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感人的成材故事

自学成材身残志坚 山东残疾女青年事迹感人

山东省境内有条河叫徒骇河,这条河从山东省西部发源,流经聊城、德州、滨州等地注入渤海。本文的主人公李志华,就出生在徒骇河畔一个叫沙洼的村子里。

一出生,不幸就陪伴着她

1983年3月17日,随着一声“哇——”的啼哭,一个女婴在山东省沾化县流钟乡沙洼村村民李海亭、时建云夫妇家坠地。

虽说婴儿很瘦小,但一双大眼睛很有神,小嘴嘟着,煞是招人喜欢。小两口心里高兴自不必说,李海亭的父母看着刚出生的小孙女也欢喜得合不拢嘴。邻居听说李家添了女儿,也都上门祝贺、看孩子。不知是谁眼尖,发现女婴右脚长得和平常人不一样。时建云仔细一看,发现婴儿右脚长得确实特殊,有些向内弯。一旁的邻居七嘴八舌地说,新生儿这样不稀奇,用手捋捋就能捋正过来,听大家这么说,时建云和丈夫也没往心里去,就不停地捋婴儿的右脚。

这天晚上,李海亭和妻子商议着给女儿取名字,小两口都有文化,为给孩子取个满意的名字还真费了一番脑筋。“女儿是咱家的希望,就叫志华吧,‘志在中华”,盼着她今后能给咱家长志气,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小两口心想到了一处,女儿的名字就定为“李志华”。

但是,添了女儿的喜悦还没从小两口心头退去,不幸的潮水就猝不及防地漫上来了。

女儿出生的第8天,时建云给她换尿布。当她翻过女儿的身子,不经意朝后背一看,惊讶得大叫出来:“啊———”丈夫闻声跑来一看,也不禁吃了一惊:只见小志华的后腰处,有一个极明显的鼓囊囊的大肉瘤,直径足有10厘米!女儿的小身子总***才多大啊,这么个大肉瘤长在背上,就像倒扣着一口碗般刺眼,怪不得女儿老是哭个不停呢!

提着一颗心,李海亭慌忙赶到当地卫生院,向大夫讲述了女儿的情况。听完他的介绍,大夫说,他女儿后腰上的肉瘤连着身体各个部位的神经线,对其身体成长、发育极为不利。医生还说,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当地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治疗,建议李海亭带女儿去大医院检查。李海亭怀着失落的心情回了家。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发现女儿后腰上肉瘤的同时,这个小生命出生时那长得特殊的右脚也未能变为正常,尽管时建云按照乡亲们提供的方法天天用绳子捆上竹劈子、铁板,模仿医生给骨折的人打石膏一般夹正女儿的右脚,但每当晚上放开绳子,右脚还是恢复向里弯。

看看女儿天真的小脸,摸摸她后腰的肉瘤和畸型的小脚丫,时建云的眼泪流个不停。本是需要营养的时候,时建云却常常吃不下饭去,一天比一天消瘦。

小志华出生第10天,按照当地的风俗,该给她“过10日”。就在这天,心情抑郁、缺少营养的时建云被医生查出患有乳腺炎,开始吃起了中药。又过了18天,时建云病情加重住进医院做手术。小志华的姥姥心疼女儿和可怜的外孙女,把外孙女抱回家,天天喂“蛋乳精”充当奶水。

满月后的小志华,突然接连几天咳嗽不止,她的姥爷找到一个赤脚医生,给时建云买了药后,让医生再给孩子开点药。谁知医生只是不屑地笑了笑,没说话。老人只好提出给小志华买“小儿安”药粉。拿着药回家的路上,老人突然明白了:女儿生了个“怪胎”的消息十里八乡都传遍了,好多人都说这孩子不该养,养也养不活;看医生那神情,分明也是这意思,说这孩子养不活啊!

