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语言特征是
诗的语言特征,体现在含蓄婉转、用语形象、语言跳跃、字句凝练、艺术夸张和声律协美等6个方面。
1、含蓄婉转。诗在表达方式上常用比喻、影射、反说、陪衬、讽刺、用典、比兴等手法,用意含蓄而曲折,蕴藉而委婉,用有限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林升的《题临安邸》,乍看是江南山水楼台风光之作,细读有弦外幽意。
2、用语形象。诗歌常常以形象语言为特征,诗人之情志和诗之境界往往借助于"物象"并通过形象语言表达出来,常常诗中有画,诗画相生而意味无限。例如张旭的《桃花溪》意象丰富,勾画点染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3、语言跳跃。诗的句式因受字数、韵律、意象等因素限制,其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很大,或省略,或倒装。例如,“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省略了谓语。又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主谓倒装句。
4、字句凝练。诗人往往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句,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炼字推敲故事,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5、艺术夸张。诗歌的真实高于生活的真实,艺术的夸张是对生活集中概括,比生活更集中、更高、更鲜明、更深刻。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的"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都是诗歌艺术夸张的杰作。
6、声律协美
。诗歌讲究声律和谐,主要表现在诗律的押韵、平仄以及节奏上,读起来有高低清浊、抑扬顿挫、悠扬悦耳的感觉,使读者易诵、易记、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