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为何都喜欢写“栏杆”这一意向?

在古诗中?栏杆?也经常被写作?阑干?,他俩的意思基本相同,且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李煜的《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还有?拍栏?、?倚栏?等,那为什么这个词在诗词里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呢?

首先,栏杆一般是与楼相结合的,而对于文人墨客来说,登高望远易生悲。登高凭栏时,视野开阔,远离人群,安静放松,这样的环境使人更容易抒发情感。《高唐赋》中道:?长史幕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太息垂泪,登高望远,使人心瘁。?登高望远激发出了心中的雄心壮志,但愿望与现实的落差使之生怨。且不说古时怀有壮志的文豪在登高时会有惆怅之感,就连我们普通人在登上山顶的时候也会感到自己的渺小,由此而产生难以言表的情感。而古代建筑都较低,古人登楼时也会有登高望远的心瘁神伤,极目所望,却是可望不可及,由此拍栏作诗一首是极有可能的。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还有一点是,栏杆在当时普遍存在在临江或临水的美景处,再加上当时园林建筑发展的写意化,栏杆本身就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在临江处和亭台处设栏杆是为了起保护作用,而当时的栏杆雕刻精美,且园林建筑的构造受唐诗宋词文体发展的影响,使其更具有文学艺术性。因此在文人的繁盛和唐宋园林艺术的高度发展下,栏杆这一意象在诗词当中更多的呈现为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