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花篮》是哪的民歌

河南

/henan/3000001/2006/12/22/2006-12-22_507925_3000001.shtml

随便找个人问一下,知道哪首“河南民歌”?答案都是《编花篮》,很少有人说出第二首“河南民歌”。《编花篮》作为“河南民歌”被传唱了近半个世纪。但是,河南省检察院退休干部、今年76岁的郭复善认为,这首歌是他谱曲的,是“原创歌曲”,不是“民歌”。歌词原本是“摘棉花”,而不是什么“摘牡丹”。《编花篮》到底是谁的?又是怎么被“改头换面”的?

20年维权之路 《编花篮》是我“编”的,怎么还说是民歌?

12月19日上午,郑州晴冷,记者来到人民路郭复善老先生的家。郭老师今年76岁,戴着一副老花镜,看上去精神不错。郭老师家里还有一位客人——天基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建兵。王律师说,他是听说郭老师要“维权”,主动上门“服务”的。

在郭老师书房,一个小书柜上摆满了与《编花篮》相关的音像制品,记者随便翻了翻,多把《编花篮》注为“河南民歌”。

郭老师拿出两张光碟给记者和王律师看,分别是中国唱片总公司2004年出版的《民族歌坛名人》和2005年出版的《民间小调》,两张光碟都收录有《编花篮》,均注为“河南民歌”。

正是这两张光碟的出版,再次引起了郭复善老人“维权”的想法。

“1986年,我发现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出版的磁带中把《编花篮》当做‘河南民歌’。”郭老师说,他给对方致信要求“恢复词曲原貌”。对方在回信中称,“不知道歌曲是你们创作的,以后再版时再恢复”,并寄来30元稿费。“没想到20年过去了,《编花篮》还是署名‘河南民歌’”。

今年3月,作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郭复善给协会寄去了从市面上购买的侵权作品,委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追究中国唱片总公司的侵权责任。据郭复善介绍,从3月份到10月份,虽经协会与唱片总公司协商,但结果是最多支付一些费用,署名不会变。

回忆创作经过 小时候常去棉田 摘棉花激发创作灵感

郭复善老师回忆了《编花篮》创作经过。新中国成立前郭老师就参加了八路军,主要搞文艺创作,豫剧《朝阳沟》的作者杨兰春是当时文艺队的队长。

新中国成立后,郭老师先到省歌舞剧院担任指挥,后转到省文联任曲艺编辑。郭老师回忆说,“1958年,我在当时的一份报纸上看到了省文联干事钟庭润的歌谣——《编花篮》。这激起了我的创作灵感,就为歌词谱了曲。”

“我老家就是老洛阳县城的,父亲是棉花技术员,侍弄棉花很有一套。我常跟着父亲到地里摘棉花。”所以,当郭复善看到《编花篮》的歌词时,仅仅用了2个多小时就谱写了这首词的曲子。词曲出来后,一个勤劳欢乐的农村少女形象也就面世了。郭复善说,这首歌本来就是歌颂劳动人民的:一个棉产区的少女自己种棉花,自己编花篮,棉花熟了以后自己采摘;摘了棉花以后送到北京送给毛主席。

“作为一个棉产区的人,我对棉花有很多遐想。”“为啥棉花像牡丹?棉花白啊!”“为啥三朵两朵就能摘一篮?棉花丰收啊!”

不满歌词被改

摘牡丹有违道德洛阳人民不会同意

1959年,北京《歌曲》半月刊第3期首发了《编花篮》,词作者钟庭润,曲作者署名“筱轩”。“筱轩就是我。”郭老师说,因为我字轩,就取了个笔名“筱轩”。

郭老师送记者一本《编花篮——郭复善作品选》,里面收录了郭老师作曲的38首歌曲,多署名“筱轩”。196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编花篮》。“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

1986年,郭复善偶然在郑州市二七广场听到《编花篮》,才发现曲子没有变,但歌词却被“篡改”了,而且还被冠名为“民歌”,既没有词作者,也没有曲作者。

“为啥要摘牡丹?牡丹是观赏用的,摘牡丹花,那是有违道德的,也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当郭复善把这首改编过的词告诉钟庭润时,这位词作者也是一脸的不解:“我的诗歌怎么成了民歌了?我歌颂劳动人民,歌颂人民领袖,怎么变成了姑娘摘牡丹了?”

郭老师的妻子史子珍也是搞文艺工作的。她带大家唱的《编花篮》是原版的,就是“摘棉花”,而不是摘牡丹。“摘牡丹洛阳人民都不会同意的。”

郭复善表示,他将通过诉讼一方面要求恢复《编花篮》歌词原貌,另一方面讨回署名权。

郭复善作曲的《编花篮》

编,编,编花篮,

编个花篮上南山。

南山有块棉花田,

朵朵开得像牡丹。

金牡丹来银牡丹,

银牡丹呀哪嗬咿呀嗨。

采,采,采新棉,

三朵两朵采一篮,

俺把那篮儿送北京,

毛主席见了夸奖俺。

夸俺的篮儿编得巧,

夸俺的棉花开得艳。

谁见了谁喜欢呀啊。

现在流传的《编花篮》

编个花篮上南山

南山开满红牡丹,

朵朵花儿开得艳,

银个丹丹嘿银牡丹,

祖国春色没个边。

摘,摘,摘牡丹,

三朵两朵摘一篮

花儿开得多娇艳,

姑娘见了好喜欢,

五彩缤纷嘿齐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