但是,身骨瘦弱而生命力顽强的小志华,在世人的嘲笑和冷眼里,靠着“蛋乳精”和母亲病愈后稀少的奶水,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小志华一天天长大,1周岁左右学会了说话。但是时建云不敢让女儿学走路,担心她右脚畸型更加严重。外人一看上去,志华是个乖巧伶俐的小丫头,只有往脚上一看,才能发现她右脚穿的是一只特殊的极度向内弯的布鞋。

李海亭夫妇的心里,无时不刻都在盼望着有一天能给女儿治好病,早日让女儿摆脱病痛的折磨和外人的歧视。小志华长到3岁时,也被父母抱了3年,没下地走过路。这年,夫妇二人决定给女儿治病。

1986年阴历二月初二,李海亭和妻子抱着女儿坐上了去滨州的汽车。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科的毛大夫接待了他们。毛大夫给小志华仔细做过检查后说:“右脚矫正过来也不管用,因为脚上的神经线和肉瘤连在一起,即使暂时(把右脚)矫正过来,过不久还会恢复畸型。最好是先治肉瘤,治好了它脚就会不治自愈,自己能恢复正常发育。”

毛大夫还做出一个让小两口吃惊的预言:小志华的左脚一定也会变畸型。时建云不解地问:“现在左脚很正常呀,怎么……”毛大夫回答:“现在是正常,但以后会变,因为左脚神经线也和肉瘤连着,变畸型是迟早的事。”

在医院,小志华的诊断结果是患有“先天性腰脊膜膨出”。该院神经科一位姓赵的大夫同情地告诉李海亭,给这种肉瘤做手术危险系数极大,以前做过的患者有的成了全瘫,有的成了痴呆,还有的下不来手术台就死了。

“女儿的体质本来就弱,哪经得起手术呢?万一有个危险可咋办?”夫妻二人打定主意:带女儿回家,外人看不起是外人的事,我们自己的孩子就是傻子也要把她拉扯大!

家成了课堂,她学完了小学到初中的所有课程

光阴似箭。小志华一天天长高,但因为担心她的脚畸型加重,直到4岁,时建云才敢让她学着用手扶墙壁、炕沿走几步路。

小志华5岁那年,滨州那位毛大夫的预言不幸言中了———志华的左脚渐渐变型,但和右脚相反,左脚是向外翻,弯曲程度比右脚轻。从此以后,时建云每次给女儿做鞋,都要做“一顺儿”向左弯的鞋。

小志华快满6周岁,沾化县民政局请来某部队一位专家给当地患小儿麻痹症的群众诊治。时建云抱着女儿作为“编外病号”请专家给看看。这位专家看后说:“目前她(指李志华)这种病在国际上都没有办法治。等几年医学发达了,也许会有办法。”“等几年”才“也许有办法”,专家的话把时建云心中残存的一丝希望抹得干干净净,她拖着沉重的脚步,背着女儿往回家的方向缓慢地移动。小志华已有些懂事了,她伸出小手擦去妈妈眼角的泪花,小声地说:“妈妈,俺不治了,不治了。”母女二人哭成了一团……

满6周岁后,村里同龄的孩子都上了育红班(类似于城市的幼儿园)或小学。时建云发现,女儿经常呆呆地望着窗外,每当外面有上学的孩子经过,她的脸上就会浮现出一种若有所失的神态。时建云试探着问:“志华,你想上学吗?”“想!”几乎是没加思索,志华就大声喊道。

几天后,小志华如愿以偿,进入村里办的育红班,和一群小伙伴听老师讲故事,一起做游戏。小志华聪明、懂事,阿姨很喜欢她,但小志华在班里仅呆了短短两个星期,就患上了肠胃病,打针吃药在床上躺了20多天。病愈后,她再也没去育红班。因为班里有些不懂事的孩子常以拿她开玩笑为乐事,使她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再加上志华上厕所不方便。时建云心疼女儿,不忍让女儿受委屈,她决定自己在家带女儿,教女儿认字、学知识。

小志华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母亲所教的已不能满足她求知的欲望,她开始在家里找书,找报纸,找一切有文字的东西来看,甚至连父亲的烟盒她也不放过,非得拿来学会写上面的字不可。从同龄的表妹那里,志华借来了一年级的课本,在妈妈的指导下阅读起来。一年级的看完了,就借二年级的来看,看完了再借高年级的……几年下来,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在校园里读完了小学,志华也在家“学”完了小学所有课程,而且又开始借来初中的课本阅读!

