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对诗歌教学的影响,从两个方面论述?

看到这个题目。想到我写的一篇文字。本不愿回答,但却想说什么。把之前写的文章给你看一下吧。 [杂谈]诗歌的冬眠

(一)

拿破仑曾放言:“古老的中国,如一头熟睡的狮子!”而这头狮子的睡眠,长大几个世纪,才刚刚苏醒。

中国的诗歌呢?何时能真正的醒来?

顾城?化丽的词躁过后,在极端的朦胧中葬送了自己,甚至成为了情感更惑是文字的罪人!

海子?在众人的婉惜声中逝去,春暖花开,却入谢得是那般的苍白!

敢问,还有谁在苦撑着那片静土而身守如玉? 时尚泛滥的年代里,诗歌终于渐渐睡去,只如冬眠,在他本应占据的一个个角角落里,躲进了苦涩的情歌里,心甘情愿地在暖冬中睡去。

诗于是变得只能是歌,歌而再已无法返璞成诗,因为诗歌的一体,早被现代华丽的器乐所分割,近乎于残忍。

诗抒情,情归于颓废的缠绵,缠绵得人与人的感情在现实社会里变得麻木。

诗言志,志淹于经济的洪流中,卷走了单纯的理想,仅留下冲动时简单的搪塞懦弱的言语。 这已然是一个不属于诗歌的时代。

空气中弥漫的纸醉金迷早已将诗歌埋藏。

几多自许或被他人封为诗人的人,在逼使着自己追赶现代化文明的腐糜信息,在头衔与光环的闪耀下,早已迷失了几曾坚定的眼神。

丑陋的文字可以起到无法衡量的广告效应,创造出膨胀着的经济利益。不敢去想像,唐宋时期的巅峰诗人们看到自己被变异的诗句会是怎样的表情。

高雅的诗句,提升的不再是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国度以的知识文明,而是在燃烧着自己残存的躯壳,去点燃着某一座城市某一个国度的经济文明。

于是诗歌终于学会了冬眠!

诗还会为谁写首首动情的诗句,哀伤的音乐里,总是你与我纠缠不情的爱情。

谁还会为谁写段段呐喊的激情,高声诵读的,总是与一串串数字有关的国富民强。

真正的诗歌,沉默在一角,没有哭泣,没有泪水,只能让自己慢慢学会睡去。(二)

书摊上,中英文对照的诗句显称着进口的素质。

杂志中,怀念着某一位文人曾经深悟的诗句。

几曾占据有一席之地的诗歌,在种种“名刊”中慢慢消失了他熟悉的身影。

是诗歌真正在衰退?还是诗歌在五千年的文明中,开始退回到了原始的宁静。 当代,腰包早已如一把悬在人们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更或是一种身份的标准。

大的时候,他装下了整个世界,

小的时候,他被整个世界所遗弃。

文字,早已变得那么可怜,更何去谈需要那悟太久,读太外的诗句。 远古的豪情,早已被现代文明的火箭升入了太空,

尔后燃烧为一颗苦苦挣扎的流星。

偶间坠入人们心底的,

只有羡慕他光辉燃烧过的一瞬,

有谁还想着,去拥抱他的余温,点燃下一束火炬,

以续就他的光明。

除了冬眠,诗歌还能选择什么?

为了保全自己不被快餐快的躯体,

只有将自己委身于沉默的蛮荒之地,

等待着又一队探险人,去把他的辉煌开启。

而探险人,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