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怎么批注啊
具体如下:
1、从“意象”到“意境”
散文的意象组合,往往通过审美空间的营造,根据作者情思的需要,在某种向心力指引下黏合成意象群。
课文以时间为顺序,依次描述了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而且各美其美,“黎明”“早晨”“夜晚”“黄昏”四个时间段,都是很静谧的时分,这种独处的美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去领会。“夕阳斜照”“夕阳西沉”,这些细微的时间差别,凸显了作者的细腻。
文中有同调的意象,比如春天暖色调的色彩,“鱼肚色”“红晕”“红紫”给人光明。恰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日出,总以轻快明丽的色彩,寓意着春季美好。也有对比的意象,冬天安逸的早晨与“熊熊的炭火”“暖和的火盆”相映成趣,给人内心的宁静之感,恰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颜色的反差,倒给沉寂的冬季平添了许多的趣味。
这些清丽质朴的文字,描绘出绝美的场景,如一幅隽永的画,似一首灵动的诗,文字营造的意境,引人入胜,妙不可言。
2、从“美感”到“文感”
《四季之美》大量叠词的使用,使这篇文章不仅景色美,更有音韵美。“微微、点点、蒙蒙、翩翩、熊熊;红紫红紫、漆黑漆黑、一点儿一点儿;急急匆匆”等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加了文章的音乐性。
自然段“……最美是……”的句式开头,规整一致,文后描写多用关联词,进行承接,章法布局之妙,具有建筑美。特别是夏夜一段,延展的句式,给情感的流露提供了相应的长度,就像是一组延长的音符,把这种光影交错的美萦绕在心头。句式之美,尽显了语言的节奏之美。
这样优美的语言,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逐步感悟清少纳言的表达方式。梁实秋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清少纳言的文风通俗易懂,简练雅洁。对景物白描式的记录,和对霎时间情感最真实的表达,正是受到白诗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学生在诵读中,又鉴赏了清少纳言文调之美,不仅有助于感受文本的基调,也有助于学生在散文的浸润中,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
3、从“移动”到“移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四季之美,美在静的大背景下,事物以动的形式存在,静是舞台,动是主角;静是积蓄,动是勃发;静是底色,动是亮点——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景色独特的韵味。
春季黎明的色彩变化,夏天夜晚忽闪忽闪的萤火,秋天黄昏天空中的飞鸟和日落的动态过程,冬日早晨手捧火盆穿过长廊的场景,都可以唤醒学生生活的记忆,这些生活中最平常的景物,写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恰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调动各种感官,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冬夜折竹图。
在散文的世界里沉潜,心会变得细腻柔软,目光会变得明亮灵敏,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细小的感动,善于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善于获得真切的感悟,并产生述诸文字的愿望。创设情境,读写迁移,学会“移情”于景物,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篇比较“干涩”的文章,让其改动,学习文本表达的形式,体现散文教学的价值所在。文化的本质,本就旨在于传承。
文章解析:
初读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会读到它的短小精致,读到它的意象叠生,仅用三百余字,便生动地描绘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读此文,只觉得景美,词美,情更美。
细读之后,能读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和印记,读到宫中女官独有的敏感和纤细。会看到,在资讯并不发达的唐朝,大唐文明如何通过日本“遣唐使”的传诵,创造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迹,展示华夏文化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