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名中的阴阳文化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河南常住人口***9936.6万人,男性人口为4983.2万人,占50.15%;女性人口为4953.3万人,占49.85%。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60。从这个比例看,男略多于女,谈不上“阳盛阴衰”。本文要讨论不是河南人口中的性别比例,而是地名文化中的“阳盛阴衰”。

中国有句古语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在聚居时讲究依山傍水,在地名命名中特别注意运用山字和水字,或与山水相关的字,省级行政单位比如云南(云岭之南)、山西(太行山以西)、河南(黄河以南)、天津(天子津渡)、辽宁(辽河安宁),省会城市比如济南(济水之南)、武汉(武昌、汉阳、汉口,汉指汉江),县市级比如延津、孟津、泰安。

在中国地名文化中,“山南水北为阳,水北山南为阴”的命名原则。就河南而言,县市级地名中有“阴”“阳”二字的就有:荥阳、洛阳、汝阳、宜阳、安阳(含安阳县)、汤阴、原阳、山阳、沁阳、濮阳(含濮阳县)、舞阳、南阳、睢阳、信阳、淮阳、泌阳、正阳,***计17个。

在这17个地名中,只有一个地名中有“阴”字,即汤阴县。16阳:1阴,可谓名副其实的“阳盛阴衰”。

与水有关的地名中,洛阳,在洛水之北;泌阳,在泌水(今泌阳河)之北;汝阳,在北汝河之北;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宜阳,在宜水之北;淮阳,在淮水(今淮河)之北;濮阳,在濮水之北。

有些地方由于治所迁移,地理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基于地名文化的延续性,名称仍保留至今。如焦作的沁阳市,得名于原县治(今武陟县沁阳村)在沁河北岸,今沁阳市区却在沁河之南。

在这17个地名中,只有一个地名中有“阴”字,即汤阴县。

汤,即汤水或荡水,古代汤、荡通用。《山海经·西山经》载:“上申之山,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流经其县……县因水以取名也。”战国时期史料中即出现“荡阴”地名;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始设荡阴县。因此汤阴立县已有2200多年,可谓 历史 悠久。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说的是周文王姬昌曾被商纣王囚禁的羑里城,并在此地推演周易,而羑里就在汤阴,今有羑里城遗址;民族英雄岳飞的老家就是汤阴的,岳飞庙是当地标志性景点。

在16个含有“阳”的地名中,荥阳,意为荥泽之北。古代黄河流经荥阳地区溢出形成一大片水域,称为荥泽,因地处荥泽之北,因此称荥阳。荥阳因地处黄河之南又称“河阴”,荥阳地理标志产品中就有“河阴石榴”。每到秋天,行经荥阳,到处都能看到“河阴石榴”的招牌。

有河阴,是不是就该有河阳呢?答案是肯定的。荥阳因地处黄河以南称河阴,那么河阳一定地处黄河之北了。

在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简介里,开篇即说“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这个河阳指的就是今焦作孟州。孔子在《春秋》里有“天子狩于河阳”的记载,晋文公召周天子,命诸侯国以朝周天子名义举行的一次会盟活动。

西晋文学家、大帅哥潘岳河阳县令任内,在全县遍植林木,桃李成林,使得河阳当时有“花县”之称。后世文人骚客对此追思不已,诗仙李白有诗:“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花春。”老杜也有“河阳县里虽无数,逐锦江边未满园”的诗句。晚唐“小李”李商隐也有所吟咏:“河阳看花过,意不问潘安。”

至今,孟州市仍有许多以“河阳”命名的地名、道路、小区等,比如河阳街道、河阳路、河阳楼、河阳新区小区。

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都存在着阴和阳两大对立面。阴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名中才有”阴“有”阳“。阴代表着阴暗、寒冷,比如阴招、阴谋、阴冷、阴天;阳代表着光明、温暖,比如阳刚、暖阳、重阳、阳气、阳光。人活着叫阳间,死后归入阴间;人的寿命称为阳寿。印章中突出的称为阳文,凹进去的称为阴文;电子中带正电的称为阳极,负电的称为阴极。成语则有阳奉阴违、阴差阳错、阴阳怪气、阴盛阳衰、虎落平阳、阴谋诡计、三阳开泰、骄阳似火,等等。

虽说万物皆有阴阳,阴阳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但中国人喜欢光明、追求光明,因此反映在地名文化中,就是多用阳,而少用阴。地名文化中的”阳盛阴衰“,不仅河南如此,放眼全国,名字中带”阴“字的也不多,比如山西的山阴,江苏的江阴、淮阴,陕西的华阴、汉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