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昌龄·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注释与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①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②金闺万里愁。
注释
①海:青海。
②无那:没有那种。
赏析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盛唐边塞诗日趋繁荣,是唐玄宗重视边事设节度使所致。节度使要长期负责一个区域的边事,很需要吸引内地的士人来任职。士人到边庭比较容易施展抱负,因此不少人向往边庭,渴望得到边庭更多的信息。写边塞诗便成为时尚。而王昌龄弱冠即远游西北边塞,甚至到过碎叶城。虽未必从军,但到了边庭,自然会较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边庭。边庭生活独特新奇,从而激发了诗人无限的创作冲动。
这首诗开篇即用“烽火”二字,一下把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茫茫边塞。然后诗人用黄昏、海风、秋寒、碉楼来渲染出一种苍凉寂寥的氛围。然后诗人将镜头推近,最后聚焦到烽火城西边的百尺碉楼之上,只见一名军人独坐在那里。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坐”字,可见这名军人不是在站岗,那么他静静地坐在寒风里,在看什么?在想什么?让人马上联想到他是不是想家了,或者挨批了,等等。这时他拿出羌笛,笛声打破了周围的沉寂,《关山月》那威武雄壮的旋律里,根本没有内地那种金闺之愁。这里诗人用“无那”二字将军人的豪迈之气充分地表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中的“无那”二字,很多书上都注为“无奈”。岂知若取无奈之意,诗人那满腔的豪情将化为乌有。也就违背了诗人七首从军行的主旨。那么,军人们离家万里,辞别亲人,他们怎么会没有思念之情呢?诗人既然提到了愁,那就是说他们有愁,但那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因为这是在军营。很多书里都注有:那呜呜咽咽的笛声,将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之情推向 *** 。笔者不以为然。
因为笛声里传来的是《关山月》,而不是《梅花落》,根本没有悲凄之意,分明却有雄壮之音。何况军人思亲,往往都在夜深人静之后,诗中所写黄昏之际,若也作此理解,颇为牵强。在这首诗里,诗人营造的气氛是苍凉而不是悲凉,表现的情绪是豪情而不是悲愁。正如他在《从军行·其二》里所写:“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人的意思是,歌舞换来换去老是唱些离情别恨,这不是扰乱军心嘛。作为下官,听不下去,就只有走出帐外,看到的是一幅秋月长城的壮阔美景。诗人的豪情一下子找到了寄托,爱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立刻洋溢出来。
关于“无那”一语,可同时参考王维《酬郭给事》诗:“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意思是我不辞年迈,真想随你进退。可是体弱多病,还是辞官引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