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年少时也意气风发,是什么事件真正让他开始了风格的转变?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盛唐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并与李白合成“李杜”。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在他入蜀后,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也称他为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造化弄人,又经历了战乱,这也直接影响了他诗作风格的转变。

杜甫诗作风格转变历经三个时期:

早期:豪迈真情(712——746)。杜甫出生于盛唐时期,此时国泰民安,杜甫像所有满怀壮志的年轻人一样,游历山川,努力开阔眼界;参加科举,意在报效国家。杜甫游遍了吴越齐赵,还遇到了一生挚友李白。此时他的代表作之一《望岳》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此可见杜甫满怀壮志豪情,意气风发。

中期:嘲讽揭露(746——755)。此时是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国家已经转向了衰落。而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却被人为操纵,导致杜甫落第。后来他又曾多次献诗,也未能得到统治者重视。杜甫在长安困守了十年,仕途失意,“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此时他的目光转向了对统治阶级荒淫的不满,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代表作有《兵车行》、《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丽人行》就是讽刺贵族们奢侈、荒淫无度的生活的。

杜甫草堂

后期:忧国忧民(756-770)。此时安史之乱爆发,国家动荡,胡人入侵。杜甫安家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被俘,押送到长安,后因触怒肃宗被贬,之后始终颠沛流离。他面对山河破碎、统治阶级昏晕无能、人民被胡兵屠杀的惨状,写下了《哀江头》、《北征》、“三吏”、“三别”。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他的诗作号称“诗史”,风格的转变,也反应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