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楠溪江景点的传说

 陶公洞,因陶弘景在此隐居修炼而得名,被道书《云笺七签》称之为“天下第十二福地”,在著名楠溪江大若岩景区。

洞状似箬笠覆盖,故其岩呼为“大若岩”。若,音同箬也。因陶公在此撰写过道教著《真诰》,故大若岩别名“真诰岩”;又因洞内有一股不溢不涸的赤水,故又名“赤水岩”。

陶公洞幽深宽敞,周围风光旖旎,烟霞弥漫,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国隐逸王贞白隐居时,其弟子朱孺子见白犬走枸杞丛下,怪之,掘得根若犬者,煮食之身轻,登石台仙去,故洞前有一石台,名之曰:“飞升台”。

“千仞绝壁,一洞中开”。此洞为浙南最大石室,可容纳数千人。乾隆年间施元孚在《游大若岩记》中,这样描述:“将至,见其山自西来,薄溪浒,哆然口张,若临流欲饮状,入则高广为屋”。洞高十七丈,广二十三丈,深二十四丈,洞门朝东南。在清康熙时,洞中偏南一块望仙台高地上,还建有胡公庙。胡公者,胡则也,字子正,宋兵部侍郎致仕,婺州(今永嘉)人。生有公德,殁后乡里怀之,庙祀诸方。胡公神龛右侧洞壁下有小水井,即“赤水井”。自井循洞壁东行,左为文昌阁(已遭火毁),在原高地当其洞口。右壁向左架一石梯,从高台而下,以洞口入左缘石壁,建木屋数楹,为香客宿舍。弥勒殿在洞外,其后檐,距洞口数丈。陶公洞于今,由陶公传宗,又则以胡公显。每岁菊月,远近善男信女,进香络绎不绝。附近村农,出其柿、柚、栗、麦饼、山果子等等,赶来集市,在洞外杂推买卖,熙熙攘攘如闹市。洞内香烟缭绕,烛光映照,顶石片片,鳞次灼灼,如云霞。如在洞内鸣放爆竹,轰然仰射亦不能到洞顶,极富情趣。洞内冬暖夏凉,四季宜人。白天,洞内光线或明或晦,随洞外云霞雾气开合而变幻莫测。洞口水珠垂帘,终年长挂。每当太阳初出,经折射,散成五彩光束,绚丽之极。

陶公洞历史悠久,三国王贞白、朱孺子师徒,及至陶弘景在此隐居修炼时,其建筑甚为简陋。正式建祠,则在唐咸通七年(886)。其时,为免除因水旱疾疫灾祸,恩王府参军知永嘉监崔元德,请于朝立寺,并予田450亩;宋绍圣二年(1095)建文昌阁,黄道陵居此修炼;宋宣和三年(1121),建三清殿,赐名广福灵真宫,并建钟鼓楼。淳熙八年(1181),篁潭林氏重建寺宇,捐置田地。庆元年间(1195——1200)道士王希皓知宫事,增些许建筑。大德四年(1300)道士曹渊龙“两被恩命,提点宫事。”始专事居之,出私钱募人垦其山下,筑溪堤防水患,“作斋堂,治凡屋之当治者,凡二十年而宫事备。天子下玺书护之,俾其徒相传。”明嘉靖元年(1522),吏部都给事陈守寅捐资重修;清康熙十七年(1678),霁仑大和尚自京师来此挂锡;康熙五十九年(1720),陈邦圣等建胡公殿;乾隆年间,即从1744年至1753年,莲舟和尚进行一次较大修建。从此,大若岩日见繁荣。

据《华阳陶隐居内传》载:陶弘景长期隐居茅山,曾得梁武帝恩宠,有“山中宰相”之殊称。曾于公元507年,512年两度离开茅山前往永嘉大若岩,“租田自作,苦度荒”,隐居石室(陶公洞)续撰《真诰》。他所写“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有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首传世之作,是答南齐高帝“山中何所有”诏问而作。然因他来过大若岩,后人在石室附近附会出“白云岭”和“白云亭”,以为纪念。他的优美散文《答谢中书书》,描写的景色,酷似大若岩景区的山水风光。

陶公洞及其所在大若岩景区,不仅是道家修炼之地,亦是历史文人墨客驻足神忘之所。早于陶弘景八十三年的谢灵运,在公元422年秋至公元423年秋为永嘉太守时,曾写下一首《石室山》。诗曰:“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虚泛经千载,峥嵘非一朝。”陶公洞及其附近景色跃然纸上。之后,历代骚客文人来此游赏吟咏甚多,大多是本地土著,或外籍来永为官诗人之作。这是由于大若岩地处偏僻东瓯荒夷之故。元尹延高《咏真诰寺》:“真人仙去后,洞穴尚峪岈。殿滴空岩水,廊穿别嶂霞。”明王叔果《咏陶公洞》:“由来称福地,曾此集群仙。云护丹台古,霞标法界先。”清释莲舟《重建大若岩寺》:“胜迹尘埋几百年,何期待我续相传。”“誓将旧址还新宇,世世宗风启法筵”等等。至于近代被誉称“一代词宗”的夏承焘教授《题“大若岩志”》,百岁革命老人柯逢春,中山大学教授陈修仁等的诗作,大多是描写陶公洞这一古迹及附近风物。此外,还有相当部分诗作,是写五十平方公里大若岩景区其他景点景物,如陶公洞西北错落峥嵘的十二峰,还有“玉峰洞”、“水莲洞”(已毁),以及“玉甑侍云欹,飞泉百尺垂”的傅岩瀑布等,在众多诗人笔底生辉。值得一提陶公洞东北“九漈瀑”,更为壮观。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九漈歌》维妙维肖描写那影象。灵山秀水,气候宜人的大若岩,是益寿延年之地。相传陶公洞中流出的赤水,饮之可益寿,附近水云村,历代百岁老人甚多。无怪陶弘景不远千里前来隐居,撰写道教著作并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