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泉州的诗歌翻译
建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
翻译:
建中、贞元年间,我寓居江南谋生,与人交往不多,但往往能在民间听到欧阳詹的大名,可见欧阳詹名闻江南已有很长时间了。
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
翻译:看他一片诚心,只要对我有利,他可以忘却自己位卑言微而去做的。
《欧阳生哀辞》 唐 韩愈
(欧阳名詹,字行周,泉州晋江人也,卒年四十余。集十卷行世,《新史》于《艺文》立传。)欧阳詹,世居闽越。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至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闽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未尝肯出仕。
今上初,故宰相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治其地。(治上或有往字,非是。)衮以文辞进,有名于时,又作大官,临莅其民,乡县小民有能诵书作文辞者,衮亲与之为客主之礼,(吕汲公本如此。方从阁、杭、《苑》、《粹》,辞进下即属乡县至者,“衮”下又有“故宰相”字,下乃属有名至其民,又属亲与云云,颠倒错乱,全无文理,而方云三本如此,不当轻改,其敝如此。今定从吕本。方主下有人字。乡县作县乡,则尚有可取云。)观游宴飨,必召与之。(宴或作燕,与读为预,或作预,或疑与如字,而之下当有俱字。)时未几,皆化翕然。(化,《新传》作仕,非是,按《衮传》,建中初,起为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学校,使为文章,亲加讲导,与为客主均礼,观游燕享与焉,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闽越之人,举进士繇詹始。(贞元八年,詹与公同登第,退之同年进士。此言闽人举进士,自詹始,及观林蕴《泉山铭叙》,则谓闽川贞元以前,未有文进者也。因廉使李成阝公 《兴启庠序》,请独孤常州及为记,中有辞云:缦胡之缨,化为青衿。其兄藻与友欧阳詹,继登正第。以其年考之。则藻之登第,又在詹之前。然长溪薛令之以中宗神龙二年擢第,则又在藻之前矣。退之谓由詹始,岂考之未详耶?
建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下或有矣字。)贞元三年,余始至京师,举进士,闻詹名尤甚。(余下或有“年十九”字。闻或作则。或云当并出。则闻二字亦有理。
八年春,遂与詹文辞同考试登第,始相识。自后詹归闽中,余或在京师他处,不见詹久者,惟詹归闽中时为然,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久然后去。故余与詹相知为深。
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嶷音逆。)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十五年冬,余以徐州从事朝正于京师,(公为徐州节度推官。)詹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将率其徒伏阙下,举余为博士,会监有狱,不果上。(或无监字,监或作詹。)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呜呼,詹今其死矣!
詹,闽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有得或作在得,或无于是字,而有复出“将以有得”字。)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或作友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詹之事业文章,李翱既为之传,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之传或作之说,或作之志,故上或有余字,非是。)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哀,以卒詹志云。(悲哀或作哀悲。今按:上文已连有两哀字。不应如此重复,或当删去此哀字,詹或作其。)
求仕与友兮,远违其乡;父母之命兮,子奉以行。友则既获兮,禄实不丰;以志为养兮,何有牛羊?事实既修兮,名誉又光;父母忻忻兮,常若在旁。命虽云短兮,其存者长;终要必死兮,愿不永伤。友朋亲视兮,药物甚良;(亲视可作视疾。)饮食孔时兮,所欲无妨。(孔或作既。)寿命不齐兮,人道之常;(齐一作高。)在侧与远兮,非有不同。山川阻深兮,魂魄流行;祀祭则及兮,勿谓不通。哭泣无益兮,抑哀自强;(益或作救。)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诚。呜呼哀哉兮,是亦难忘!(哉下或无兮字。)
《题哀辞后》 唐 韩愈
(或删此四字,作《题欧阳生哀辞后》。崔群及詹,皆与公同年,刘伉姓名仅见于此,他无所闻。)
愈性不喜书,自为此文,惟自书两通:其一通遗清河崔群,群与余,皆欧阳生友也,(友上或有之字。)哀生之不得位而死,哭之过时而悲;其一通今书以遗彭城刘君伉。君喜古文,(或无书字,或无伉字。下君字,一作伉。)以吾所为合于古,诣吾庐而来请者八九,至而其色不怨,志益坚。(或无志字。)凡愈之为此文,盖哀欧阳生之不显荣于前,(哀,一作痛。)又惧其泯灭于后也。
今刘君之请,未必知欧阳生,其志在古文耳。(其志上或有之志字。)虽然,(下或有“苟爱吾文必求其义”八字。八字下又或有“则进知于欧阳生矣必时观”十一字。)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乎或作于,方从三本无道字。以上下文考之,无道字即不成文理矣。)古之道,不苟誉毁于人。(此下或有“然则吾之所为文皆有实也”十一字。)刘君好其辞,则其知欧阳生也,无惑焉。
参考译文
欧阳詹世代都居住在闽越地方,他的祖先都在闽越做过官,其中做到州佐、县令的也有不少。闽越土地肥沃,有山泉禽鱼带来的乡野乐趣,虽然百姓中也有不少杰出人物,他们通文墨,懂法令,可以与京师名士相媲美,但却不肯出来做官。当今皇帝建号之初,以前的宰相常衮任福建诸州观察使,管辖闽越这地方。乡县的庶民百姓凡能读书、作文、吟诗的,常衮亲自结交他们,以上宾的礼节接待,一同交游饮宴。欧阳詹那时一枝独秀,常衮对他更是加倍爱护,其他文士对欧阳詹也都推崇信服。
建中、贞元年间,我寓居江南谋生,与人交往不多,但往往能在民间听到欧阳詹的大名,可见欧阳詹名闻江南已有很长时间了。贞元三年,我初次进京应试,那时听到欧阳詹的名声更大了。贞元八年春天,我与欧阳詹同榜考中进士,那时才相识。以后欧阳詹回到闽中省亲,我有时在京师,有时在别处,长时间没有见到他,只有欧阳詹回闽中时才这样。其他时候与欧阳詹离别,都不满一年,离别过不多久就能再见,见了面就不想往别处去,长时间之后才离开。所以我与欧阳詹交往很深。
欧阳詹侍奉父母恪尽孝道,对妻儿仁爱,对朋友义气而真诚。他气质淳朴,品行端正,体貌不凡。他平时喜欢说些玩笑话来调节心情,他的文章寓义深远、迂回曲折,善于用自己的话说明问题。读他的诗文,知道他对慈孝之道最为推崇。十五年冬天,我以徐州从事的身份进京向皇帝朝贺,欧阳詹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助教,准备率领他的学生到宫门跪请皇上,推举我为博士,正巧那时国子监有狱讼之事,上书一事没有结果。看他一片诚心,只要对我有利,他可以忘却自己位卑言微而去做的。
唉,欧阳詹现在去世了!欧阳詹是闽越人,父母年迈,他舍弃朝夕奉养父母之职,来到京城,他的本愿是为了在京城能有所得,衣锦荣归使父母感到荣耀。即便他父母的心愿也都是这样:儿子在身边,虽然没有离别的忧愁,心里却并不快乐;儿子在京师,虽有离别的忧愁,但心里在为他高兴。像欧阳詹这样的人,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以达成父母的愿望来敬养父母的人吧!
欧阳詹虽然没有得到高的官位,但他的名声流传在京城人中,他的德行已取信于朋友间,他和他的父母都没什么可遗憾的了。欧阳詹的事业和文章,李翱已经为他写了传记,所以我写下这篇哀辞以寄托我的哀思,用它流传下去,寄给他的父母,宽解他们的哀伤,并了结欧阳詹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