小志华虽双脚行走极为不便,但手很灵巧。7岁时,她就用几块碎布做了一个可爱的布娃娃。以后的几年间,家里的零碎布头都被她拿来做各式各样的布娃娃了,光半米多高的就做过10来个。来家里串门的大人小孩喜欢,布娃娃都送了人。

14岁,她写出了第一首诗

时间很快到了1997年春天。这些年间,小志华虽没进过校园,但小小的房间并没有局限她心灵的视野,她靠在家自学所学到的知识,并不比上过学的孩子差。除了阅读小学、初中的课本外,她还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等中外名著。

在所读到的课本里,最使小志华为之痴迷的是每册语文课本里的古诗词,虽年龄幼小,但她感觉古人写的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她一看就能理解。一次,她读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完后她竟伏在桌上哭了。妈妈惊讶地问女儿怎么了,志华擦着泪说,她能想象出作者一个人牵着马走在沙漠时的情景,作者是多么孤独啊。

这年春天,小志华的心里总感到有些话想要说出来,可自己又不知该如何表达,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不知从哪天开始,她常常在书桌旁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用铅笔写下一些连自己也觉得很意思的句子。“三月柳絮似飞雪/春风拂过分外多/烈日明照春江水/赢得燕儿唱新歌”。写完之后,志华只觉得打心眼里无比畅快。

这几行稚嫩的文字是志华写的第一首“诗”。从这天起,李志华开始经常写诗、写词、写散文,灵感的火花不时在心头撞击出丰富的诗句。有时,半夜里辗转反侧,突然想起一个好的意象,就赶快起身开灯记下来。这些诗文她一首一首地抄在了笔记本上。

这一年,李志华14岁。也就是从这年开始,她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爸爸和她开玩笑:“写的啥?都是些流水账吧?”李志华“毫不客气”:“不是流水账,写的都是心里想的事!”

时建云是村里的计划生育干事,经常和乡计生办的工作人员李宪国(后调动工作)接触。1997年夏的一天,李宪国到时建云家来,偶然发现一张纸上写着一些铅笔字。他随手拿起,念出声来:“今日石榴正当艳/花红叶绿青少年/人生能有几回红/抓住时机做贡献。”读完,他好奇地问:“嫂子,这是谁写的呀?”“嗨!还有谁?俺家闺女呗!她没事就爱瞎划拉。”时建云正在灶边烧火,头也没抬。“是小华写的?!”李宪国有些不相信,“嫂子,你说小华写的东西是个啥水平?”“啥水平不水平,我看也就和二三年级的孩子写的差不多。”时建云答道。李宪国说:“可不止呢!我看呀,有高中文化的人也不见得能写出来,你家小华有才分呢!”听了李宪国的话,时建云起身拿过女儿写的东西,仔细一瞧乐了:“以前光看她写东西,以为她都是写日记呢,没想到她还能写文章。我都没发现呢!”一旁的志华偷偷地抿嘴笑了。原来,她内心里还有些不自信,写了诗文都是自己藏起来,怕别人见了笑话,现在见妈妈和李叔叔夸奖,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因为写诗,她成了当地的小名人。生活向她洒来了温暖的阳光

1998年初的一天,流钟乡报道组的王志红从李宪国口中得知,沙洼村有个不会走路的残疾女孩,没上过一天学,但靠自学读完了小学到初中的课程,而且还会写诗、写散文。王志红很惊讶,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极有新意的新闻线索。她当天就赶到李志华家,但当时并不是想要采访,而是抱着想先见李志华,“一探虚实”的念头。见了李志华写的厚厚一大摞诗文底稿,王志红更为吃惊。临走时,她带走李志华写的一首诗,并告诉志华要推荐到报纸上发表。

发表?自己写的这些东西也能发表吗?志华纯净的心里似乎还从来没有萌生过这个念头。她想:如果真能发表,那就说明自己写的东西还能被社会认可,说明自己和文字有缘。

两个星期后,一个好消息传来:李志华创作的诗歌《倾听三月曲》被《滨州日报》副刊采用了,而且是只字未作改动!手捧散发着墨香的报纸,李志华控制不住狂喜的眼泪,她的心“咚咚”跳个不停:“我写的诗也能发表,我能行,我能行……”

