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真实的艺术氛围
96岁的费孝通先生临终前两三年,老是找汤一介、乐黛云两口子聊天。老人深情地说,我干了一辈子文化,我走了,“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也就基本上没有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我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几乎看了一个世纪。这一代的知识分子有个***同的特点:懂历史、懂哲学、懂文学、懂艺术,是贯通型的大家、通才,不是只守在自己的这一小块领域上的。
我们讲创作跟生活的关系,前几年讲“三深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这几年又突然变成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一个变化。但是不管你怎么说,只讲了一面。你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是怎么讲的?16个字:“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就高明,光进去容易搞成自然主义,进去了不是终点,熟悉了、烂熟于心之后,还要站出来,站在时代思维的制高点上,这样才能看得远、想得深。
艺术的目的是营造一种氛围。艺术应该投射艺术家的审美理想,那么多从蜗居里边走出来的大师,为什么不写呢?这些人的人生经历、理想信仰、学术操守没人写,却要写《蜗居》这样的故事。不是说不能写,它是现实的,毛病就是在于只讲了深入,入乎其内,没有讲出乎其外。艺术不是客观呈现就完了,呈现出来的目的是要给人一种指向,一种理想。你主张什么,如果不赞成,应该注入强烈的鲜明的审美批判,结果这个电视剧不是客观地呈现,还露出了几分欣赏,这就麻烦了。你站出来,才能把问题看得更深更透,才能真正给这个民族提供精神营养。说穿了,营造氛围的目的是提供精神营养的。
孙家正把文化分成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叫“物态文化”,比如说一个杯子也是一种文化。打的是景德镇产,结果是假的。就像阳澄湖大闸蟹,很多都是外面长大拿到阳澄湖去泡了两天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再繁荣,如果“物态文化”的物是造假的,证明这个民族不文明,很难持续繁荣。这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第二个层面是“方式文化”,礼貌、廉耻都在里边。今天这个方式文化至少出了一种怪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有人学历很高,上了公***汽车却不给孕妇、老人让座。一对老夫妻一辈子捡破烂,辛辛苦苦积了点钱拿出献给灾区,也是另外一种。“方式文化”里边也有失衡的现象。第三个层面才是“精神产品”,包括电影、电视、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等。精神产品也是这个问题。一方面大发展、大繁荣,比如长篇小说每年产量有两三千部了,可是又有几部相当于当年的《青春之歌》、《红岩》?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