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的故事和典故

班门弄斧的故事和典故 本文分类: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13/2/8 

欣赏本成语故事前,建议您先学习“班门弄斧的意思”

班门弄斧的故事

提起鲁班,很多人都知道。其实,鲁班不姓鲁,而姓公输,名班。有的书也写作公输般或公输盘。因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鲁国人,所以人们都称他为鲁班。

鲁班生于公元前507年。他家世世代代都是手工工匠。鲁班本人也是一个手艺高强的工艺巧匠,杰出的创造发明家。我们现在的木工使用的锯就是他发明的。

有一次,国王命令鲁班在十五天内伐出三百根梁柱,用来修一座大宫殿。于是,鲁班带着徒弟们上山了。他们起早贪黑,挥起斧头,一连砍了十天,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结果只砍了一百来棵大树。由于动工的日期就要到了,如果动工时木料准备不齐,是要处死刑的,这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鲁班怎么也睡不着了,于是他爬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走去。突然,鲁班觉得手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抬手一看,长满老茧的手划出一道口子,渗出了血珠。他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原来是丝茅草划的。鲁班很惊奇,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他用毛竹做了一条竹片,上面刻了很多像丝茅草叶和蝗虫板牙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出了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片上的锯齿不是纯了,就是断了。这时,鲁班想起了铁。他跑下山去,请铁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带锯齿的铁条,用它去拉树,真是快极了!

这铁条,就是锯的祖先。有了它,鲁班和徒弟们只用了十三天,就伐了三百根梁柱。

鲁班是个木匠,整天和木头打交道。他的技术很高,特别善于用斧头,能几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样子。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滑,鲁班却办不到,特别是碰到木纹粗和疤节多的木料时,就更难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鲁班白天琢磨,夜里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头,磨得很快,砍起来比以前是好多了,可还是不理想。

于是,鲁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头,上面盖了块铁片,只让斧头露出一条窄刃。这回,鲁班不砍了。他用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来薄薄一层木片。推了十几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过去用斧子砍可强多了。可这东西拿在手里推时既卡手又使不上劲。鲁班又做了一个木座,把它装在里面。刨子,就这样诞生了。

鲁班做木匠活时,常常遇到直角。虽然他手头有画直角的矩,可用起来挺费事。鲁班经过改进,做成一把“L”形的木尺,量起直角来,可方便了!后来,人们都把它叫鲁班尺。

由于鲁班对木工工具的改进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所以,两千多年来,木匠们都尊敬地称他是祖师,行家们对他敬重得五体投地。

转眼到了明代,有一次,明代诗人梅之焕来到采石矶凭吊唐代大诗人李白。采石矶传说中是李白落水而亡的地方,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此有关于他的传说纷起,并且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白墓、谪仙楼、捉月亭等等,采石矶也因此成了旅游胜地。

梅之焕来到李白墓前,顿时怒气冲天,原来,矶上、墓上,凡是墓前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人留下诗句,那些文章写得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为“诗仙”的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那些拙劣诗句的作者,又有什么脸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真是太可笑了!梅之焕越想越气,不由感慨万千,也挥笔写下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梅之焕讥讽那些自以为会做诗的游人,是“鲁班门前弄大斧”。这句话被后人简略成“班门弄斧”。这样,“班门弄斧”的成语就流传下来了。

班门弄斧的典故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的能工巧匠,直到现在,人们还都说,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当时还有一个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庄子在《徐无鬼》这一篇里讲过一个故事。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给扫掉了,鼻子尖连皮都蹭不到。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所以后来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操斧于班、郢之门",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点儿"强颜",也就是不要脸了。

有一次,明代诗人梅之焕来采石矶凭吊李白。采石矶是民间传说中著名唐代诗人李白晚年游览采石江时,见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殁的地方。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此传说纷起,并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白墓、谪仙楼、捉月亭等等。采石矶也因此成了旅游胜地。

这天,梅之焕来到采石矶旁的李白墓,一看却心中大为不满,矶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诗句,那些文章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为“诗仙”的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那些拙劣诗句的作者,又有什么脸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真是可笑之极!梅之焕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感慨之余,挥笔题了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最早出现的雏形是柳宗元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意即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

梅之焕讥讽那些自以为会作诗的游人,是“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句话被后人缩成“班门弄斧”。这样,“班门弄斧”的成语,就流传下来了。

成语启示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这一成语雏形始于唐代,而脱俗于元代。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王氏伯仲唱和诗序》中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班,指鲁班,战国时鲁国的著名木匠,善于制作精巧的器具。郢,指楚国郢都的匠石,也是个身怀绝技的木匠。在《庄子》和《徐无鬼》篇中,说匠石抡起大斧,能把郢人鼻尖上的薄如蝇翅的白粉削掉,而郢人的鼻子却毫无损伤。柳宗元的话意思是:在鲁班和匠石的门前,摆弄使用大斧的技术,这是厚着脸皮罢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也说:“弄斧班门,徒遗笑耳。”关汉卿的话意思是:班门弄斧,只留下可笑罢了。由此可见,从柳宗元到关汉卿,他们都是不主张班门弄斧的,鄙弃班门弄斧的。在前人看来,班门弄斧简直成了不自量力的代名词了。

百步穿杨的故事半途而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