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仿写雨霖玲
你好:希望能帮助你
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 (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 (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 (柳永,李清照)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 "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 (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 (板书)
一 关于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门.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二 整体感知.
1 范读《雨霖铃》.
(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生:能.哀婉,悲伤,凄清. (板书)
2 指导诵读.
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
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带领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
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3 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
应是:即便是.
三鉴赏
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时,别后.(板书)
师: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 哪些是情景和说 词中哪些是实写 哪些是虚写
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起首三句写什么 是情 是景
生:写景.
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师:地点呢 (长亭)时间呢 (晚上)季节(秋季)
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 (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师:这写什么 (写情) 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问:为什么 他的思绪正在想什么 )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关于这样的环境和心理描写古人有很多.
林逋《相思令》云:"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平."这仅是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舍.刘克庄《长相思》云:"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虽较明显,但仍属含蓄之作.可是柳永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迂,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可见留恋之情浓.
于是后面便迸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启发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以体会诗的意境.(提示: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也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 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后来传奇戏曲中常有这样一句唱词:"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语出于此,然却不如柳词凝炼有力.词人"竟无语凝噎."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师:这句写什么
生:写景.
这里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念"字是上声还是去声 (是去声.)"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 非去则激不起."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好象一副山水画.)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压抑,苦闷)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师:"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
生:起首一句"寒蝉凄切"
师: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 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感受画面色调.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结合全诗旨趣.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这两句诗暗含旨趣,画面生动.
师:整个画面的基调如何
生: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师: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
师:"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师: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诵读时注意体会词融情入景的特点.
再就是虚实相济.哪些写虚 别后想象.写实 别时情景.
再想想词中的三副画,给人的感觉都是:哀婉,无奈,凄清.这是这首词的特点,也是婉约词***同的特点.
四 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
在北宋著名词人,有一个以毕生精力从事词创作的专业词人——柳永。
柳永生于大约公元987年,初名柳三变,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因作过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据说他从小就很有天赋,酷爱词曲,通晓音律,无论有孔的还是带弦的乐器都会演奏。少年时填词就很有名气,有一年他到汴京(开封)考进士,本来考得不错,临放榜时,宋仁宗嫌他生活放浪,御笔一挥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将他金榜除名,堵塞了他的仕进之路。他一气之下,索性挂起“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招牌,从此出没于乐工、歌伎之间,在流荡的生活中填词作曲,成了第一个专业词人。一生不得志。直到五十多岁时,改了名,才中进士。以后只作了几任小官。1053年前后,在穷愁抑郁中离开了人间。
他一生写了很多词,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他的词多数是反映市民生活的,这类词从题材上扩大了词的表现天地,对词的发展是一个贡献。但这部分的词思想境界不高,往往夹杂着庸俗的内容。他颇有名声的词是那些抒写江湖流落,羁旅行役的感受的词。
[雨霖铃]是他的代表名作之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上片写临别的情景。开首三句,不单点明了季节、地点、时间、天气,而且于景中渲染出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凉气氛。“寒蝉”历来是感秋文字中典型的物象,词人用“凄切”来形容其鸣声,这是移情于物的手法。“长亭”暗寓离别,这些都是离别之人眼中的愁景。“都门”指汴京。“无绪”是因为“帐饮”而起。“留恋”是不忍分别,“催发”是别离在即,主观客观的矛盾将离情别绪推向高潮,直逼下边正面表现伤别的两句。才说“帐饮”又讲“无绪”;正在“留恋”,又被“催发”。一意未尽,又转一意,这种“半句一转”,正是离人愁肠百结的感情在语言形式上的表现。“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句,写难分难舍的情状,神吻逼肖,如在目前。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人物内心的无限的伤感,“凝噎”:悲伤气塞,说不出话。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柔肠寸结。末句以“念”字贯串,由眼前之景推想别后旅程水远山遥,烟波千里,暮霭楚天。景象渺远苍茫,也寓意离人别后茫然若失的心境。
下片主要是设想别后情景。萧瑟秋风,草木摇落;自古至今,离别是最令人伤感,何况中秋时节,本是团圆之时。如今却与心爱之人离别,更显得零落凄清。倍添离愁别恨。词人将一己一时的感情放射于自古至今的历史背景中,从而更增添了感染***鸣的力量。“今宵”二句,自问自答,推想酒醒之后,身处何方。作者择取最能表现离愁的景物杨柳、晓风和残月组成的画面,造成凄清冷寂、令人低回帐惘的意境。这两句被人称为“古今俊句”,它所创造的意境,形象地表现了柳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唱的婉约风格。“此去”以下四句,由“今宵”进一步推想“经年”。由即将经历的“千离烟波”,想到日后的“千种风情”,又由“无语凝噎”想到日后的“更与何人说”,放笔直下,以率真的语言写真朴的感情,故能感人至深,成为离别词的千古绝唱。
这是一首长调慢词。柳永蜚声词坛,多以慢词见长。历来文人填词多选简短小令,对慢词极少涉笔。柳永留下的一部《乐章集》存词一百九十四首,其中慢词就有一百零三首,所以后人也称柳永为慢词的开拓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头几句,写深秋——傍晚——长亭——骤雨之后的运河边,送别场景。
寒蝉,是指深秋季节的知了,叫声凄切,衬托当时的悲情环境氛围 ;
长亭,是古人送别远行人的地方,一般长亭都设置在官道距离州县城十华里处,所谓“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长亭相送应该是情谊非常深厚的亲友之间表达感情的一种行为,所谓“高接远送”,也意味着对接送之人的尊敬和重视。
都门,有些人解释应为北宋都城汴梁之门,帐饮,设帐宴饮。无绪,无心绪。
看来刚刚一场“骤雨”耽误了行程,——但深秋时节,骤雨之后,景色会更添几分凄凉,
对着长亭雨后的晚霞,没有心思饮下送别之酒 ;这边正留恋着,那边的小舟已经催着赶紧上路了(因为天色已晚)
现在再读一下这头几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能感悟出作者描写的景物和当时的心境了吗?
