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诗词的格律韵律

/site/poemformat.html 这里有很多诗词的格式可参考

诗词格律

诗词指绝句、律诗和词、曲。诗词格律是诗词的表现形式之一。最先出现的形式、最基础的形式,是近体诗(也就是绝句和律诗)。

近体诗

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萌芽于南朝齐、梁时期,形成于唐朝初年,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严谨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主要包括了以下四项内容:

(1)字句有定:

绝句为四句,每句5字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7字一句的是“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律诗为八句,每句5字的称“五律”,7字一句的是“七律”。超过八句的是排律,同样有“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每两句诗为一联,每联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五律和七律各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2)用韵极严:

押韵是诗歌的要素,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关于什么是韵,后面会展开叙述。

(3)平仄协调:

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平仄的交错使用能令诗歌读起来有一种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美感。关于什么是韵,后面会展开叙述。

(4)讲求对仗:

关于什么是韵,后面会展开叙述。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同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如“功”的拼音是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东”的拼音是dōng,其中d是声母,ōng是韵母。那么“功”和“东”的韵母就相同,他们属于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几个字放在同一个位置上。格律诗中,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韵又称“韵脚”,如: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ou)

四声

古代汉语有四种声调,和今天的普通话的声调不完全一样。

A平声。这个声调后来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可以理解为-/)。例:山、林等。

B上声。这个声调后来有一部分变成去声(可以大略理解为ˇ)。例:柳、雨等。

C去声。这个声调到后来仍是去声(即\)。例:浪、月等。

D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有力的调子,今天的普通话没有这个音,但潮汕话中仍有保留,如白、独、蝶等。

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

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术语,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的意思,是不平。

平仄交错是写格律诗的基础。

平仄如何交错呢?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A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B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如: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 《辛夷坞》)其平仄的安排为:

| | | ―― ――― |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宋 苏轼 《定风波》)其平仄的安排为:

| | ―――| | ― | ――― | |――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元 关汉卿 《南吕四块玉 别情》)

―|― ―|― ―| |

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作对仗。何为对偶呢?对偶就是将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并列起来。一般规则是:名次对名次、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唐王维)

诗人用“竹”对“莲”,用“喧”对“动,”“归”对“下”,用“浣女”对“渔舟”,这就是对仗。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二、律诗的写法

本讲座主要讲五言律诗的写法,因为五言律诗是最基本的形式,五言律诗会写了,绝句和七言律诗的写法就能推出来。

1、律诗的特点

A每句限定八句,五言律诗***40字,七言律诗***56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有规定。

D每篇必须对仗,对仗的位置有规定(一般是中间两联)。

2、五言律诗的写法

A平仄的安排

平仄的安排在一首诗中有三个要求:

①一句诗中平仄必须交替。这样,就产生出四种基本句式:

――||-

||――|

―――||

|||――

注意:

不能是|―||―,这种排法被称为“孤平”,是诗家第一大忌。

也不能是||―――,这种排法被称为“三平韵”,是诗家第二大忌。

②一联之内平仄必须对立。

如,出句的平仄安排如果是――||-,那对句的安排就必须与之相反,那安排的结果就是:||――|

③联与联之间必须相粘。

如,假使第一联的平仄安排是――||-,||――| 。那第二联的第一、二个字的平仄安排就必须和第一联的出句的第一、二个字相同,那就是说,第二联的第一句的平仄安排应该是:|||――。

[练习]如果我要作一首五言律诗,选―――||形式为第一句,那往下应该怎么排?大家一起来排。

第一句: ――― | |

第二句: | | | ――

第三句: | | ― ―|

第四句:― ― | | -

第五句:― ― ―| |

第六句:| | | ――

第七句:| | ― ― |

第八句:― ― | | -

由于律诗的特点之一是“押平声韵”,所以五言律诗的平仄安排形式只有两种。即

第一句: ――― | | (首句入韵为――||-) | | ― ― | (首句入韵为|||――)

第二句: | | | ―― ― ―| | -

第三句: || ― ―| ― ― ―| |

第四句:― ― | | - | | | ――

第五句:― ― ―| | | | ― ― |

第六句:| | | ―― ― ― | | -

第七句:| | ― ― | ― ― ―| |

第八句:― ― | | - | | | ――

首句有时也入韵,那如果上面的诗首句也想入韵,那第一句的安排应变化。那其实五言律诗的平仄安排形式有四种。

到这里同学们可能觉得这种规定太死,其实可以灵活变化。上面的安排中加圈的,就是可以灵活安排的。

B内容的安排

按律诗的章法,一般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议论抒情。也就是说,如果写律诗,可以这样写

