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教学解读
? 曹公奇
? 文本解读,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实施课堂教学之前的必修课,也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教学功力的基本体现。教师深入阅读教材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和情感,领悟文本内涵和特色,对文本有了自己深入的思考和体悟,在教学过程中才可能游刃有余,引领学生去学习文本,学习语文。所以,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必须修炼好的教学基本功。
? 在教学准备时,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解读要尽量全面、深入、细致。我们首先学会要“裸读”文本,就是阅读前不事先了解文本背景资料,也不借助任何参考书籍,回归文本阅读的本真,凭自己的阅读体验感知文本,体悟文意,也就是原汁原味地阅读文本,全方位地理解文本,多角度地感悟文本,真正实现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再看看教师教学用书或其他参考书籍,查阅文本作者及写作背景等有关文献资料,将别人对文本的解读与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相比较,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进而不断完善自己对文本的全面解读和深入体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师个人对教学文本全面深入的解读,才能在备课时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才能为在课堂上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夯实牢固的基础。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情状况等,适度解读文本。文本的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教学生学习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课前教学准备阶段的文本解读与实施课堂教学时的文本解读,应该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师在课前教学准备阶段的文本解读,可以说是尽可能地全面,尽可能地深入,尽可能地有独到见解,也就是说教师对文本解读要达到“研究”的程度。但是,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大量的参考文献,在实施教学时并不是要全盘搬上课堂,呈现给学生。这需要根据课标精神、教材要求、学情状况等,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够读懂的,哪些是学生读不懂的,哪些是学生需要领悟的,哪些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这就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确定文本解读的“度”。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需要盲目追求解读的深度和宽度,也不需要一味地标新立异,从而展示并炫耀教师的才华,而是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细读文本,通过咀嚼语言来体会文本内涵主旨,通过品味语言来感知文本精妙之处,通过交流对话和启发点拨,让学生自己真正能对文本有理解、有体验、有思考、有感悟、有见解、有表达。所以,课堂教学时的文本解读,是课堂上实施教学过程中师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它无法像课前教师的自主解读那样全面深刻,或者是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它需要贴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进行“适度”解读。
教学文本解读的“适度”,表现在教学上,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不是教师的卖弄炫技,更不是表现教师自我解读的本领,而是在贴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阅读文本,品味语言,赏析文意,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的解读感悟,是教学需要的文本解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编者之间相互融合的有机对话,是浸润学生情感、养成阅读能力的文本解读。换句话说,多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品析、研讨、思考,最后能够达到理解文本的高度,就是文本解读的“适度”。
? 我们看著名特级教师尤立增老师执教《再别康桥》一课的片段:
? 师:关于诗歌的整体,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 生:与其他送别诗相比,本诗有什么特殊之处?
? ……
? 生: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 师:你们组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与哪些诗句进行对比?
? 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赠汪伦》。
? ……
? 师:这些诗的送别对象是谁?
? 生:杜少府、辛渐、汪伦。
? 师: (板书“对象特别”) 与《再别康桥》相比,这些诗的送别对象都是人。还有哪个组代表发言?
? 生:柳永《雨霖铃》中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中有“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还有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送别诗句***同的特点就是悲情浓重。
? 师:与《再别康桥》的情感基调有何不同?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结,但《再别康桥》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 师: (板书“气氛轻松”) 说得很好,还有哪个组发言?
? 生:选取的意象与一般的送别诗不同。
? 师:一般的送别诗选取什么意象?
? 生:送别地点往往是南浦、长亭、短亭;送别时的景物杨柳、夕阳;送别的季节大多在秋季,好像古人别的季节不出门。
? 师:别的季节也出门,否则怎有“折柳 ”之说?设想一下,如果是你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结合你们自己的经验,设身处地地为徐志摩设想一下。
? 生: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
? 师: (板书“意象新颖 ” )很好。最后请同学们谈一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体会,什么收获? ? ①
? ……
? 尤老师引领学生从整体上将《再别康桥》与别的诗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本诗对象特别、气氛轻松、意象新颖等特点。表面看起来好像只是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但这种对诗歌整体特点的解读,是尤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的结果。
? 这种对诗歌的品鉴形式,首先建立在教师深入解读,掌握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将《再别康桥》与别的诗进行比较,虽然其他诗都是学生点出来的,但是教师如果没有对这些诗歌的丰厚积累,又怎样能去判定学生比较的结果呢?其次,是通过不断追问的形式对学生的有机引导。在比较过程中,尤老师看似不经意的追问,如:“这些诗的送别对象是谁?”“与《再别康桥》的情感基调有何不同?”“一般的送别诗选取什么意象?”等等,其实都是在关键时候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也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诗在送别对象、情感基调、选取意象等方面与一般送别诗的不同。第三,对学生的发言内容及时进行总结。学生通过讨论,讲述他们对于这首诗的整体特点的一些解读,尤老师善于及时地通过板书进行归纳总结,进而由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第四,较好地把握了解读的“度”。关于《再别康桥》的意象、意境、情感、主旨等,历来人们的解读很多,但尤老师按照“学情核心”的理念构建课堂,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探究、交流,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并没有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讲给学生,一切都是学生探究的结果。这样的课堂,尤老师对文本解读的“度”就把握得很好,完全以学情为核心,让学生最大化地解读文本。
? 我们再看田玲老师执教《背影》的一个片段:
? 师:八年之后,朱自清也已为人父了。写这篇文章,重温当年父亲送别的情形,是否完全理解父亲了呢?
