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啊朋友再见》:她化身月桂
——“自从她化身为月桂,希望你也变成一阵风。”
纯文学有时和诗歌是一样的,都是主观性很强的东西,就像有人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本《啊朋友再见》可以说是在2021年的末端给我的一个惊喜。
有位叫欧阳子的作家写过一本书,名字叫《王谢堂前的燕子》,是专门研究白先勇先生的小说《台北人》的。
对于这本书有人说欧阳子分析的很到位,也有人说是过度分析。对于这一点,一如时下常常引起争议的学生阅读理解题。这足以说明,文学性作品的主观性有多强。
所以,我大概也会写一篇主观性很强的书评。
这本书我太喜欢了,这是一本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从每段故事中都能找到***鸣的书。
如果我厚颜无耻一点,我会说,她笔下的故事就是我想写的故事。她的很多段话我都会惊叹,啊写进了我心里。当然,自知之明使我住口,我知道我目前还不出这么好的文字。
所以理性一点,我想说这位1991年生于甘肃的作家,她的文风平缓大气,自然轻盈,不矫揉造作,不虚张声势。
|人一旦有了使命感,就成了潜在的殉道者。
这本书里一***讲了五段故事,第一篇故事是《李垂青,2001》
李垂青是位诗人,“我”和好朋友宋曦都痴迷这位诗人并想要了解她,但她已经消失了。
于是故事就这样带着诗意展开了,在那个诗歌还没有失宠的年代,“我”与宋曦,李垂青与沓树和海海,两条线交错展开,仿佛是交叉进行的虚幻与真实。
或许都是虚幻,或许都是真实,谁又说得准呢?
我竟觉得这篇故事平坦又刺激。
如作者的一句话“从流逝中扣留一些真实”,而在最后同归于平静。
李垂青从视线中消失,别了沓树和海海。“我”与宋曦也越走越远,各自奔向新的人生。
“大时代烟花结束,谁的罗曼史不过娱乐,各有新去路。”
再见吧朋友。
但我们不能忽视,“大时代烟花”因短暂美好,而惊心动魄,摄人心魂。
|《西皮流水》与《堤岸之间》
这是这本书里的两个小短篇,或许没有其余三篇使我觉得惊艳,但还是依旧喜欢。
《西皮流水》讲的是一名现代京剧女演员……突然觉得我这句话把这个故事说俗了,想了想短篇还是不要说太多,姑且还是留一些悬念吧。
|“一直对生活维持思想,是她周围许多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之一。”
《白噪音》是我这本书里最喜爱的一篇,也是最能有***鸣的一篇。
上面引用的那句话是原因之一,这篇故事的主角是两个年轻人,如果我再厚颜无耻一点,我甚至想说里面的小张就是我,小钟就是我男朋友。
如果你们的情侣日常也会讨论起“我们逐渐被现实所见和获得的信息攻占了。声音,线条,色彩,态,形,符号等所有传达经验的东西,充斥我们的五官,我们已经习惯在虚拟世界审美。”这类话题的话,那也可以是你们。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短视频爆炸的时代,时常维持思想并加以讨论或许真的变得难以被理解起来,在父母、同事、朋友那里都很难找到***鸣,但好在还有“小钟”。
他可以永远答得上我突然冒出来的问题或者话题,也可以永远理解我跳跃脱线的思维和奇奇怪怪的脑洞。我也可以永远给他安慰的怀抱和创作的灵感。
这或许算是灵魂的依偎,与皮囊无关。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能绽放出更绚丽的火花,“这本来就是一个被解释的世界”。
“药方是和海豚一起跃出水面的”,这一篇故事让我觉得很浪漫。
|“半径不同也能各自圆满。”
我突然想到某音乐软件曾经有句广告“听每首歌都像在唱自己”。因为看这本书,每篇故事我都能找到自己是影子。
最后这篇故事,名字就叫《啊朋友再见》。
或许再见的不只有朋友,还有那一小段人生。
难以想象我能在这篇故事里找到的***鸣是老师的针对和同学的排挤。
老师的针对发生在小学时期因为我没有报数学老师可以拿到提成的课外奥数班(说起来我对数学的厌恶应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而遭受了无尽来自数学老师的嘲讽和白眼。
可惜我没有高喜荣那种张扬且肆无忌惮反抗的勇气,也没有刘玄那样一路往前走不环顾四周的忍耐力。
她们各自经历不同的磨难,最终成为长大的自己。
我也一样。
学生时代的创伤或许比所谓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还要大,而且是我们很难改变的外界因素。
刘玄回来又走了,学生时期互相喜欢过的抱着吉他的男孩也要走了,最好的朋友高荣喜留在了原地,给她们留下阴影的老师进入了广场舞大妈的行列里,变得再普通不过。
那个男孩唱着“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把我埋在那山岗上……”
我看到这里竟然忍不住的眼眶酸涩了起来。
仿佛我也跟着这段故事一起告别了我的一小段人生。
再见,那个男孩,再见,儿时的好友,再见,那一段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找到了各自的圆满吧。
————————————————
“我由他们思考时间的形态,思考爱,思考一条河的干涸与涨潮。从生活的潮涌中跃起,是一次明亮的自我宽恕。”
明天就是2022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