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冰灯是怎么做出来的
古时候,居住于寒冷地区的农夫或渔民,在滴水成冰的夜晚喂马或捕鱼时,为了弥补照明用具的不足,经常用水桶盛水冻成冰罩,将油灯或蜡烛放入其间,以防被风吹灭。后来,有的穷苦人家在新春佳节或上元之夜,不甘寂寞又买不起灯笼,也做点冰灯摆在门前凑趣。故此冰灯又称“穷棒子灯”。“穷棒子”制作、使用的冰灯,由于难登大雅之堂,故此缺乏文字记载。第一次提到冰灯的诗歌是明朝唐顺之写的《元夕咏冰灯》:“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在火树银花、争奇斗艳的元宵灯会上,忽然看见闪动清光的冰灯映照着沉沉的夜空,走近再看,竟见那冰灯的灯身之上有水滴集聚,似要消融,却又轻缓有致,好似鲛人的珠泪,有一种光泽在。看的时间久了,周围的观赏人群便都觉得凉,那寒气虽不急迫攻心,却也着实令人生畏。古代的冰灯制作,非常讲究技巧。所用原料有冰,也有雪,为了延长展出寿命,有的还“以矾入冰”或“以矾水淋雪成冰”,使做出的冰灯“至二三月间方解”。清人方观承在其《冰灯》诗序中写道:“缚细篾为灯形,以水淋之凝结。”说明了古时冰灯的大致做法。通过方观承的这两句话可以知道,因是水淋,若要成冰灯,则需要很低的气温,因此冰灯通常流行于北方,南方只有在气温极低时才会偶尔出现。至于制作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呈奇献巧。《国朝金陵诗征》中写新疆巴里坤的冰灯“广长十余丈,其内山原、楼阁、玉屏、石壁、几案、人物悉搏冰为之,照以烛”。《吉林纪事记》记载当地的冰灯是“镂八仙、观音等像于薄片,裁以作灯,夜燃烛放光,几如刻楮之乱真,其巧诚为不可思议。”正因如此,冰灯吸引了许多观众。新疆巴里坤的冰灯引得“城乡士女奔集,观者如睹”。《吉林通志》记载:“十五日为元宵节……于市张灯三日,金鼓喧阗,燃冰灯,放花爆……是日男女出游,填塞衢巷。”清朝末年,北京城里也展出过冰灯。据清人夏仁虎的《旧京琐记》记载,那时每当正月,京城里总要举办各种灯会,六部衙门里也张灯结彩,名为“六部灯”。六部灯中“有冰灯,镂冰为之,飞走百态,穷工极巧”。以后每逢正月十五,什刹海冰窖的工人还用什刹海天然冰制成中空的立体椭圆冰造型,内点蜡烛,摆在什刹海东沿义溜胡同西口的街头上,供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