寥寥数句,活画出一幅感人的秋日送别的动态画面,不仅有情、有景、还有声。
秋景本来就容易给人凄凉肃杀的感触 ,写秋日傍晚,骤雨之后,郊外10 里长亭河边,伴着寒蝉凄切的叫声和雨后萧杀景色的送别,悲戚的离别情形可以想见。此景状的描写已经超越所谓的“诗情画意”,因为它已经不是静态的“画”,而是有声的情、景交融的动态场面。
下面开始直写当事人的情态和心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几句其实是在前面几句情景铺陈的基础上,由婉转的写景致转向直抒胸臆。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的场景描写是很直观的,能感觉出当事人的悲凉吗,——泪眼对着泪眼,哽咽着说不出话,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人说不出话,只有“寒蝉”在凄切地鸣叫着。这种呼应也真算一绝。其实人是有声的,这种“声”此时只在心中无奈地澎湃着、呐喊着,也就是这首词所表达的“心声”。
注意,这里的主人公所写的与之“执手相看”之人 ,当是他在宦游中遭遇的红颜知己之类,应该不是同性之男人,一般应该是古代青楼歌伎。对此,我们读到诗词后面可以感觉出。
“念去去千里烟波”,要注意“去去”两字。“去”,是向远方走去,两个“去”叠加使用,很巧妙,并富有动态感,很生动地写出了“挂念着你越走越远”,很快就会消失于千里浩淼的烟波之中 。“暮霭沉沉楚天阔”。 ——暮霭沉沉,不用解释,当时正是傍晚,日暮时分,薄雾已经开始逐渐地加重。楚天阔,楚天,揭示出远行者将要去的方向,应为古楚国(今四川)一带。
这是写送行者的心声,——不等离开,就已经挂念——可见情感之深、之缠绵。
这几句寥寥二十几个字,既描写出了人的表面情态,也写出了内心至深的挂念。
古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是当代人无法想象的。中国古人的许多名词佳句,都产生于与青楼女子,与自己的红颜知己的交往中。或许正是这种浪漫遭际才能酿出这样浪漫的文章。
以下一句转向更直白的感喟,是足以引发所有人内心***振、***鸣的佳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这也是对前面所有景致和人物情态描写的总结性感喟。
通过作者前面对冷落清秋时节的景物和对人离别伤感之情的描述,人们早已领略到不堪的悲情,这句顺其自然地呐喊出来,不能不使所有的人为之动容。
再往下——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远行者的心声。想自己现在还在酒意微薰之中,可一踏上征途呢?今夜一旦酒醒,那岂不更感凄凉?那可能是下半夜后的拂晓,醒来可以想见的是只能看到运河岸边寂寥空旷的杨柳,还有拂晓清凉的风,和那东方天边凄冷的一弯冷月。
此景致把离别后的苍凉写到了极至,是名句。
同时,读者还可以咂摸出,远行人是从东往西走;他所怀念的人,在东方,也就是出现残月的方向。残月同时也意味着残缺。
注意古人对生活和自然界事物的观察和体味非常细致——残月之月相,只能在阴历每月的月末几天才会出现,而且,残月只能出现于后半夜日出之前,恰好可与“晓风”呼应。在这一点上,我们在钦佩之余,应注意学习古人的治学和知识的严谨。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功底应该多年积累形成的,厚实不厚实,会通过自己写出的东西表现出来。
最后几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纵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最后哭诉式的带有绝望情绪的表白。远行人此时尚没有真正离开,刚才一切都是想象中的,但真到离别了,这样的悲叹还是倾泻出来吧——我这一去,得经历多少年呀,(“经年”,应该是“经过多少年”的意思)在这期间,一切所谓的“良辰好景”,对你我来说,都是空的,无意义的,在这期间纵使有千种风情,我们能对什么人说起呢?
看来远行者就把送行者作为平生唯一的知己了。读到此,对我开始说的一定是“红颜知己”,你该相信了吧。
欣赏这首词,要了解并设身处地地置身古代情况。古代当官(宦游),都要遵循回避制度,不能在自己家乡。所以古代的很多有才华的男人为博取功名,一般都要远行,并长期“身在他乡为异客”。但那时候的交通条件,可不能与现在比,坐船、步行、骑马,一千里得走多少天呀!根据历史史籍记载的情况看,明朝时候皇帝从南京到北京要走几个月,可以想见当时远行就意味着远别……只有置身当时的环境条件,才能更深切地领略古人诗词中描述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