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明月别来无恙,半榻诗书去了沧桑。请问谁知道此句出自哪里?

边上高高矮矮地散放了些瓶、砚、石章,瓶中插了一支我没能养活的竹子的残枝,学了板桥先生笔下的样子,斜倚着,倒也与那一盆叶儿,生死相依在了窗前月下。东面壁上是自下而上的书架,装修时,头脑一热,便做成了开放式的。时至今日,妻还为此举而怏怏,说收拾它比拾掇我还费劲儿!我倒也来了个爽利,听之任之起来,由了风尘们为那书、石、纸、砚做起了包浆。书桌放在了书房中央,一头临了窗下,据说这画案比我的年岁还大些,友人说是一位老画师送他的,转赠了我。比不得什么有名堂的物件儿,只是北方木匠所做的实用型,抽屉上的铜把手,倒是有了些上了年纪的模样。书桌对面的西边粉壁上时而悬几帧书画,张西铭的“八法旧闻宗长史,五言今复拟苏州”联、罗继祖的行楷条幅、郭尚先的“笔霑春雨文章润,帘锁朝烟翰墨清”、何维朴的扇面书法、彭寿年的“独坐空山里,寒梅鼻观香”小画幅等等,虽算不上什么名家巨制,却也件件可人,足畅我怀了。书房南侧开门,门边的壁上时常是那轴成竹山夫子的绢本行书,写的实在是精彩,笔力遒劲,摇曳多姿。每每夜阑人静,焚香坐对时,那百馀年的古色斑斓中便隐隐地沁润出了些许业已逝去的吾乡文脉的鲁殿灵光。这份供奉,除开了师门的追忆,却也添了一缕缕乡土的芬芳!睡前,得一联“一窗明月别来无恙,半榻诗书了去沧桑”。工拙不计,睡去。迟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