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27)《移居二首》(其一)
文/书山花开
?原诗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欣赏,疑义相与析 。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70
从前想移居南村,不是卜占了住宅的凶吉;
听说有许多心地纯洁的人,乐意与他们***处朝夕。
向往此事已有几个年头,如今搬迁心愿方得了却。
简陋的居处何必宽大,只要能遮蔽着床席。
邻里们常常造访,放言谈论那往古时节;
奇妙的文章***同欣赏,疑难的问题一起剖析。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72
从前便想居南村,非为选择好住宅。闻道此间入纯补,乐与相伴***朝夕。
我怀此念已很久,今日迁居南村里。陋室何必要宽大?遮蔽床靠愿足矣。
邻居常常相往来,直言不讳谈往昔。美妙文章同欣赏,疑难问题***分析。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59
我早就萌发了移居南村的念头,不是这里的风水有什么大吉大利。
听说南村的人们心地淳朴,我乐意和这样的人为邻***处朝夕。
怀着这个心愿又几度春秋,今天实现了初衷终于搬进了新第。
简陋的房舍何须宽敞,有个地方容我存身已经称心如意。
友善的邻居常来常往,高谈阔论追忆往昔毫无顾忌。
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疑难处一道详加剖析。
?解释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72
陶渊明约四十一岁时,从老家浔阳柴桑迂居于浔阳上京。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六月,诗人在上京之居遭火灾,房屋焚毁。两年之后,即义熙六年(410)九月后,又迁居南村,实现了他想往已久的愿望。这两首诗,就是他这次迁居后的抒怀之作。当时诗人四十六岁。 这首诗写迁居南村的原因和迁居后的乐趣。诗中热情赞美了南村“素心”人,表现了志同道合的高雅而纯洁的志趣 。诗人与这些纯朴的“素心”人朝夕相处,无拘无束,叙谈往事,品评文章,感情融洽而欢乐无限。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68
此二诗写于义熙六年(公元410年),渊明四十六岁。移居是由园田居迁至南村(渊明一生居处及迁南村原因,请见《年谱》义熙六年注)。此二诗可与《归园田居》对照着看。《归》诗全面抒写了归田后的情景,而《移居》则着重描绘了农村中的交往。由于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因此友情便显得非常坦易真诚,充溢着温暖与欢欣。诗人歌颂自然,所以也赞美在自然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也又一次坚定了自己归田力耕的信念。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诗人在农村中找到学问上的知音。 “奇文***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并不是傲者,而恰恰是欢喜以文会友的谦逊好学之士。这两句诗因为出色地描写了高尚意趣及切磋求知的形象,所以成为后代知识者以文会友的箴言 。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58
《移居》***二首。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六月,陶渊明旧宅遭受火灾。过了两年,即义熙六年(410)迁居南村,这两首诗是他迁入新居后不久写的,时年四十六岁。两首诗都是写他迁居后同邻人友好交往的愉快生活。 这首诗写移居南村,得与志同道合的邻居相处的和谐欢快 。
张彦《陶诗今说》,p72
读这首诗,更加地让人心头一亮,不由得不被诗人的人格力量所折服!作为一个有能力有水平能在官场宦地拼搏以享富贵荣华的文化人,甘心放弃之,自愿回农村、下农田、不辞辛劳、躬耕自食,过起艰难困苦的生活,在常人看来不是大傻子,也是“二百五”,“脑袋进水了”、“缺根弦”等污言秽语似飘泼大雨般劈头盖脸地泼将开来。其实,小小雀鸟哪知大鹏飞天之志!庸人,毕竟是庸人;哲人,终究是哲人。哲人与庸人,犹如高山与沟壑,相差甚远。
国昏君暗,哲人远离,选择隐居,自然归所,无可怨责。古今亦然!何况,诗人陶公并非是真的隐士。鲁迅先生的评语,是全面准确的“盖棺论定”。(请参见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学与药及酒之关系》等) 从这首诗里还看到陶公并不是一位“孤芳自赏”、高不可及的人,而是喜欢交友、爱好学习、落落大方、谦逊的君子 。他晓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以文会友,何其乐哉!正是由于他有以上高尚的品性和情趣,所以, 给后人留下几乎尽人皆知的名言佳句:“奇文***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二句含义深深、启迪多多,细细品味、启智广茂 。就全诗言,这首诗好似一个储金量很多的富矿,颇值得向深层开采挖掘!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p32
作者的老家在浔阳郡柴桑县(旧柴桑县治在今江西九江县荆林街,作者的故居在荆林街附近的鹿子坂)。约于四十一岁时,从柴桑迁居到上京(今江西星子县城西)。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六月在上京遭火灾,房屋被烧光,因此在义熙六年(410)九月以后,从上京移居浔阳城(今江西九江市)郊区的南村。这时作者四十六岁。这两首诗作于移居南村后不久。第一首, 写移居到南村的原因。他选择住地,不考虑房子的好坏,而着眼于选择好邻居。南村乡邻们心地朴实,诗人和他们朝夕相处,叙谈往事,品评文章,十分融洽而快乐 。
杨义选注译评《陶渊明》,p45
