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还是诗歌是文学之王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干,追求;县令,美好的名声。)“琐屑之言”“浅识小道”,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桓谭在其所著《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同“途”)说者之所造”,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理论面目一新。小说地位空前提高,乃至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再不是无足轻重的“街谈巷语”“琐屑之言”。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小说和诗歌是向相反方向发展的:小说就是罗嗦,诗歌就是简练。
为表达一件事情,如果你说得罗嗦,那就是小说表达。而且能说得越是罗嗦,说明你写小说的水平越高。君不见,小说家,都是从写故事写起,然后是微型小说,其次是短篇,再次是中篇,最后就是长篇……。大部头的长篇多了,你就是好小说家了。也难怪有人质疑鲁迅的文学家地位(其实,我们这种无名小辈,是没有资格评价鲁迅这样的大家的。但真要让我说鲁迅,我认为奠定他地位的有三点很重要:一是实力派,二是毛主席喜欢他,三是他死的早),理由就是竟没有一篇长篇小说。
为表达一件事情,如果你说得简洁,那就是诗表达。而且能说得越简洁,你写诗的水平越高。浮浅的诗人写诗用的是平民话语言,高水平诗人用的是抽象语言。诗歌讲究思想的跳跃性,越牛气的诗人跳跃的跨度越大。所以高水平的诗人的作品就变成了阳春白雪,只有受过一定训练的人才可以看得懂。另一方面,诗人因其思想跨度不断变宽,越来越难于和别人交流,所以诗人越活越孤独。这也是诗人自杀者多的原因之一。因为诗人的最高境地就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感受,甚至最后连语言都显多余。在诗人看来,最优秀的诗篇就是一张白纸。
了解这个区别很重要。一则你可以根据自己是罗嗦人还是简洁人来选择自己是适合当诗人还是当小说家;二则有利于你学会欣赏,对小说,你跳跃着看不会影响情节;对诗,你要充分展开想象填充一些情节才可能揣摩出作者可能要表达的梗概。
其实,电视剧和会议,一些领导的讲话也属于小说的表达;而音乐和绘画属于诗的表达。其实你听多了就会发现,鸟叫比音乐好听,纯音乐比唱歌好听,唱歌比领导讲话好听。