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歌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东晋到了末年,一度曾经平安稳定的局面消失了,门阀士族把握了大权,不是出身世家的人就不能当官,尤其不能当大官。掌权者内部充满了钩心斗角的争斗。淝水之战胜利之后,稍微稳定了一段时间,后来,晋孝武帝司马曜重用司马道子,排挤谢安等人;之后又是司马元显掌权,王国宝乱政,各地又不断发生兵变或起义;桓玄的势力大起来以后,又废了晋安帝司马德宗;刘裕又带兵打败了桓玄,最后刘裕干脆废了晋国皇帝,自己建立起南朝的宋政权。
大诗人陶渊明就生活在东晋末年,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初期的大将陶侃,曾经当过大司马,陶渊明的祖父、父亲也都当过太守一级的官。由于陶家不是士族出身,没有多少财产,传到陶渊明这一代时,已经和一般的平民差不多了。
陶渊明从小就喜欢读书、作诗、写文章,而且也很有雄心壮志,但他看到当时政局那么混乱,又不想出来做官,思想一直处在矛盾斗争的状态中。直到29岁以后,他才正式出来做官,十多年里,做过几次官,但都非常小,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还要和他自己认为不值得交往的人应酬,这使他感到非常痛苦。在陶渊明当彭泽(今江西彭泽)县令时,因为有一个督邮要来视察,按规定陶渊明应该穿戴整齐去迎接他,还要向他行礼,陶渊明很难受,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就是说不愿为五斗米的薪水去向自己瞧不起的人弯腰行礼。他便交出官印,告辞回家。
辞官回家的路上,是陶渊明心情最愉快的时候,他写过一篇《归去来辞》记载自己的心情,说自己恨不得一步跨进家门,和妻子、儿女一起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归去来”大致就是回去的意思,后人常把“归去来”比喻为不在名利场上竞争奔波。
陶渊明离开了官场,回到了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过着自己种田、自己织布的自给自足的日子,生活过得很苦。他曾在诗中说家中连一天的余粮都没有了,但却生活得非常自在,他和乡亲们一齐下田劳动,一起喝酒聊天,互相照顾,心情非常好。
陶渊明在隐居的日子里写了许多诗,这些诗把田园风光描写得美极了。陶渊明的诗歌语言极其平淡、自然,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讲究辞藻的风气完全不同,但是他的诗歌语言富有表现力,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的心情、周围的场景、田园的美丽风光写得栩栩如生,让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越有深味。
陶渊明一生有几个爱好,一是爱喝酒,诗歌中经常写到酒,有一组诗题目就叫《饮酒》;一是爱菊花,他认为菊花最高雅,当重阳节来临时,喝着酒,赏着菊,是最美妙的事情,他的诗歌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后代诗人大力推崇。陶渊明还把自己家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菊花,后代人把菊花和人品联系起来,作为高雅的象征。
到晚年的时候,陶渊明还写了一篇充满了幻想色彩的《桃花源记》。文章说有一个捕鱼人有一天沿着一条小河捕鱼,看到一片桃花林,树上盛开桃花,便沿着流水向上走,想找到它的发源处,进了一个山口,里面土地肥沃,人情淳朴,大家都拉他到家里去做客,还做许多好吃的给这个人吃,告诉他,他们是在秦朝时逃难来到这里的,便不再出去了。他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根本不知道秦朝以后是汉朝,汉朝以后又有魏晋,成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是这么来的。这个捕鱼人住了很多天,回家时一路做了记号,然后告诉当地太守,一同沿着记号来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以后,不少当地名人也想来寻找,但都没找到。
陶渊明写了这个故事,说明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幻想中。“桃花源”成了理想世界的代名词。
陶渊明在生前不怎么受人重视,别人只知道他是个隐士,对他的诗文作品并不理解。他死后,作品对当时影响也不大;可到了唐朝以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价值终于被人们发现,影响越来越大,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