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恶
作者: [意]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吕同六 / 刘儒庭
出版年: 2017-1
页数: 424
定价: 60.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巴别塔诗典
ISBN: 9787567555235
这是我喜爱的诗人。我希望能读到他的意大利语诗歌。
——马雅可夫斯基
内容简介
我时时遭遇
生活之恶的侵袭:
它犹如喉管扼断的溪流
暗自啜泣,
犹如炎炎烈日下
枯黄萎缩的败叶,
又像是鸟儿受到致命打击
奄奄一息。
我不晓得别的拯救
除去清醒的冷漠:
它像是一尊雕像
正午时分酣睡蒙胧,
一朵白云
悬挂清明的蓝天,
一只大鹰
悠悠地翱翔于苍穹。
——蒙塔莱《生活之恶》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Eugenio Montale (1896-1981),意大利诗人。他出生于热那亚,自幼喜爱音乐和文学,二十岁时开始写诗,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乌贼骨》,轰动意大利诗坛,成为“ 隐逸派 ”诗歌代表作品。1938年因拒绝加入法西斯党而处境艰难,但依然从事 翻译和写作 ;二战后,他的创作颇丰,并于197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81年9月12日,蒙塔莱在米兰去世,意大利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20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和西方颇有影响的 诗歌流派 之一。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30年代达到鼎盛。隐逸派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它以 主观唯心主义 为理论基础,主张艺术家避开严酷的现实,逃遁到个人情感的世界里去。它的题材主要是描写 片断的自然场景,抒发人的瞬间的感受、幻想和隐藏在内心的微妙情绪,表现人生的孤独、忧郁和生活的邪恶 。
在艺术上,隐逸派回避写实,而侧重以奔放的想象,借助独特的隐喻和意象来建立艺术形象,表达诗人复杂的主观感觉。
隐逸派的诗歌大多是自由体,讲究韵律,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强调词的声音比词的意义更富有表现主观感觉的力量,力求挖掘词语蕴含的感情色彩,而舍弃它的普通的、日常的涵义。
隐逸派诗人避开激烈的社会政治斗争, 沉湎于个人的感觉世界 ,把抽象的、超时代的生活之恶当作一切祸害的根源,实际上冲淡或掩盖了社会矛盾的实质。有时,悲观伤感的色彩较为浓重。
同时, 隐逸派又曲折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独特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它同为资本主义和法西斯统治歌功颂德的文学唱反调,表达了意大利中小资产阶级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特别是对法西斯独裁政权及其意识形态既不愿顺从又无力反抗的苦闷、失望、彷徨的情绪,因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
到了40年代,在人民群众掀起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影响下,一些隐逸派诗人或直接参加了抵抗运动,或在诗歌中鲜明地表现 反法西斯主义、爱国主义 的主题,开始触及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
隐逸派诗人在艺术上寻求创新,扩大诗歌的表现手段,善于细腻地刻划人物的精神世界,精心锤炼,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 常常刻意追求感觉和意象 , 有的诗玩弄文字游戏,内容空虚,大多晦涩难解 。
他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以巨大的艺术敏感和排除谬误与幻想的生活洞察力,阐明了人的价值。——颁奖词
同时,隐逸派又曲折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独特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它同为资本主义和法西斯统治歌功颂德的文学唱反调,表达了意大利中小资产阶级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特别是对法西斯独裁政权及其意识形态既不愿顺从又无力反抗的苦闷、失望、彷徨的情绪,因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也许这本书得奖主要是这点带来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