的比赛中,17岁的龙清泉独战各路高手,他凭借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发挥以抓举132公斤、挺举160公斤和总成绩292公斤摘得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六金,同时他也打破了该项目抓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青年纪录。这个小孩子,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不过3个月就凭借自己的实力,战胜了之前被外界一至看好的李争。从而获得了第一个代表国家站到北航举重馆的中国男儿,这一天,龙清泉也不过18岁。

第7金

(1) 火亮 (2) 林跃

火亮出生于1989年,7岁开始练习体操,9岁时被上海跳水队教练胡燕挑中,改练跳水。半年后的1999年全国少年比赛,火亮即夺得十米台亚军。2001年九运会,火亮与队友唐韶韵配合夺得十米台双人赛第五名,由此进入国家队师从孙淑伟教练。经过孙教练的细心调教,火亮在2002年德国世青赛夺得十米台冠军。

但是2004年初,火亮却因为伤病回到上海队。经过胡燕教练的指导,火亮在十运会上再度闪亮,排在田亮和胡佳之后夺得铜牌。

从2006年3月火亮先后参加了国际跳水大奖赛四站比赛,夺得5次第一;其中单人项目两次夺冠。4月的珠海站,火亮取代队友张宸,与林跃开始配合参加双人十米台角逐,一举夺冠。之后,两人又连续在加拿大、美国大奖赛和常熟世界杯、全国锦标赛摘得男子十米台双人冠军。

进入2007年火亮继续着完美的表现,夺得2007年世锦赛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专家对他的评价是个人身体能力强、技术全面、动作协调优美、有灵性。向前翻腾动作及转体动作比较突出。尽管在个人单项比赛中发挥不够稳定,成绩一直不能拔尖。但在双人项目中和林跃配合组对是目前中国最好男台双人选手,俩人在双人配合上默契稳定,动作优美同步。难度顶尖。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亮和林跃如愿夺金。

(2) 林跃

对于年轻的跳台选手林跃而言,他的成长之路是曲折的。进入国家跳水队之后,这条道路虽然宽广了不少,但是依旧迂回。本来在2005年就可以代表国家队参加世锦赛双人比赛的林跃,因为队友受伤而最终一同错过了比赛,眼看接近奥运会,他的身体和竞技状况又给他带来了困难。成长的过程中总少不了烦恼,但林跃一旦站起来,也会站得更稳,站得更自信。

林跃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但是在国内的运动员注册时,他代表的是北京市。这其中的过程,就是林跃进入国家队前的一部奋斗史。1996年3月,年仅5岁的林跃进入潮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成为体操小运动员。由于他天赋高,潜质好,一年后代表湘桥区参加潮州市运动会体操比赛,就获得了两枚金牌。又过了一年,广东国际跳水培训中心到潮州市选材,挑选了林跃等9名运动员。2001年,广东国际跳水培训中心停办,林跃的家长毅然选择送他到清华跳水队自费培训。2005年初,为了参加当年的全国第十届运动会,林跃离开清华跳水队,被北京市体育局收留。他从此成为了一名北京注册运动员。此后因为在国内比赛中表现不俗,他被国家跳水队领队周继红选入国家队,半年内迅速成长。自2005年代表国家参加东亚运动会获得首个大赛冠军后,他连续参加2005年至2006年的各种世界比赛,***夺得11次冠军。在第十五届亚运会上,他与队友火亮合作夺得十米台男子双人冠军后,又夺得十米台单人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亮和林跃如愿夺金。

第8金陈艳青

从孩提时代起,陈艳青就是自己家所在的堂里村跑得最快的女孩。男孩子们也常常被她甩在身后。在一次运动会上,一位教训注意到她的投掷能力,并拿出了卷尺测量。当时陈艳青只有11岁,而她手臂和腿部的肌肉就已经显得格外强壮了。

于是这样一个建议就摆在她父母的面前:让女儿从事体育工作、为国效力,她可以去上体育学校。 “村里的孩子们都很崇拜她。” 说这话的左浩明在陈艳青家附近经营着一家家庭旅馆。不过陈艳青的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她父母当时所能预见到的——惜别家乡、朋友和家人,长期的孤独生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陈艳青的一生有许多出乎意料的转折,比如她当年离开家乡是因为跑得快——但是后来却去练了举重。当时中国女子举重队正在备战悉尼奥运会,这也是她们首次出征奥运。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她们取得了激动人心的战绩:包括陈艳青在内的中国运动员***赢得了三枚女子举重金牌,金牌数多过其他任何国家。陈艳青的致胜两举挺举(用分解动作将杠铃举过头顶)和抓举(用一个连续动作从举重台上将杠铃举过头顶)总重量达到了523.5磅,是她体重(约130磅)的四倍还多。

2004年5月4日,陈艳青接到了体育管理部门打来的紧急电话。他们希望她去参加雅典奥运会,备战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她抛开一切,专心训练,最后飞到了雅典如愿夺金。关于为什么要鼓励艳春再次复出,曹教练是这样解释的:“很难再找像她这样意志坚定、经验丰富、技术成熟、发挥稳定的运动员了。”

第9金 张湘祥

张湘祥,福建龙岩人,与另一位成名的举重冠军石智勇是老乡,更为巧合的是张湘祥与石智勇在同一个启蒙教练朱日平手下走出龙岩,且他们两家之间的距离只需步行十几分钟。张湘祥从小就力量过人,但他开始进入业余体校时准备练习的是乒乓球。

