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开创七言诗与五言诗,诗相比有哪些发展变化?
曹丕七言诗的诗学意义
曹丕的七言诗诞生在“五言腾涌”的时代,不仅为诗歌增大了容量,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感情,而且将七字句中的“兮”字,以实词替之,使七言诗形式趋于规范。他的七言诗在继承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独辟蹊径、别具一格,开创了七言诗的先河,具有深刻的诗学意义。
首先,在文学的传承上,曹丕七言诗既有楚辞幽微绵缈、委婉轻灵的神韵,又兼具汉乐府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
因为《燕歌行》是较早的七言诗,其句式中仍可见楚辞的某些痕迹。原诗从秋风萧瑟的节气变化联想到草木摇落的衰瑟,使人不由得想起了屈原在《离骚》中所写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样的开头,把景语融化为情语,隐含了很幽深的悲时伤怀的愁思,为后面的兴怀攒足了薄发的势头。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剑拔弩张气势,让人不由得屏住呼吸,聚精会神而又迫不及待地想要看诗人在后面抒发的情怀。如“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一句,其音韵节奏便具有楚辞“悲莫悲兮今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低徊婉转。而其缘事而发的叙事手法,则有汉乐府“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般善于发现富有诗意或典型象征性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
诗的开头就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紧接着再由燕和鹄而思及客游他乡的心上人,水到渠成地将所有的情绪都正式转移到了“思断肠”这一情感主题上。在后面的平铺直叙中,我们还依稀可见从《古诗十九首》中继承的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这种笔法的运用,构成了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敏锐的节序感和微妙的空间感集合得非常紧密,错落有致。而在全诗的最后一句,又是采用汉赋中所常用的反诘句,音节短促,以恢宏的气势,将全诗的情感渲染喷薄至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