听陶渊明以一种淡然的口气,谈说着搬家这件事,真令人有些心驰神往。不求吉宅,而卜嘉邻,这种选择本身就说明着陶渊明的实际,但这实际又是多么理想主义呀!“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质朴的言辞,表达出对淳朴生活的热爱。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物质欲求的减缩,换来的是精神空间的宽松 。“奇文***欣赏。疑义相与析”,审美的快乐和友情的和谐相交映,求知的愉悦和沟通的欢畅***生辉。此情此景,真可谓人生佳境。 他追求的不是物质空间的豪华,而是精神空间的淳朴 。移居的雅称是“乔迁”,“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他的乔木沐浴着淳朴的乡风,生长在精神世界里。
侯爵良等《陶渊明名篇赏析》,p75
诗是表情文字;以情动人。陶渊明的移居诗写得动人,抒发了他乐于和邻里友人交往的美好感情。 诗的前八句是写诗人求友的心情,后四句是写与友人交往的乐趣 。
读陶渊明的《移居》诗,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诗经》的《伐木》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在幽静的森林里,传来远处伐木的声音。这时,一只鸟儿“嘤嘤”地叫着,从深谷飞迁到乔木上去。鸟儿是在用自己的“嘤嘤”之声去寻找新的鸟友。陶渊明《移居》诗的情韵和《伐木》是一致的,后者是鸟儿在“求其友声”,前者是陶渊明在求其“友声”。诗人的老宅遇火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才有了南村的新居。现在,诗人要搬家至南村了心里该有何等的高兴!“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他自然会产生“乔迁之喜”。《移居》满可以把这种乔迁的喜悦心情作为主旨来写,可诗人并未着墨于乔迁本身,不去说乔迁的喜悦心情,而是写求友的心情和得友的乐趣。
求友的心情是真挚的,诗人一步一步地展示出来。古人迷信,移居先卜算,看看吉凶如何,宅地吉利才移居,宅地凶险则不移居。陶渊明从上京移居南村是不是因为那里的风水好呢?当然不是:“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左传·昭公三年》有这样的话:“非宅是卜,惟邻是卜”。这是说,移居者要选择的不在乎宅地的吉凶,而在于邻里的优劣。陶渊明暗用古人的话来表白自己重在择邻。“卜宅”与“择邻”相比,陶渊明认为“择邻”更要紧。诗的头两句就写出了诗人的求友心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明白说出移居的真实原因。“素心人”,就是心底善良纯洁的人,指颜延之和殷景仁他们。这些素心人吸引着陶渊明,他乐于和素心人朝夕***处。渴望与素心人为邻,并非一时的念头,诗人“怀此颇有年”,只是长时间未能如愿。现在如愿以偿了,“今日从兹役”。能和友人在一起,诗人得到了感情上的满足。只要有了好的邻居,好的朋友,其他物质条件差一些也无所谓。房子小一点不要紧,能放床席就可以了。诗人重视友谊,表现出高尚的情操,使作品的格调不同凡响。
诗人用较多的笔墨写了他择邻求友的心情,同时也写了他得友之后与友人相处的乐趣 。这里说的友人多系读书人,他们之间的交往带有读书人的特点,谈话的内容不是“桑麻”,而是“诗文”。这些,作品里有所反映。“邻曲时时来”,这一句的文字平易,友谊却蕴藏其间,只有情谊深厚的邻居才“时时来”。诗人轻轻点出“时时来”的事实,不言彼此的友谊如何深厚,但友谊之深厚溢于言表。当“邻曲”到来的时候,大家无拘无束,亲切交谈,直言无隐,讲述着往事。 “抗言”写出了好友倾谈时的特点。他们不仅“抗言”往事,而且赏析诗文,有着一种精神生活的乐趣。当遇到奇文的时候,他们就***同欣赏;当遇到疑义的时候,他们就一起研究探讨 。“奇文***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陶诗中的佳句,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历来为人传颂。赏奇文,析疑义,这是读书人之间常有的事,许多人都经历过,并不去注意它,表现它。陶渊明却注意了,表现了,形成了绝妙的诗句。陶渊明获得的诗情诗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过是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摄取罢了。
诗人写自己与友人相聚的乐趣没有空洞地发议论,他有选择地记叙了邻曲时来、抗言无隐、赏奇文、析疑义这样几件事。诗人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言情达意,使人觉得朴实而动人。蒋薰评论说:“真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极平淡、极色泽”(见《陶渊明诗集》)。清人伍涵芬以《移居》二首为例,说明陶诗“语淡而味腴,和粹之气,悠然流露,最耐玩味”。他还指出:《移居》二首“人初读,不觉其奇,渐咏则味渐出。后人论时艺者,有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之极乃为波澜’,陶诗足当之”(见《读书乐趣》卷八)。
辑评(p98)
张潮等《曹陶谢三家诗·陶集》卷二:卜地重在结邻,得商确古今为上,宽广隘,不必计也。诗意真笃。
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起于未移居前,追想从前主意作冒。“邻曲时时来”以下,正应上“素心人”“数晨夕”意。孔子所谓择里处仁之知,陶公有焉。
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二:素心人固不易多得,“闻”字却妙,或作“间”字,便索然了。“欣赏”二字亦妙,非奇文不足***欣赏;欣之,赏之,此中大有会悟在。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26)《连雨独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