第一联:写景――起

第二联:继续写景――承

第三联:发表议论(或继续写景)――转

第四联:得出结论―-结

(注意:别忘了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

如:《山居秋暝》(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七言律诗的写法

A平仄的安排

和五言律诗的安排同理,只要在每一句的前面依照交替的要求再多加两个字就可以。

第一句: ――― | | -------> | | ――― | |

第二句: | | | ―― -------> ―― | | | ――

第三句: | | ― ―| -------> ―― | | ― ―|

第四句:― ― | | - -------> | | ― ― | | -

第五句:― ― ―| | -------> | | ――― | |

第六句:| | | ―― -------> ―― | | | ――

第七句:| | ― ― | -------> ―― | | ― ―|

第八句:― ― | | - -------> | | ― ― | | -

七律的每一句的第一个字的平仄安排都是灵活的。

B内容的安排如上

4、绝句的写法

A平仄的安排

只需截取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平仄安排的上四句或下四句就可以得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平仄安排。

五言绝句

| | ― ― | (首句入韵为|||――) ――― | | (首句入韵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言绝句

| |― ―| | -(首句不入韵为| |― ――| |) ― ―| | | ――(首句不入韵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绝句可以押仄声韵(押仄声韵的绝句称为古绝,押平声韵的绝句称为律绝),因此绝句的平仄安排其实很灵活,其实不止有以上8种形式。

B内容的安排

按绝句的章法,一般前两句写景记事,后四句议论抒情。也就是说,如果写绝句,可以这样写

第一句:写景或事――起

第二句:继续写景或事――承

第三句:发表议论或抒情――转

第四句:得出结论或抒情―-结

(注意:绝句可以不用对仗。)

5、藏头诗

如果写诗写出心得,可以填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唐伯虎点秋香》电影中,周星驰写的诗藏头“我为秋香”。

魏晋诸朝虽渺渺,

俊才辈出世铭牢。

潇疏个性高超志,

人格诗文两是骚。

陈家大院风光好,

羡日葵花朵朵开。

莲笑兰柔薇乐语,

玉蜂翠蝶竞相来。

陈绍飘香肴果秀,

殿中舞妙乐萦梁。

藩篱不挡新春色,

翠柳红花挤如堂。

林立高楼争结彩,

承传古统着新裳。

霓虹闪耀歌飞舞,

佳节应当赋丽章,

蔡庭舞蝶飘陈绍,

少俊齐歌乐越墙。

彦慧皆拥姿秀美,

即成画作一张张。

贺新岁

愉容满面身强健,

快意盈心体乐康。

幸降千家诸事吉,

福临万户各人祥。

三、词的写法

A平仄的安排

不像近体诗那么灵活,你选了哪个词牌,平仄的安排就完全被规定死。给出几个常见词牌的词谱:

1、忆江南(***27字,押平声韵,也叫望江南、江南好,梦江南)

――|,

| | | ――。

| |― ――| |,

― ―| || ――。

| || ――。

如:忆江南 咏金凤花

红似火,

笑绽绿丛中。

更胜月端仙女舞,

翩翩飞起转玄空。

皆爱和春风。

2、浪淘沙(***54字,押平声韵)

| || ――,

| |――。

― ―| ||――。

| |―――||,

| |――。(上下片同)

如:浪淘沙

往事久留怀,

辗转生哀。

披衣移步上楼台。

欲借凉风除苦绪,

观静抒排。

谁料百花衰,

夜色阴霾。

纠缠心结更难开。

愿得劲风吹黑幕,

月破云来。

3、菩萨蛮(***44字,***押四个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菩萨蛮

清晨四处飘轻雾,

相思比翼啼高处。

举步上青阶,

露沾金缕鞋。

紫花丛里现,

彩蝶相依恋。

观景更行前,

郎将必我怜。

4、蝶恋花(又叫鹊踏枝,***60字,押仄声韵)

| || ――||,

||――,

||――|。

| |― ――||,

― ―| |――|。(上下片同)

如:蝶恋花

圆月悬空何皎皎,

耀耀繁星,

暗夜辉非少。

阵阵凉风拂颊角,

沙沙作动园中筱。

蟋蟀墙头欢快叫,

草里群花,

香气幽幽袅。

愿伴君边直至老,

平凡景色皆成好。

如欲知道更多词牌的词谱,可以用名家大作去推。

B内容的安排

按词的章法,双调的词(双调为词的主要形式,单调、三叠、四叠的较少),一般上半片写景记事,下半篇议论抒情。

四、曲的写法

元曲包括两类: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一般单独写来抒情的,就是散曲。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有所谓的宫调和曲牌(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

散曲的写作就是根据宫调、曲牌来填,在押韵、平仄方面很讲究,比词严格,还讲究用“衬字”( 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和对仗,写法较复杂,在这里不具体展开。

参考资料:

/site/poemform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