1991年,9岁的张湘祥开始了举重生涯,在龙岩市一个普通体校举重乙队。在拥有许多冠军头衔的中国举重队里,张湘祥的名气并不算大,但事实上17岁时的张湘祥便已经代表中国参加了2000年的悉尼会冠军,由于当时土耳其神童穆特鲁实力超群,他与我国参赛的另一位56公斤级选手吴文雄分别夺得了第三和第四名的成绩。但后来银牌得主保加利亚选手伊万诺夫被查出服用禁药,其悉尼会男子56公斤级比赛银牌被剥夺,张湘祥就这样获得了一枚会的铜牌。

2008年4月,在全国锦标赛上张湘祥夺得62公斤级冠军,拿到了62公斤级的北京会门票。在会前夕,张湘祥找到了自己状态的爆发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湘祥如愿获得金牌。

第10金男子团体(1)陈一冰, (2)黄旭, (3)李小鹏, (4)肖钦, (5)杨威, (6)邹凯

陈一冰

黄旭5岁进入南通市业余体校,1989年2月进入江苏省队,1993底入选国家队。1997年洛桑世界锦标赛是黄旭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他与队友合作勇夺男团冠军。

21岁时陈一冰才获得世锦赛的冠军,是不折不扣的大器晚成型选手,北京奥运时陈一冰将第一次站上奥运会的赛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极有可能在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旅中就站上最高领奖台。 2006年和2007年两届世界赛上陈一冰都在吊环项目中夺冠,已经成为了继董震之后新的吊环王。虽然成名较晚,但是陈一冰良好的运动天赋、出色的心里素质都让他成为了中国体操队最为可靠的一个夺金点。

原来,陈一冰的运动细胞是家族遗传的。他的爷爷陈国才年轻的时候就擅长百米跑、撑竿跳、乒乓球等多项体育运动,在原单位市房管局举办的运动会上经常是“金牌”得主,而一冰的爸爸更胜一筹,不仅滑冰技术高超,还差一点就成为了一名杂技演员。回想起那个时候,陈一冰还感慨万千。“练体操特别磨练意志。尤其在你很小的时候,就能经受这样的磨砺,是做别的事情所不能得到的。”陈一冰说。2001年,他最后一次参加全国少年赛,吊环金牌和全能铜牌为他找回了久违的自信,那时,他17岁。随后他得到一个意外的机会进入了国家队,人生从此揭开了新的一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在国家体育馆揭开战幕。决赛仍采用6-3-3赛制,中国队的比赛顺序为: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最终中国队以286.125分夺得了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团的金牌,这也是体操赛场诞生的第一块金牌。中国男团继悉尼奥运会之 后再次站在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2)黄旭

黄旭是一名全能型选手,全套动作幅度大、韵律好、规格高、动作到位,双杠和鞍马是特长项目,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夺冠,这两个项目均具有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

5岁进入南通市业余体校,教练是张健武。1989年2月进入江苏省队,。1993底入选国家队。 1997年洛桑世界锦标赛是黄旭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他与队友合作勇夺男团冠军,从此开始被世界所熟识。从1997年到2008年的11年时间里,黄旭先后获得了4次世锦赛男团的冠军以及一次奥运会男团的金牌。黄旭不仅是中国体操男队的队长,同时也屡屡在关键时刻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是中国男队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和伤病的增多,黄旭的状态有所下滑,但是这位老将却从没放弃自己对于奥运梦想的追求,没有忘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沉重使命,一直刻苦的训练,并在2007年的世锦赛上获得了男子团体的冠军。在2008年8月12日,北京奥运会男子团体体操决赛中,黄旭在双杠项目中表现完美,取得令人惊叹的16.475分高分,获得团体冠军。

(3)李小鹏

1981年7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他出生在湖南长沙。湘江人杰地灵,造就了这位“天才”少年,从儿时开始,他的体操天赋就在同龄人中显现出来。早在1997年的世锦赛,16岁的小鹏就在国际赛场中崭露头角,获得团体冠军、双杠亚军和自由体操季军。他那时的教练开玩笑,说他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就获得金、银、铜的“大满贯”。

从那一年起,小鹏在体操上的才能便一发不可收拾,每次比赛都要捧回几块金牌,在1998年的中国杯、世界杯和亚运会上也逐渐散发出光芒。尽管如此,小鹏并没有一点骄傲,每一次的比赛总要以高质量和优美的动作完成比赛,出色的心理素质在这位体操小将身上也显得极为出色。

1999年10月的天津,小鹏迎来了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一场比赛,他以出色的发挥和队友顺利地拿下团体冠军。赛场上的小鹏英姿飒爽,飞鹰般展翅翱翔,蛟龙般飞舞翻腾。良好的心理素质,准确到位的动作,稳定从容的发挥,一次次地在天津体育馆掀起阵阵浪潮,一次次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10月16日下午,单项比赛开始了,人们的目光不禁都集中到了这位小将的身上。这一天,李小鹏以稳定的发挥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跳马冠军。然而却在自己的强项双杠上失误,与金牌无缘。

阳光洒在脸上,笑容挂在嘴角。小鹏就是这样一个谦虚、自信、聪明、幽默、充满灵气的可爱大男孩儿,在许多金牌和荣誉面前依然心静如水,无论成败,他都能坦然地去面对。在赛场内外,体操迷总说他平易近人、有亲和力,而且很懂礼貌。在家中,父母总说他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在不比赛的时候,赛场上的他总是不忘帮队友们抹镁粉、调整器械或是劝小队员们稳住心态,在队中已成为令人心服口服的“大哥大”。2006年,李小鹏获得了世界鞍马的冠军,从而追平了李宁14个世界冠军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