李海亭家没上过一天学的残疾女儿会写诗,名字还上了报,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在流钟乡这片穷乡僻壤很快传开。李志华眨眼间成了个“小名人”。

更让李志华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后她家里来了位特殊的客人———编发《倾听三月曲》一诗的王锋编辑。王编辑了解到志华的情况后深为感动,专程赶来看望这个小作者,并鼓励她努力创作,争取写出水平更高的作品。

李志华的诗文构思奇特,富有新意。一次,村里一个女孩向她讲了一个男生对自己有好感的事,志华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怕》:“你嘴里/含了一个女孩的名字/糖一般甜腻/你舍不得吐出来/怕一回头再馋了/你不舍得咽下去/怕一回味便苦了/你思来想去/她已在你嘴里———化了”。这首诗寄出后,很快在报上登出来。

多年来,时建云只给女儿买过一本书,那就是一本《新华字典》。但在李志华的书柜里,却整齐地排放着许多书籍。这些书都是关心她成长的人们送的:流钟派出所的刘明哥哥送了本《牛虻》;王志红送给她一本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和朱彦夫的《极限人生》,鼓励她以张海迪和朱彦夫为榜样挑战命运;聊城一个青年寄给她《唐诗三百首评注》和《宋词三百首评注》两本书……这些品味高雅的精神食粮“喂养”着李志华不停地向创作的更高峰攀登。

生活向李志华洒来了温暖的阳光。

去年临近春节的一天下午,时建云下地回到家。一进门,李志华就把妈妈叫到跟前。“妈,你听听这人唱得好听吗?”说着,她打开录音机,只听里面传出一个女声唱的歌。“是挺好听,可怎么没有音乐啊?这人不出名吧,是谁?”因为听着是清唱,时建云有些奇怪。“哈哈,妈,是您闺女唱的!”李志华搂住母亲的肩膀,咯咯笑起来。原来,这是她自唱自录的一首《伤心太平洋》。

看着女儿的笑脸,时建云心里很不是滋味:小时候女儿最爱唱歌,早晨起床前在被窝里都唱,可后来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看到有些人笑话自己,别说唱歌,连说话声音都很小。几天前,她见女儿刚写了一篇短文《锁住》:“父母都出门的时候,我便成为一把锁,守着一扇门,守着自己……我不曾也不会远行,我不明白究竟是我锁住了门,还是门锁住了我……”父母都下地干活时,女儿就一个人在家,天天如此,该是多么寂寞呀。做母亲的有好几年没听见女儿唱歌了,时建云多么希望女儿脸上天天都能有笑容啊!

没上过一天学的残疾少女当上热线主持人

多年以来,李志华没出过家门,她对外面世界的了解,都来自报刊、电视、收音机,再就是从父母和亲友的谈话中得到信息。她发现,收音机里的热线节目很火,打热线的人很多,而且很多都是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如果我也有一部电话,能和烦恼的人聊聊天,减轻他们的痛苦,那该有多好啊。”李志华默默地想。这个天性善良的女孩,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她认为自己特别会劝人,如果自己通过和人交谈能使忧愁者变得快乐,使快乐者更加快乐,那该是令自己多么神往的事情啊!

今年8月的一天,王志红来看望志华。从2年前认识后,两人成了好朋友。这天,王志红见好朋友像有心事的样子,就关切地询问她怎么了。李志华对她讲了自己的想法。

听完,王志红问:“你对办热线真有热情吗?”