? 生22:我认为理解了,所以他才说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师:有道理,你能讲讲这里的“聪明”吗?
? 生22:这里是反语,其实说自己笨,当时没有理解父亲这无微不至的爱。现在才明白过来。
? 师:所以俗话说得好“养儿方知父母恩”,就是这个道理。
? 生23:确实理解了,文章最后一句就是最好的证明。
? 师:你读读看。
? 生:“唉!我不知何时才能与他相见!”
? 师:大家齐读。
? (全体齐读)
? 师:两个感叹号,你们读出了什么情感?
? 生24:饱含作者想见父亲的迫切愿望。
? 师:“饱含”一词满怀深情。
? 生25:我还从“唉!”读出了他内心的愧疚和对父亲的担心。
? 师:你的赏析功底了不得,知道抓住词语来品味。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前面我们说父亲写信是想请求和解,那朱自清写这篇《背影》做什么?是为了发表让我们今天学吗?
? 生26:我认为朱自清想让父亲读到自己写的《背影》,知道自己已经理解了父亲,而且愿意与父亲冰释前嫌。
? 师:好一个“冰释前嫌”!这个词老师都没想到呢!可见大家的词汇储备多么丰富。语文学习就是这样,不断积累并且学以致用。事实上,这篇文章确实达到了目的。
屏显:
? 1928年朱自清的父亲读到了这篇文章。据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回忆说,当父亲一字一句读完《背影》时,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子和解了!
师:今天再读《背影》,我们发现了父子之间虽有深情却并不默契,虽想表白却不善表达或羞于表达,所以,朱自清借《背影》与父亲和解。人无完人,也许父母有很多缺点,有不少令我们不满意的地方;也许父母曾让我们失望,让我们烦恼;也许你觉得你和父母之间有很多矛盾,甚至不可调和……但请相信:他们爱你,有隔膜的爱是普遍的规律,爱可以化解亲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板书:和解) ②
? 前几年,语文教学界曾出现过李华平教授和韩军老师关于《背影》教学的争论。韩军认为大家对《背影》浅读、误读,他的解读才是正确的解读;李华平教授批评韩军的《背影》教学,是“迷失在学科丛林的语文课”。实际上,双方争论的根本焦点还是在于课堂上对于文本解读的问题。田玲老师上这一课时,正值“韩李之争”刚过不久,她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对于《背影》的解读,既没有按照传统那样做单纯的解读,也没有按照所谓的“正确解读”,而是在对话交流中,始终带领学生,紧扣文本,抓住关键词句,从字眼行间里解读其中的父子之情:当年对父爱的不理解,自己的“聪明”,后来自己内心的愧疚,对父亲的担心,最后写《背影》表达感情,父亲读完文章后的表现等等,也就是朱自清父子之间的误解、矛盾,不默契的深情,不善于当面的表达等,这种既不是简单的父子情深,也很难领悟到其它高深方面的文章主旨和情感,是田老师通过引领学生,细读文本,咀嚼语言,品味情感等方式解读出来的。这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对话交流而进行的文本解读,是学生阅读理解的自然归纳,是语文教学走向的必然结果,既非肤浅单一的简单解读,也非故作高论脱离文本的深奥解读。这样的教学解读,是在基于学生学情状况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需要、教材教学要求和文本教学价值,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文本解读。
? 通常,文本的学术解读或者文学评论,读者可以站在学术的立场、评论的立场上,自由发挥,自成观点,自圆其说即可,不需要考虑文本以外的东西,不需要受任何人的限制,也不需要别人一定要理解、一定要赞同,一家之言,言之有据,百花齐放。但是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虽然也可以有学术解读的成分在内,但毕竟是课堂教学,是教学生学习阅读的,既要遵循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又要按照教材编排的特点去教学,更有考虑到作为受教者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底蕴、理解能力、认知水平、阅读素养、接受程度等因素,紧扣文本,细读品味,理解感悟,进而在课堂上生成对文本的解读,而且解读结论并非重要,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阅读、学习解读的过程,学会解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才是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要义。
注释
? ①顾之川主编:《名师语文课》(高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461-462页。
? ②]田玲:《灵动语文公开课》,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年版,第143-144页。
(选自曹公奇、王成等著《语文细节教学60讲》,山东教育出版社,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