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世间日月明》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世间日月明》原文与赏析

王梵志

世间日月明,皎皎照众生。

贵者乘车马,贱者膊担行。

富者前身种,贫者悭贪生。

贫富有殊别,业报自相迎。

闻强造功德,吃着自身荣。

智者天上去,愚者入深坑。

本诗原见于敦煌写本《王梵志诗集卷中》(伯三二一一)。它以平实质仆、浅切通俗的语言,生动鲜明、对比强烈的表现手法,透过对人世间富贵、贫贱不均的客观描绘,表达出释氏关于贫富贱是前生善恶罪福造成的因果业报思想,是王梵志诗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世间日月明,皎皎照众生”。以写景隐括释氏佛性平等的思想,自然界的太阳和月亮,虽有阴晴圆缺,它那皎洁明亮的光芒,永远普照着万事万物和一切众生,凡属有情假众缘而生的人或物都同样可以分享上天赐予的温暖和光亮,显得多么的公平合理。诗人以一无遗漏、悉皆平等的自然现象,为倾诉世间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作出有力的铺垫,简洁生动,字字铿锵。

中间八句以对比的手法写出贫富贱的不平等境遇,高贵的人不为衣食所愁,出入皆有车马可乘,而低贱的人不得不挑着担子奔波于人生道上,受尽劳碌之苦。这与敦煌歌辞〔十二时〕所云:“富者高眠醉梦中,贫者已向尘埃走。”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揭露封建时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态,有批判现实的一面。但是,诗人又认为贫富贵贱的产生,不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造成的等级差异,而是前生罪福业报注定的。“富者前身种,贫者悭贪生”。“前身种”,是以种谷结实喻佛说因果报应说,如《佛教四天王经》:“善恶随身,犹如五谷,随其所种,获其果实。”“悭贪”,佛经以为前世悭贪为后世贫穷之因。所以,诗人认为前世行善修福,今生才能享受富贵荣华,前世悭贪造罪,今生便沦为贫贱受苦。这种贫富贵贱的根本差别,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轮回报应,因此,趁着身体强健的时侯不要为衣食而自寻烦恼,要广施善事,多积功德,以修来世因缘。这里以佛经善恶观来解释贫富贵贱的不平等现象,难免堕入佛家报应论的泥坑。实际上,这与传统文化所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也有某种***通之处。在诗人看来,“今也受苦恼,未来当富贵”(卷三);“闻强争修福,莫于百年期”(卷五)。一切奉佛的人只要能驯顺地忍受今生今世的苦难、磨折和贫穷,不失时机地行善修福,以赎前身的罪业,自然会有来生的富贵,从而表现出全诗宣扬释氏因缘业报的思想倾向。

诗的最后二句“智者天上去,愚者入深坑”。“天上”、“深坑”,乃天堂、地狱的通俗说法。那些有智的人能够遵奉佛法,广造功德,死后自然能升入天堂,求得正果;而悭贪恶施,不修善业的愚者,死后就要“入深坑”,就要沉沦地狱,落到苦海无边、万劫不复的下场,诗人力图通过天堂地狱的强烈对比,达到“劝惩令善”(《王梵志诗集原序》)的目的。但是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死后入狱的下场呢?他认为只有遵循佛戒,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敬重三宝,乐善好施,多造功德,也就是说一个只要能“恶事总须弃,善事莫相违。执意求妙法,必得见如来” (卷四)。“十念得成就,化佛自迎君”(卷五)。其灵魂也就可以象智者一样“天上去”,自然而然地被迎入佛国天堂。由于诗中过分渲染功德业报,天堂地狱的思想,只能起到劝诱人们行善修福,把美好希望寄托于来世的作用,因而使揭露 “贵者乘车马,贱者膊担行” 的批判现实力量,顿然失色,这也是宗教诗歌的苍白无力之处。

这首诗虽以平等寓于不平等之中,但叙写今生与来世的不平等才是诗人所要表达的真实目的。诗中既无幽美的意境和华丽的文采,也无抒情写景、状物设色的艺术描绘,但如从设意谋篇和叙事方法上看,还是具有脉络分明,层层深入的特点,一步步揭示出功德业报和天堂地狱的底蕴,充分显示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