“有!”李志华坚定地回答。

“那好!你有这份心就行,我来想办法!”王志红伸出手,和好朋友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回到办公室后,王志红挥笔给县妇联领导写了一封信,讲述了李志华的情况和她的想法,希望县妇联能予以支持。

沾化县妇联很熟悉李志华的情况,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李志华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还被评为“好女儿”。读到王志红的这封信后,县妇联主任李永红非常激动,她和县电信局取得联系。电信局领导也深为李志华的精神所感动,当即决定满足李志华这一愿望,为她安装一部热线电话,免收初装费。

电话很快就装好了。9月19日,是李志华17年来最开心的一天。这天上午9点,由她主持的名为“自强不息、青春闪光”的热线(0543)7523222举行了开机仪式。

一个农村残疾少女竟开办热线电话,这在整个滨州市,乃至全省、全国都是少有的,这一消息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在开机仪式上,李志华眼里含着泪水,作了题为《爱心伴我成长》的简短而深情的发言:“……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也有五彩斑斓的梦想,我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交流……热线开通后我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我决不会向困难低头。我要加倍努力,多读书、多看报,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把热线办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今后,我将继续朝着文学方面发展,多创作诗歌、小说,以回报社会。我相信自己会做出成绩的……”

“青春闪光”热线开通的消息经《齐鲁晚报》及滨州市几家新闻媒体报道后,电话铃声响个不停。

第一个打进热线的是济南市天桥区某职业介绍所的安××,他除了祝贺热线开通外,还表示可以在李志华需要的时候给她提供可能的帮助。

一个正在上中学的男生打来热线,不肯说自己的姓名,他向李志华诉说自己的苦恼,说每次和人说话脸就莫名其妙地发麻,心里很紧张,请教李志华该怎么办。李志华问:“你跟我说话脸还麻吗?”“不麻。”男生回答。“那你就用对待我的心态对待别人,不必紧张,慢慢克服心理上的弱点,你就会逐渐战胜自己。”李志华耐心地开导他。

一个30多岁的男子打来热线,说自己有了婚外情,让李志华帮她出个两全其美的主意。这个问题对只有17岁的李志华来说真有些不合适,但李志华此刻仍表现出一副与年龄颇不相称的平静,她问男子对那个女的有没有感情,男子回答说有。“那你对家庭呢?”李志华接着问。男子答:“孩子都不小了,能不关心家庭吗?”“既然这样,那孰轻孰重你掂得已够清楚,怎么还犹豫不决?”李志华口齿伶俐,颇有些“教训”的意味。

随着热线的开通,李志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因为她在接听热线的过程中,对外面世界的了解不断加深,生活,对她展开了日渐丰富的一面。

从热线记录上,可以看出李志华的心理感受。在10月9日的记录上,她写道:“……越来越觉得世界不能少了我李志华了。那个哭哭啼啼失恋的女孩告诉我她已从痛苦中解脱了。我多感动,居然是让我劝好了的。我是不是挺伟大?那还用问!”字里行间,人们看到的完全是一个自信、开朗、快乐,还有一点点调皮的花季少女的形象。

拨打热线电话者,以学生和初涉社会者居多。在电话里,李志华和他(她)们谈心,交流读书体会,更多的是用娓娓的语言讲出略显些稚嫩的道理以开导对方,对方高兴了,她心里也快乐;对方心里的“结”打不开,她也觉得难过。本地几个女孩因为早恋欲离家出走,临行前给李志华打电话,李志华一番晓以利害的话语使女孩子们打消了念头。但过不久,她们再次动心想离家出走,走前又打来电话。这次,李志华没有多劝,她对人说:“现在劝也没用,她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也有许多无奈之处,等她们碰了钉子自己会回来的。”果然,女孩子们跑到滨州,就觉出了家庭的温暖和校园的亲切,乖乖地坐车回来了。

美好的祝愿送给你

迄今为止,李志华已创作出300多首(篇)诗歌、散文。她的生活过得很充实:接听热线、写诗、看书、唱歌。通过热线“相识”和写诗交诗友,她在天南海北已有了众多的笔友、诗友,这些未曾谋面的朋友让她时时地感知着窗外大千世界的美好;在书上,她尽情地畅游于知识的海洋,从名家作品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给自己的创作增添灵感;她也像别的少女一样,喜欢任贤齐、张宇、朴树……

生活在李志华面前展开的,是一条宽广悠长的道路。也许,前行的路上还会有风雨、有荆刺,但是,李志华的坚强、快乐却让我们看到了无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