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最后一部分写思归之情是借用了什么来烘托
诗歌最后一部分写思归之情是借用了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 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 线,曾湿西湖雨。
此首送友还归,实则抒发了自己的思归之情——吴中路、松江渡、四桥边,尽是梦中经行处, 道出了苏轼不尽的思归之意。下片“辋川图上看春暮”写吴中如王维之辋川美景一样亲切可 喜,何不学王维、裴迪早日归休。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
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小试官是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惊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策论获得梅尧臣的赏识,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皆不知此句出处,便将他从第一降至第二(一说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放榜后,苏轼谒谢,梅尧臣问苏轼此句出处,苏轼回答是《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阳修等回去查,没查到。苏轼便说他是取孔融“想当然”之意。欧阳修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