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最早的诗歌是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指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节日,是东亚许多地区传统上庆祝新的一年的节日。并为中国大陆、澳门、香港、台湾、朝鲜、韩国、蒙古、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的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但口头上多称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农历新年则称为“元旦”,意即一年的头一天。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阴历改以阳历纪年,曾试图禁止人民庆祝农历新年,但因民间的坚持而未果。后在袁世凯主政期间,将1月1日定为新年元旦,以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老百性照旧“过新年”,作家们照旧写“过元旦”。“春节”一词真正广为流行还是在1949年之后。
传统上,每个农历年都有一只动物作为当年象征,称为十二生肖。正月的一些日子亦有不同的别称: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榖日。
起源: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一说最早在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情况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节日的时间相信和农业劳作影响有关;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谷穗成熟的形象。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一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时期春节的时间也不一样。夏朝为岁首;商朝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说古代所谓“春节”,意思是春天的节序,曾经还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有时也泛指整个春季。汉武帝时推行太阳历,才明确规定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
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把“年”吓得逃回海里,不再危害人畜。
习俗: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作为“新年”即将到来的信号。传统上,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制作腊八蒜。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爷上天。
拜神、送神、烧香、燃烛、挂灯笼。
拜祖先,上坟。
大扫除。一般在年廿八进行,即新年前2天至3天,该日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春节。香港俗语称“年廿八,洗邋遢”。
贴上挥春、春联、年画,一些农村还要贴窗花。
吃年夜饭(团年饭)、守岁。
吃年糕,取“年年高升”之意。
放鞭炮(炮仗)。
放烟花。
互相拜年。香港的一些传统是初一后辈到长辈处拜年,通常是回男家。初二则回女家拜年,开年,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若有亲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会在年初四继续。
派红包。(压岁钱)
踩高跷。
买年花。
敲锣打鼓。
阖家团聚。出门在外学习工作的人要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过年。参见春运、恐归族
年初三不拜年,香港习俗。年初三又名赤口,传统上人们尽量不往人家拜年,免生口角。在香港,很多善男信女会到沙田车公庙祈福,转转风车,意喻转出好运,祈求新的一年行好运,老少平安。
不买鞋。广东民间习俗,指农历一月不应购买鞋(因为“鞋”与广东话的“唉”声相似)。
吉祥话。春节期间,民众见面都要说恭贺话。例如:恭喜发财、年年有余、岁岁平安、步步高升、大吉大利。
不动刀。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不洗澡,不打扫。一些传统中,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或洗头,也不能打扫,以免洗走或扫走运气。
除旧迎新。添置一些新衣裳。
年初五迎财神,传说财神会在这一天下凡送福。这一活动在中国南方非常盛行,90年代以来,某些大城市初五凌晨燃放的烟花爆竹规模已不下于除夕。
相关文学: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